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方方 李义庭 摘要:生命教育是对人进行生命健康、安全、价值的教育,引导人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目前不尊重生命、不爱护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生命教育不容忽视。科学系统的生命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途径、新视角。本文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生命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生命教育;教育途径;死亡教育 一、国外生命教育情况 美国学者华特士在1968年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理念,当时主要是为解决美国青少年群体的吸毒问题。华特士在加州陆续建立了多所学校,并将生命教育理念付诸于教育实践行动中。澳大利亚在1979 年设立首个"生命教育中心",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其在生命教育实践当中,立足于预治艾滋病、药物滥用以及暴力等问题。英国在1986年设立了生命教育中心,工作重心主要集中于药物滥用问题治理上,由具备专业知识能力的教育者组织发动流动教室开展实践行动。总体来看,西方开展的生命教育主要是为了解决暴力频繁、毒品泛滥以及性关系混乱等社会问题,为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由此可见,生命教育是受到社会问题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性教育。 随后生命教育理念得到了持续拓展,日本在1989 年针对生命教育的具体目标做出了定位,提出要尊重人、敬畏生命。同时也不再仅限于暴力、毒品以及艾滋病等范畴,而是拓展到了青少年自杀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等领域。生命教育不但倡导尊重个人的生命,同时还应尊重他人生命乃至异类的生命。 英國的生命教育旨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全发展,短短几年成效显著,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生命教育主题教程,做到了主辅搭配,提出要在生活当中渗透生命教育思想。国家对生命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促进了生命教育健康发展,针对生命教育内容做出了合理规划并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指导。 随着专家学者、政府等社会各界的努力,死亡教育逐渐被人民接受。随着死亡教育进入校园成为一门学科后,在医院、社会服务机构,都举办了死亡教育课程、座谈会、研习会。其目的是希望藉由教育上的应用,帮助人们渐渐增加对死亡的认识,建立正确的概念,并降低无谓的恐惧。 二、港台地区生命教育情况 我国台湾地区在二十世纪末针对生命教育做出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且把2001年列为"生命教育年",而各级中小学也在教育体系当中引入了生命教育理念。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与西方生命教育对比而言存在一定差异,这主要表现在重视调和情意与尊重生命,慰藉学生的心灵,赋予其更高层面的生命意义,从而能够改善台湾日渐恶化的社会道德状况。何福田研究提出,台湾地区开展生命教育的重点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避免相互残害。 彭爱波研究提出,台湾地区为更好地实施生命教育,在课程体系当中单独设立有生命教育课,并且在综合课当中设有合理的生命教育模块;再者在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当中合理渗透生命教育。台湾地区开展生命教育重视应用阅读指导法,具体是借助提供活泼生动、形象趣味的课文或者是相关视听资料对生命教育课程内容进行介绍;而亲身体验法则是将学生作为主体,在分享生命的相关经验与情绪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生命的价值;至于随机教学法则是各科教师选择合理的时机,在教学过程当中开展生命教育,使学生思考、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刘济良认为,香港对于生命教育非常重视。基于价值取向上而言,香港主流教育的本质在于人与人的生命。基于课程设置上而言,香港所开展的公民教育也同样是将人的生命作为价值基础,其他课程则都是围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与理解生命来开展的。基于教育方法方面而言,香港开展公民教育的方法具有多样化特征,重视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 三、我国其他地区生命教育情况 生命教育自西方国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理念以来,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世界通行的教学门类,具有重大价值意义。我国生命教育被政府正式纳入教育范畴始于2004年,当时是由上海市政府部门发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随后辽宁省政府部门也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近年生命教育在中国得到一定发展,还有待加强。 虽然我国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时间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却相对较快,目前国内已经有多个省市陆续针对生命教育进行了实践探索。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竞争加剧,再加之受到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导致部分青少年产生生命脆弱感与无助感。当前我国在自杀率方面已经高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当中表现得尤为强烈,以"蓝鲸网"、"QQ自杀聊天群"为代表的各种自发式自杀讨论平台屡禁不止,同时自杀低龄化也日趋显著,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除此之外,暴力杀人、假冒伪劣、食品安全、医疗事故等也层出不穷,给他人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校园当中也有各种"霸凌事件",同样对于青少年群体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当中,应该重点集中于个人生命安全与他人生命安全上,将爱护生命与尊重生命列为教育核心,组织实施健康教育、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青春期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引导人们珍惜生命,防止自杀事件的发生。 四、小结 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为学生讲解必要的生命安全与自救理念方法,真正做到将生命教育纳入到整体教育体系当中,重点关注各种社会问题,关爱生命,珍惜生命,避免生命受到侵害。需要说明的是,生命教育并不仅限于珍惜自然生命以及保障生命安全,同时还应囊括死亡取向、伦理取向以及宗教取向等。在西方国家当中,开展生命教育是和死亡学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的。事实上,死亡学所探讨的死亡并非为怎样"死",而是如何能够更好的"生",即"向死而生"。在死亡学基础上演化出来的死亡教育,则是要引导学生对于死亡的意义与本质有清楚的认知,然后了解怎样充实地生活下去,并有尊严地面对死亡。生命所具备的意义是和宗教信仰之间存在联系的,所以宗教取向同样能够作为生命教育的一个关键分支。西方在对生命教育进行论证的过程当中,一般都是将"上帝"或者是"神"当成起点,并基于恩赐以及因果等准则探讨生命教育,以期获得灵魂的安息。在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当中,生命教育应该做到发轫于心,承担起来拯救灵魂的重担,将伦理道德当成思想价值的取向。在对生命伤害进行预防的过程当中,其核心在于珍惜与保护生命,并重点解决好生命存活的重要问题,而生命教育的核心则在于探讨"为何活着""怎样更好地活着"等心理与精神问题。 在笔者看来,伴随着社会针对生命教育的逐渐关注与重视,在生命教育目标上也应该有所突破,即从最开始的"珍惜生命与保护生命",发展为多层次认知生命本质问题,了解生命的意义固然重要,但是生命教育不应该仅限于保护生命,让人能够维持"活着"的状态,同时还要激扬生命,赋予生命以更高的质量,能够让人有尊严以及有价值地活着。所以,应该对生命有完整的理解,让生命教育可以在生命世界当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建立完整的生命家园。 参考文献 [1]徐秉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教育科学,2006(08),84-87. [2]黄天中. 美国的死亡教育的课程设计[J]. 中国医学伦理学,1994,(01):34-41. [3]彭爱波.台湾地区学校的生命教育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03(07):53-54. [4]刘济良,李晗. 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 江西教育科研,2000,(12):24-25. 作者简介:赵方方(1988-),女,北京人,助理研究员,本科,就职于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学生处,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