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穷人和富人存在这三大赚钱差距弄懂一个一


  如何才能发家致富?这是很多人做梦都在思考的问题。
  很多人说,努力工作,勤奋向上!倘若果真如此,以国人的勤奋程度,早就遍地是富豪。勤奋,只能解决温饱,想要致富,远不止这些。
  春节期间,在外打拼二十多年的表弟回来,拉着我吐露衷肠。他告诉我,一次饭局上,碰见一个年轻富商,头脑机敏、身家不菲,和他交流后才发觉自己和富商之间的差距。
  这位富商毫不吝啬的与我表弟分享他的经历与见解,深刻诠释了穷人与富人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
  其中,穷人和富人之间,存在三大赚钱差距,令人醍醐灌顶。
  1.穷人因恐惧而不敢行动,富人在行动中战胜恐惧
  这两年来,网上一直很流行一个词,叫做"舒适区"。
  富商和我表弟说:"你的舒适区大小就等于你的财富大小。"
  很多人的这一生,一边追求安稳清闲的工作,一边又想着赚大钱。守着温饱的工作,不用加班熬夜的日子,于是更加不敢做出改变。
  他们只敢做一个本分又谨慎的打工者,不敢犯错,害怕失败。
  当一个人处于舒适区时,往往很难割舍当下,冒着失败的风险去闯荡。
  其实,很大程度上,人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认知会逐渐被同化,你会慢慢意识不到,这个世界还能够有其他的可能性。
  我们难以逃离的,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画下的圈。穷人们不敢于打破这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是很难摆脱一事无成的命运的。
  可惜,大多数人一生都沉浸在自我安慰中,从怀才不遇到壮志未酬,最终感慨平平淡淡才是真。
  反观古往今来白手起家的富人,哪一个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恐惧,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砥砺前行呢?
  所以,要想成为有钱人,就要敢于跳出舒适区,而不是让恐惧阻挡自己的行动。人的适应能力要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过了阵痛期,一切都好了。
  2.穷人更容易看到障碍,富人更容易挖掘机会
  饭局上,年前的富商指着菜盘里的香闷竹鼠肉,和我表弟说:"新一代的有钱人,几乎都是顶级的自我推销者,处于风口的短视频就是一个例子。"
  的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发家致富的方式也越来越繁多。
  正如从西瓜视频起家的博主华农兄弟,通过拍摄养竹鼠以及乡野趣事,不仅自己荷包鼓起来,还带领全村致富。
  许多朋友或许不知道,最开始的华农兄弟,并非是现在的二人组。
  初代华农兄弟的出镜人,因不堪忍受村里人异样的眼光而退出拍摄,家里人也觉得他们不务正业,出名是不可能的事情,还不如多种田养猪。
  可出乎意料的是,出镜人换成现在的刘苏良后,他自然的表现、诙谐的话语,加上拍摄小哥有趣的构图剪辑,让朴实无华的乡村生活变得有趣,一百个吃竹鼠的理由瞬间火爆网络。
  由此,互联网让草根也能崭露头角,让深山的贫苦家庭也能寻得到致富之路。
  我们不难发现,穷人囿于思维困境,满脑子都是前路的障碍,而能够赚到钱的人,往往敢于表现自己,敢想敢拼,从而能够挖掘机会,突出重围。
  3.穷人紧盯报酬,富人关注价值
  富商和我表弟分享了一句话:"穷人穷在看重眼前小利,富人富在看得长远。"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隧道视野",指的就是那些格局小的人,这类人往往目光短浅,就像身处隧道,看不到其他的视野,只能看见眼前微弱的光亮。
  所以,当这类人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沾沾自喜之时,却不知因为自身格局狭小,反而吃了大亏。
  《贫穷的本质》中,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穷人之所以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和认知,缺乏利用资源的能力。"
  确实如此,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每周累计的工作时间总量惊人,但他们的努力,始终停留在"用劳动力换取收入"的思维方式上,只能看见眼前的薪酬。
  另外,即使有了积累,也不知道如何让手中的钱增值,往往只会用于消费娱乐,或是留给下一代。他们看不到远景,也不懂得获取长期的利益,甚至不了解获取长期的利益有什么价值。
  俗话说"金钱障目",不无道理。大多数人都是紧盯着小钱不肯放手,忽略了长远的价值,随之失去的往往是更多的机会。
  说到底,穷人和富人的差距之一,就是目光所及之处,短浅则穷,长远则富。
  扣在穷人脖子上的枷锁是什么?说到底还是眼界、是恐惧、是难以往前跨跃的步伐。
  目光所及之处的范围、恐惧失败的心理、不敢跨跃障碍的双脚,都是阻挡一个人变得更有钱的绊脚石。
  朋友们,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网站目录投稿:小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