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今生是否相处融洽,父母与子,也只有今世之缘。 转眼之间,2019年马上就要过去,第一批90后也即将加入30岁的大军。 网上有些调侃段子:90后也该考虑养老问题了。不过,比90后担心自己养老更让人揪心的,不是他们身后那些50+、60+的父母吗? 之前有专家预计,到203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接近3亿,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或将达到90%......这些数据,让人感到无比戳心。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一篇文章,一个在外打工的宝妈接到母亲去世的电话,一个人吓得瘫坐在地上,泪流满面,孩子跑过来问,她哽咽着说:妈妈再也没有妈妈了!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情,打断骨头连着筋,是亲情,有一种爱,血浓于水似海深,是父爱母爱。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人世间最大的爱,莫过于此。 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都离不开家庭的滋养,都离不开父母的陪伴。 有时候,你可能会嫌弃他们太唠叨;有时候,你可能会吐槽他们老古板。但是,工作不顺心了,总会有人在电话那头安慰你;快过年了,总会有人在千里之外念叨你。 家,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父母子女究竟该如何相处?老之将至,如何让父母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相信本周推荐的这5本书,能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01《我的父亲丰子恺》 孩子的童心是世上最宝贵的东西,但正如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里面描述的那样,大人们往往不了解孩子,甚至是不愿意了解孩子。而画家丰子恺却有一颗"童心",懂得欣赏孩童的天真烂漫,善于记录孩童的无暇情感。 丰子恺一共有7个子女,而他的大女儿阿宝则经常成为他漫画的主角。有一次,阿宝拿了一双新鞋子,但这双鞋子却不是给自己的,而是专门为凳子准备的,当阿宝看到四条腿的凳子时,立刻将自己的鞋子也一并穿在了凳子上,并得意的大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而阿宝的母亲则连忙呵斥道:"别弄脏了袜子!",然后立刻把阿宝抓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了她的"作品"。 作为父亲的丰子恺却很赞同女儿的调皮,为此还专门创作了一幅漫画,名字就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 丰子恺的漫画可谓别具风格,他有着国画的深厚根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特别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间的辛酸事,为劳苦大家抱不平,因而他的漫画深受人们所喜爱。 《我的父亲丰子恺》是丰子恺女儿丰一吟的著作,本书从丰子恺的家世和童年写起,介绍了丰子恺初出茅庐的情形和师从李叔同、夏丏尊的经历,生动地描绘了丰子恺从白马湖到缘缘堂的过程以及抗战时期的逃难和坚持。 本书语言亲切生动,娓娓道来,像一个个故事一样,引人入胜,可读性极强,再加上书中的60余幅插图,文图结合,动人心弦。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大凡一个人出了名,生他养他的故乡也就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古镇石门也不例外,在19、20世纪交接之际,这里孕育了一代艺术家丰子恺先生。 除了极少数的暴徒以外,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厌恶惨死而欢喜长寿,没有一个人不好仁而恶暴。仁能克暴,可知我比炸弹力强得多。目前虽有炸弹猖獗,最后胜利一定是我的。 02《灯光,永远的灯光》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的这句话,道尽了母爱的无私、诉尽了母爱的伟大。她没有宽阔的胸膛,没有伟岸的身躯,却用娇弱的臂膀,为我们挡住风雨的侵袭。 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书,是朱君允女儿的回忆录,女主角一个人带大了三个孩子,还是在上世纪初,女人没什么经济来源的时代。 这位普通的知识妇女,没有满腹经纶,也没有做出过壮举。但她竭尽全力在人生的舞台上,将母亲的角色发挥到极致。像划过夜空的流星,留下了一道美丽的弧线。 小时候不懂,长大了,才理解母亲的不易。 这本书向读者印证了什么叫"为母则刚",因为有了责任,生活的重担从来不能将母亲压垮。 所以,渐渐长大的我们,也要成为母亲的依靠,在她需要的时候,一样可以为她遮风挡雨。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这个小男孩的爱心、他的奉献及忍辱负重的精神,像一条小溪一样静静地、静静地流入我的心田。 当时他刚三十岁出头,不但精力旺盛,而且热情奔放、才华横溢,正处在生命与创作的巅峰时期。 03《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春节将至,过年要回家的话题,将要再次刷屏。 在外打拼的你,有多久没有回家陪父母了?在同城工作的你,有多久没陪父母吃过饭了?父母给你打电话时,你又能坚持多久不发脾气、不挂电话? 据调查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城镇的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而农村的比例由37.9%上升到45.6%。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这句话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做到的。 作家一路开花用《目送您老去的背影》这本书,对父母深情表白。 他说:写这本书,流了很多泪,想起很多人。对于年少时叛逆所犯下的种种错误,时常觉得懊悔而又内疚。他用一个个故事,回忆与父母相处的点滴日常,在平凡的生活中表达不一样的父爱与母爱。 当我们回想起母亲眼角越来越多的皱纹,父亲挺拔的身躯逐渐佝偻,同样也会有这种想法。年少的我们横冲直撞,不知在那唠叨、叮嘱背后是父母亲无限的包容与爱。 就像《奇葩说》有一期说的那样:"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 时间不会重来,不管这辈子你爱不爱他们,对他们用不用心,下辈子都不可能再有碰面的机会了。 请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抱父母,对他们勇敢说爱。 ——两句话了解一本书: 之前并不懂得,久习佛经之后,才开始明白,母子,兄妹,父女,祖孙,等等,其实,都是一场不可重来的缘分。 他们多想你伸出双手,搀着他们,溺爱他们,就像他们当初耐心教你走路一样,静静地陪着他们走完余剩无几的人生。 04《家书》 从前书信很远,车马很慢,传递情感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亲情,堪称世上最温暖、最自然的感情。很久以前,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就是通过一封封家书来传递的。 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多种通讯工具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近。也正因如此,即使和亲人面对面,我们也总是沉浸在一方小小的屏幕,虚度了这份原来很奢侈的相聚。 就是这样,我们总在忽略最珍贵的东西。你需要看的,可能就是这本《家书》。 《家书》收录了活跃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三十三位名家的文章,但这本书不是通常意义的家信汇编,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关于家的书。 有些作者记述了自己父母师友的经历,这些人曾见证了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有些作者追忆了家给童年和青春所刻下的烙印,这些回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音乐教父李宗盛写下《我的三个家》,台湾北投,上海,北京,他的三个家,记录了自己的童年、青年和中年。帮家里送燃气、求咖啡店老板给个唱歌的机会、成名、搬家、离婚、做手工吉他,人生的轨迹以这三个家为节点。 著名摄影师朱德华写下《我的成长与父亲》,记录了调皮的自己成长过程中和严厉父亲的种种摩擦,长大后很少和父亲说话,可是自己办画展要用到的钱,却是父亲悄悄借母亲之名给自己的。 ......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人都曾在爱与恨之间摇晃、在失落与希望之间挣扎。这些东西无法写在书信中,却被化为文学、艺术家的创作骨干、经脉。 这些真切的感悟支撑着作者走到现在,本书将带领读者行经他们的蜕变之路,体会他们的感恩之情。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还将提醒你,是时候来一封家书问候亲人了。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我从来不想经由照片去让人们了解现实的苦难或不幸,我不相信一张照片能改变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现实的命运。 这个发展迟缓的小镇像是一件长辈送给你的旧毛衣;明显的过时, 却让人满心温暖。 05《家有父母》 有人说:世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子欲养而亲还在"。 父母在,人生尚有出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家有父母,大概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了。 但是对于年迈父母来说,幸福这件事的挑战从未间断。年龄的不断上升,让他们开始学着去面对内心的孤独、与时代的脱节和身体的衰老。 就像当初探索育儿的方式一样,现在的他们也在探索着应对变老。 不同的是,他们已不再年轻,很多事难免会力不从心。尤其是在健康问题上,表现的颇为严重。 因为知识、观念等各种原因,让他们病急乱投医,或者迷信道听途说的"养生之道"。这就导致钱没少花,耽误病情之后还难以接受被骗的事实。 所以如果能从专业的角度帮他们分析"养生之道",或者是对身体的疑难杂症做出科学的判断,那么就能让他们少走弯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而这本《家有父母》就是从科学饮食、运动锻炼、日常起居、居家用药等四个方面入手,结合作者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及侍奉双亲的心得,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解答常见典型的健康误区,道出简单易行的侍亲之道,还配有贴心的阅读延伸,能帮助读者掌握专业、科学的侍亲方法。 书中有很多侍亲心得、养生小偏方供大家参考,阅读后可以帮助自己的父母掌握全新的健康理念,打造优质的老年生活。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在饭后马上吃水果,食用的水果堵塞在胃中、很容易腐烂而形成胀气,时间久了,就会引起便秘。 芹菜有降血压的功效,因此血压偏低的老人尽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