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些宫廷剧或者古装片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在一些电视剧中,总会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片段,而且,就比如我们要说的这个古代的达官贵人和一些有钱人为什么只能骑马而不坐轿子呢?按照常人的思维方式,一般坐轿子肯定会舒服很多,那么,真正的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那就是骑马会显得更加的威武,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结婚流行复古婚礼,新娘子要用八抬大轿抬着过门。但在古代,轿子可不是随便坐的,那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别说新娘,就是孙二娘、扈三娘也不行。 轿子是从"肩舆"发展起来的,就是几个人把棍子插在椅子的通口处,抬起来走路。到了唐宋,轿子逐步发展成统治阶级的奢侈品,普通人不能坐,再有钱也不行。不要说一般的土财主,就是堂堂宰相也得骑马。 如果宰相年老体弱,骑不了马,万一被马骑了怎么办?那就由皇帝下恩旨,特许宰相坐轿。但这种恩旨是很少下的,对皇帝来说,你听话让你坐轿子。要是看你不顺眼,让你骑马去,摔下来医药费自理,寡人不报销。 至于普通人家可以坐轿,这就要感谢南宋的大航海家赵构了。宋高宗允许年老的大臣可以随意坐轿,而不用再请特旨了。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南宋"临时国都"杭州气候温湿,地面容易打滑,马经常摔倒。大臣要是都摔死了,赵构又要下海流窜了。从此,轿子便走进寻常百姓家,谁都可以坐。前提是你能付得起轿夫的苦力钱。人家赚两个辛苦钱养家,让你白坐? 到了清朝,轿子的光明发展史开了一回倒车。清朝不允许大臣坐轿,都去骑马,不会骑的现学。清朝是骑马挥刀夺取明朝天下的,所以对王公贵族的"忘本"异常敏感。从康熙到咸丰,他们念念不忘的就是不能荒废了祖宗的根本,要骑得了马,拉得开弓,才能维持清王朝的统治。 清朝对坐轿这一块进行了非常严格的管理。不管你是满官还是汉官,都不准坐轿,违者严肃处理。但随着满清的汉化,有些规定就显得不合时宜了。于是,清朝慢慢放松坐轿的条件,允许汉人中的文官可以坐轿,前提是你的级别要够。如果你是四品以上的京官,没问题,在北京城,你可以坐着四人抬轿子逛八大胡同。如果出了城,可以换乘八人抬轿子,这是很威风的。如果是四品以下,在北京城内只允许坐二人抬轿子,出了城可以坐四人抬轿子。 如果是地方官员,三品以上可以坐八人抬轿子,比如各省的总督巡抚、学政等大官。承宣布政使以下,只能坐四人抬的轿子。 汉人文官本就不擅长骑马,让天天玩笔墨纸砚的文人们策马奔腾有些强人所难。但对满人,清朝还是严格约束,轿子不能胡乱坐。只有封了王才有资格坐八人抬的轿子,即使是皇帝的儿子,贝子贝勒也不能坐。如果满人官员想坐轿子,必须混到一品大员,包括军机大臣才能坐,还只是四人抬的小轿。二品的更惨,不管你功劳多大,必须到了60岁才能坐轿。 满人官员虽然坐轿难,但符合一些条件还是可以坐轿的。而蒙古官员,清朝则规定不管你是谁,天王老子也要骑马,坐轿?这辈子都不要想。整个清朝,只有蒙古王爷僧格林沁经咸丰特批才可以坐轿,因他剿灭太平天国有功,属于特例。 上面说的都是当官的坐轿,那百姓坐轿怎么办?朝廷一般是默许的,但也有严格规定。比如轿子不能太奢华,轿顶不能是突起的宝塔状,要用平顶。轿帘也不能用丝绸,只能用黑色的粗布。只有官员坐的轿子才可以用绿色或蓝色的呢子,而明黄色是皇帝专用,谁乱用杀谁的头。 你在影视剧里看到新娘出嫁坐大花轿,到了民国没问题,连皇帝都没了,没人管你。在清朝肯定是不行的,几个人抬、用什么样的帘子、颜色,都是有严格规定,不是你有钱就可以胡来的。在古代,轿子是奢侈品,相当于现在的豪车。 汽车,不管豪车还是嚎车,汽油都是能消费起的。可轿子是由人来抬的,这个人力可就值钱了。古代的官员,如果家里有钱,可以像堆五颜六色的小三那样养一班轿夫,天天抬自己满世界溜达。如果没钱,只能坐最便宜的二人抬小轿,或者抡着两条粗壮的大腿,饱览祖国山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