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80%的根雕来自福建省闽侯县,闽侯根雕在产量方面一直在全国范围内遥遥领先。笔者在走访调查木根雕同业公会和30家企业获取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用SWOT分析方法对闽侯根雕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进行阐述,指出其发展存在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为闽侯未来根雕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SWOT分析;根雕产业;对策 "中国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福州,福州根雕看闽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福州根雕的象园、大坂、雁塔三大流派基本都集中到了闽侯,随着闽台交流日渐热络,闽侯根雕渐成规模。闽侯有"中国根艺之乡"的美称,近年来,依托传统的手工优势,闽侯根雕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规模和产量稳居全国之首,产品畅销国内外,根雕特色产业已成为闽侯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为深入了解闽侯根雕产业发展情况,笔者走访了木根雕同业公会和30家企业进行调查。 一、闽侯根雕产业现状 闽侯根雕兴于20世纪80年代末,大批福州的雕刻名家在闽侯开办根雕厂(作坊)。随后在选材和技艺上发展出自己的特色,突破传统的樟木、黄杨木、荔枝木等选材局限,增加红木、枣木、杉木瘤等高级木料;将木雕工艺雕刻美与根雕天然美相互融合,往天然化发展。1990年以后,随着大量台商涌入带来的新技术和新工艺,闽侯根雕开始广泛使用木工电动工具,产品创作布局更为细致精巧。2003年,木根雕同业公会成立,鼓励根雕企业用现代工业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艺,增加产品种类、扩大生产规模,根雕特色产业化初步形成。2009年,闽侯根雕工艺列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经过中国根艺美术学会评审,闽侯县获得"中国根艺之乡"的荣誉。 截止到2014年底,闽侯拥有根雕作坊1713家,从业人员超3.8万人。2014年根雕交易额达30多亿元,占整个国内市场交易额的八成以上,闽侯已成为全国根雕生产、交易的重要集聚地。 二、闽侯根雕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政府有扶持 福州市政府多次下文支持根雕产业的发展,并财政投资建设面积3.2万平方米的闽侯根雕展示交易中心,可容纳300户商户入驻,且入驻商户享受一年免租、税收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并建成"上街根雕产业创意园",占地约12.5万平方米,由12栋厂房,1栋生活楼和1栋办公楼组成,目前已有50家大中型根雕生产企业入驻。政府政策将根雕城打造成集生产、旅游的花园式生产样榜基地。 (二)资金有来源 近年来,人民银行闽侯县支行大力支持闽侯根雕文化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服务等方式,加强银企共建,促进根雕文化产业做强做大构建良好平台,并引导民生银行积极介入沐艺和木友两个根雕合作社的互助基金的筹建工作,通过社内互助模式,适时加强信贷资金支持。为小微企业提供了结算、咨询、理财等金融服务,解决了根雕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三)术业有专攻 闽侯根雕产业独具"闽侯木根雕"风格。闽侯根雕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技术交流和创作,雕刻材料有了突破,除沿用传统的樟木、黄杨木、荔枝木外,还选用了高级木料红木、枣木、杉木瘤等,丰富了创作资源,增添了工艺品的多样性。特别在技法表现上大胆革新,将木雕工艺雕刻美与根雕天然美相互融合,往大型化、天然自然化发展。工艺品浑然天成、线条流畅、质材醇厚,给人以贴切、惊叹、震撼感。如大型木根雕人物、动物、茶具、桌椅及由众多人物与景物组成的群雕等,开创了木根雕历史的先河。 三、闽侯根雕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一)销售方式单一化 对30家企业走访调查显示,企业销售方式主要有自产自销、订单销售和网络销售三种,其中有90%的企业自产能自销。6%的企业以订单销售,仅4%的企业应用网络销售。 (二)产品宣传仍依赖"熟人介绍" 调查显示,在产品主要宣传方式中,仅4%的企业选择纸质宣传,2%的企业选择网络媒体宣传,10%的企业选择展销会宣传;80%的企业选择通过客户或朋友介绍进行宣传。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面临着"墙内开花墙外香,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尴尬局面。品牌意识的缺乏,根雕企业的精华作品往往一面世便轻易被复制,复制根雕艺术作品的成本低而且速度快,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同时,一些根雕作坊互相恶性竞争,迎合市场需求制作一些简单、做工粗糙的根雕作品,造成各种档次的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出现以次充好、无序竞争等不良现象,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闽侯根雕的美誉度。此外,根雕作品大多是达摩、观音、小孩、花鸟等,几乎千篇一律,让人产生视觉疲劳。调查显示,仅有30%的企业拥有品牌,多数企业还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三)法人企业偏少,规模效应不够 近年来,虽然根雕企业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集中度不是很高,规模效应不是很显著,在"闽侯根雕一条街"上街建平村的大街小巷,布满了大大小小近千家商铺,但多数是"前店后厂、厂店合一"的家庭式企业作坊。经营模式单一粗放、产品雷同缺乏创意、品牌意识薄弱、附加值低等因素成了制约闽侯根雕发展的"软肋"和"短板"。缺乏一批带动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应在整合资源和抱团发展上取得突破。在全县根雕作坊中,法人企业有192家,占11.1%,其余均为个体户,占88.9%。 四、闽侯根雕产业的机遇分析 (一)发展氛围好 近年来,国家多次发文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在《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州市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发展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造型艺术业,推动发展具有浓郁闽侯特色根雕工艺美术品,为闽侯指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根雕发展道路指引方向。产业发展有良好的氛围。 (二)民众期盼高 闽侯县作为"八闽首邑",已融入大福州的建设和发展。城镇化日益加快,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特别是闽侯根雕聚集地上街镇,整村迁移不鲜见。根雕产业发展,是当地民众所期盼的。 五、闽侯根雕产业的挑战分析 (一)招工难 闽侯上街是全国最主要、最集中的根雕生产、交易集聚地。据不完全统计,闽侯根雕产业的年产值由前几年的20亿元左右增长到现今的接近30亿元。随着根雕市场的逐步扩大,企业对技工人才的需求加大,工厂多人才少,特别是高级技工人才仅300人左右,有时几乎一工难求,十分抢手,普遍出现一个高级技工同时为几家根雕厂工作的现象,特别是旺季的时候,出现按小时计酬的,高级技工的不稳定性对根雕作品的创作产生了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企业发展。调查显示,38%的企业表示存在招工难,普通技术工人工资大约在5000-8000元左右,高级技术工人工资普遍在12000元以上,都比去年上涨10%。 (二)原材料缺 根雕贵在自然,名贵的根材更加稀缺,国内可利用的根材资源越来越少,再加上国家加强环境立法和保护工作,导致根雕名贵的原材料大多要从非洲和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地区购买,价格逐年上涨。调查显示,原材料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0%-20%。 (三)技艺失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城市化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强烈冲击,导致根艺传承困难,根艺创作团队年龄断层,呈现老龄化现象。一是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年轻人更愿意从事办公室工作,不愿吃苦,不愿从事根雕工艺的学习;二是根雕工艺虽然属于工艺美术类,但现在的高等或中等院校都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专门的人才;三是人才的培养主要还是靠"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学模式,一些师傅怕徒弟学好了技术跳槽,只让其雕作品的某一部分,比如达摩的头,分工明确了,却也限制了徒弟的创新,一辈子只会雕一个人头,其他都不会了。 六、闽侯县根雕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扎实根雕生产基地的基础作用 充分发挥根雕生产基地的作用,通过这一平台,根雕产业实现家庭作坊式生产向产业园区集聚。从而改变根雕企业分布散、规模小、竞争无序的局面,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在技术革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支撑,形成规模效应,最终提升闽侯根雕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二)谋求校企合作后的高品质传承 面对根雕人才匮乏根艺传承困难的问题,依托大学城基地,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把传统根雕工艺引进课堂,培养一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雕人才,培育既能继承传统根雕文化又能与时俱进的高精尖人才。鼓励年轻人从事根雕事业,扎根本土,成为设计与根雕创作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根雕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善于创新,要有能力吸收姊妹艺术的养料,体现一专多能。调查显示,在对政府有关部门有何要求和建议中,25%的企业认为加强校企合作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其中,上街镇政府与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签订了《根雕工艺技能提升项目合作协议》,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根雕人才。 (三)引用"互联网+根雕"销售模式 逐步完善上街根雕在生产、宣传和销售方面的配套水平,全面开展营销战略。一是线上方式,主要是通过自建网站或采用阿里巴巴淘宝平台实现销售,微信作为时下最热门的信息平台,用户多、传播速度快,通过微友几何级的转发,可以达到更快更大范围的品牌推介效果,这种推广方式,不仅有利于闽侯根雕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为闽侯根雕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可能性。如通过微信互动游戏,在游戏中融入闽侯根雕品牌宣传,从而达到推广产品,扩大知名度的目的。据调查,目前仅有4%的企业采用网络销售方式,网络销售市场潜力巨大;二是线下方式,通过与拍卖公司合作,定期推出根雕大师的精品方式实现销售,与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博览会,并让其常态化。由此提高了根雕大师的知名度,提升作品的附加值。 (四)打造"根雕=闽侯"的品牌效果 要突出根雕优势,树立品牌意识,抓好根雕品牌工作,邀请有关专家及木根雕艺人来闽侯开展根雕产业文化交流与合作,持续推动根雕产业发展,加快提升闽侯根雕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闽侯木根雕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做大做强闽侯特色文化产业品牌进一步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加强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协调,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市场准入标准,狠抓产品质量,让闽侯根雕品牌扬名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