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治脚气的偏方摆脱恼人脚气的八大方法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都有脚气,尤其是夏天有脚气是非常难熬的,因为脚气会非常的痒,所以会让我们很困扰,那么脚气应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治疗偏方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脚气是什么症状?治脚气的偏方有哪些吧!
  现在是脚气的高发季节,因为天气炎热穿鞋子闷着不透气,脚气就开始发作了,真的很痛苦,所以积极的治疗很有必要,治疗脚气的偏方有很多。
  治脚气的偏方
  1、韭菜水泡脚能有效治疗脚气
  准备适量韭菜,清洗干净,切碎。往洗脚盆中倒入沸水,加入韭菜,待水温下降至适合泡脚时,一边用来泡脚,一边用手部对患处进行按摩搓洗30分钟左右即可。
  2、黄精、食醋泡脚能有效治疗脚气
  黄精250克、食醋2000克,都倒在搪瓷盆内,泡3天3夜(不加热、不加水)后,把患脚伸进盆里泡。第一次泡3个小时,第二次泡2个小时,第三次泡一个小时。泡3个晚上可。
  3、盐姜水泡脚能有效治疗脚气
  首先把适量生姜,洗净,然后把生姜切成片。再在锅里面加入适量水,放入姜片煮个几分钟,煮成姜水之后等温度合适的时候就能泡脚了。在泡脚的时候用手来按摩脚步,不仅能治疗脚气,按摩舒缓身心,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4、黄豆水泡脚能有效治疗脚气
  准备150克黄豆,洗净,研碎。然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调小火,继续煮20分钟,锅中水份大约剩下1公斤左右。水温有所下降后,用来泡脚,能够有效治疗脚气脱皮症状。
  5、白醋能有效治脚气
  脚气病患者,可用棉球浸白醋涂患部,止痒又杀菌,有轻微脱皮,涂一次可半个月不犯,再犯再涂。
  6、花椒盐水能有效治脚气
  花椒10克、盐20克,加入水中稍煮,待温度不致烫脚了,即可泡洗,每晚泡洗20分钟,连续泡洗一周即可痊愈。用过的花椒盐水,第二天经加温,可连续使用。已溃疡感染者慎用。
  7、米醋能有效治脚气
  米醋一斤,将醋倒入盆内,浸泡或浸洗,每日两次,每次约一小时,消炎杀菌,可治脚化,又简单,见效又快,轻者四天根治。
  8、大蒜能有效治脚气
  生大蒜头两只,去皮放入半斤醋内泡3天,再用大蒜头擦患处,每日3次。连用7-10日,有消炎和杀死细菌之特效。
  以上介绍的这些偏方能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坚持使用可能脚气会被治疗,但是平时的护理也很重要,鞋子要经常晒,不能穿不透气的鞋子,保持脚部清洁干爽。
  治疗脚气注意这两点
  1、涂抹风油精 止痒但不治病
  被蚊虫叮咬后,涂抹风油精就可止痒,于是有人在脚气瘙痒时,也涂抹风油精,甚至还有人先用针将水疱挑破,再涂抹风油精。这个方法的确简便易行,但陈强指出,风油精本身有止痒、止痛的功效,但对真菌导致的脚气无治疗作用。而且孕产妇和婴幼儿不宜使用风油精。
  2、患处溃烂 别涂抹大蒜
  有些人因脚气溃烂甚至流水时,在患处涂抹大蒜。大蒜素的确可以杀死真菌,但是当患处溃烂时,说明患处已被细菌感染,这时应先治疗细菌感染,而涂抹大蒜刺激患处只会导致病情加重。
  高锰酸钾水的作用正好与之相反,对细菌感染起作用,但对真菌感染则没有作用,所以当脚气溃烂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适量的高锰酸钾水洗脚。
  脚气的症状的还是很明显的,如果脚气很严重的话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的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如果你出现以下的这些症状说明是有了脚气了,一定要注意。
  脚气是什么症状
  1、水泡型脚气的症状
  皮损多见于趾间、足弓等部位。初为成群或散在针头大小的水疱,不易破裂,干燥后疱顶表皮脱落,形成环状鳞屑。新的损害陆续出现,互相融合,形成环状,边缘较清楚。
  伴瘙痒,疱液澄清略呈黄色,如继发细菌感染则成黄色脓疱。皮损水疱期伴有瘙痒,最初为单侧,很快传染为双侧。夏季易发,冬季症状会减轻,易复发。
  2、角化型脚气的症状
  又称鳞屑角化型脚气、干性脚气,多见于足跟及足侧面,常为双侧。皮损表现为脱屑、角质增厚及皮肤粗糙干裂,裂口深者可引起疼痛及继发感染。皮疹为暗红色斑片,边界清楚,表面点状白色鳞屑。
  夏季可有少量丘疹,边缘部位亦可发生少许水疱。寒冷季节常致皮肤皲裂,伴疼痛,瘙痒不重。角化型脚气病程慢,久之则皮肤增厚。多由红色毛癣菌引起,顽固难治。因此,要想预防脚气、避免脚气的侵袭,小编建议大家穿袜子时最好就穿抗菌袜子,效果比较好的具备航天品质的如澳洲的2xu抗菌袜,则可以彻底防臭,长期穿着可以免除脚气的困扰。
  3、糜烂性脚气的症状
  又称浸渍糜烂型脚气,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常因剧烈瘙痒抓挠摩擦后而引起表皮擦烂,露出潮红糜烂面,少量渗液,发出难闻的臭味。不加注意的话,可引起淋巴管炎及丹毒等继发感染,一般好侵犯第三、四趾间。
  结语:以上介绍的治脚气的偏方很多,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很痛苦,尤其是夏季天气真的很闷热所以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治脚气。以上介绍的治疗脚气的注意点我们也不能忽视,都要重视。
网站目录投稿: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