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一直以来,课堂学习的效率都是教学过程中最受重视的一点。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涵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学科。本文首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学方法、课堂结构等方面讨论了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几个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升效率
  随着经济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增加,课堂效率的高低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我国小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不仅要让教师的工作可以得到回报,更要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中的每一分钟都应用到高效的教育教学中来。改变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增加小学语文课堂的魅力,才能打造高教学效率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消息,我国的在校小学生约有1亿3千万人,我国的小学学校数量约为25万所,大多数的小学生在学校中除了完成基本的学业外,还要在课余时间参加兴趣辅导班等。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有效劳动"仅有50%,另外的50%则是课堂中的"无效劳动",没有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小学理念。大量的学习压力让许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进度慢、学习兴趣地下、课堂注意力分散等问题,课堂的效率变得很不理想。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照本宣科地进行讲授是不够的,还要不断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现状。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兴趣的培养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方法。比如"奖级机制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课前步骤里,在对学生安排预习任务的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奖励",来激发学生取得成功的欲望,并在自行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动力和目标。这一方法在许多学校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12年10月湖南长沙某小学教师在讲授《小马过河》这一篇课文之前,首先让学生在家里进行预习,并在课堂中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考察,考察成绩优异的学生即可获得老师的"奖励",在那堂课上,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同时对课本的知识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而不是一味的听取老师讲述的概念,也更加具有开放性思维,独立思考问题并进行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展现出更多的求知欲,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学生更多的"回应",不再是一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师生之间的互动明显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也就不断上升。
  2、改变教学方法。小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时,由于自身年龄较小,人生经历和社会体验也比较少,对于书本中的一些知识很难有深入的理解。对此,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对知识要点和含义有更多的了解。推荐使用"情境模拟教学法",这种方法是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进行"角色扮演",从自己的角度去体验课本中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加深对课本所要表达含义的理解。在江苏常州市某小学五年级教师在对学生教授《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时,为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父亲"所说的话的含义,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班级中进行分组,各小组成员之间分别进行"父亲""孩子"甚至还有"鲈鱼""草丛"角色的扮演,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并且拓展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不再将目光集中于文中的主要角色,而是更多了对其他隐藏角色的探讨,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该教师在学生完成角色扮演之后,及时对学生进行问题抽查,学生的反馈度非常高,同时自我的表现欲也有了提升。
  情境模拟教学法不仅是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是让人生经历较少的学生可以通过建立情境,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弥补学生在社会体验这一方面的匮乏,也让学生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活学活用,真正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
  3、改善课堂结构。对课堂的教学结构要有合理的设计,才能够充分发挥好40分钟的上课时间,让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根据教育学专家的说法,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有三个状态:一是思维水平逐渐集中阶段;二是最佳思维水平阶段;三是思维水平逐渐下降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结构的安排过程中,要仔细分析学生思维水平所处的状态,分别将课堂的教学内容分为导课、引入和总结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对教学内容的导课。在课堂开始的前15分钟,集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尽量将死板的内容生动化,生动的内容开放化,在思维上不给学生设置限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其次,引入书本内容的含义。这一部分主要在课堂开始后的15~30分钟,此时正是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最佳阶段,已经对课本知识有了一定的兴趣。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巧布疑阵""设置悬念",对一些知识点刻意设置悬念或避而不讲,让学生不断结合课本去理解和思考,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想法来因势利导、灵活处理,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互动;最后,在课堂的后10分钟,此时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逐渐下降的阶段,这时候教师要及时对课堂进行小结,褒扬在课堂中表现良好的学生,并进一步深入对知识点的巩固,把课堂的最后10分钟变成整堂课的"点睛之笔"。
网站目录投稿:如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