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的香港、北京地区春拍,古董类文物艺术品的拍卖行情与往年相似,依然冰火两重天:少而精的高端精品屡屡创出高价,常见的普品则成交率不高,即便品牌公司上拍的普品也乏人问津。就各板块而言,佛像、铜炉、家具、紫砂等行情不错,瓷器、玉器等品类表现欠佳,仅屈指可数的几件高古陶瓷、明代永宣、清三代官窑瓷器拍出高价。不少拍卖公司为规避市场风险,进一步对古董工艺品专场细分,文人生活、茶叶、养生等大秀拍场,颇吸人眼球。 明清官窑精品价格坚挺 继香港苏富比春拍1.1亿港币拍出明永乐青花锦纹如意耳扁壶之后,香港佳士得30周年专场以1.58亿港币拍出一件"宣德年制"楷款青花云龙纹大罐(图一),可见永宣青花瓷的确有着相当坚实的市场基础。云龙纹大罐源自瑞士家族收藏,据传大约在1905年"由一位法国官员购自中国",原委托伦敦佳士得拍卖,此次特别移至香港上拍。不过,成交价低于行内人2亿港币的预期。 乍一听青花云龙纹大罐,第一反应是元青花,不错,元青花首开云龙纹的绘制,画风粗犷而不失典雅之气,对明清云龙纹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参照作用。明初洪武、永乐、宣德三朝,青花云龙纹瓷器数量增多。有一种说法是,宣德朝的青花云龙纹饰以三爪龙居多,少见五爪龙。笔者认为,三爪五爪作为纹饰研究非常必要,倘若从艺术鉴赏角度看这点并非关键因素。成化朝以后,彩绘云龙纹精美异常,但到了清代乾嘉时期,龙纹已经失去了凶猛之气。云龙纹瓷器就价值与价格而言,首推元代及明初制品,其次才是清代。 礼昂腾博与弗里曼香港首拍中,明宣德青花龙纹高足杯(图二)以4156万港币拍出——此前香港苏富比上拍过一件琵金顿收藏的类似品。这件高足杯原为英国药剂师Thorn hill收藏之物,后捐给斯坦福郡大学,该校希望通过拍卖来募资。此次拍卖,除这件高足杯掀起热潮外,其他拍品大量流拍。 香港陶瓷拍卖的亮点是佳士得的"开元大观"及"宫廷御制艺术精品"两个专场。"开元大观"专场是近年少见的隋至宋的高古陶瓷专场,遗憾的是成交率并不高,35件仅拍出20件,7件价超百万港币,2件价超千万港币,成交额7927.75万港币。台湾德馨书屋、金华堂珍藏的孤品——南朝初唐青釉点褐彩狮子坐像(图三)拍至460万港币,同一来源的隋 初唐佛教艺术品白釉象形烛台(图四)拍至1916万港币,南宋官窑十棱葵瓣洗(图五)拍至3820万港币。十棱葵瓣洗收藏纪录清晰,资料显示,20世纪初由英国藏家Harry Garner爵士、美国藏家赛穆畋(Mortimer D.Sackler)医生递藏,1952年在伦敦、1954年在威尼斯展出,笔洗由十片葵瓣组成,从微凹的足部散开,底部有六个支钉痕,釉面厚润,开片细密,口缘呈褐色,上手后可看到器型、釉色略有瑕疵,但无伤大雅。 这场高古陶瓷专拍试水性质较强,此前高古陶瓷的拍卖集中于纽约、伦敦市场,佳士得似乎有将高古陶瓷市场东移香港的意图。高古陶瓷的收藏拍卖目前陷入一个怪圈,鉴定缺失,著录、传承清晰者价格昂贵,反之乏人问津,甚至被视为赝品。 佳士得"宫廷御制艺术精品"拍出半数,185件流标95件,成交额3.0597亿港币。90件成交品有37件价超百万港币,4件价超千万港币,经徐展堂、庄绍绥珍藏的明永乐青花瑞果纹梅瓶(图六)拍至5052万港币,存量不多的清雍正仿木纹釉墨彩高士策杖图笔筒(图七)拍至3484万港币。 北京春拍,陶瓷方面只有少数几件明清瓷器、紫砂价格超过千万元,其他普品表现平平,常规日场拍卖大量流拍,紫砂器行情略优于瓷器,高价品鲜见,往年紫砂大热的风光不再。 中国嘉德上拍一件有伤的清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图八)拍至2242.5万元。珐琅彩瓷在内地市场少见,此杯高4.45厘米,口径6.25厘米,"雍正年制"蓝料楷书款,杯外腹通体绘一幅清新典雅的月季翠竹图,题诗"数枝荣艳足,长占四时春",钤"凤采"印。坊间有行家戏言,珐琅彩瓷流通量稀少,价格昂贵,完整器多在香港上拍,有伤品才轮到内地市场。虽是戏言,却也可见业内人士对两地瓷器市场定位准确。该公司另两场瓷器拍卖成交平平,花香供佛拍出不足四成,明清瓷器成交过半,两场成交额不足6000万元,仅6件价超百万元,一对清康熙五彩鹤鹿同春描金祝寿纹大花盆拍至805万元,清乾隆洋彩八吉祥莱菔瓶拍至920万元。 两场紫砂器表现不俗,32件当代紫砂悉数拍出;77件紫砂古器拍出八成,拍得4028.8万元,香港藏家罗桂祥旧藏陈鸣远制南瓜壶(图九)拍得3220万元,成为最贵的老紫砂器物。 北京匡时瓷器工艺精品在夜场上拍,76件拍出68件,成交额3.23亿元,成交率89.47%。3套瓷器价超千万港币,拍场仅见的全套清康熙青花十二花神杯(图十)拍至3335万元,被刘益谦竞得。7件雍乾时期唐英督窑作品悉数拍出,估价30万元的乾隆时唐英制像生瓷鸭拍至368万元。常规日场明清瓷器成交不足七成,112件流拍了38件,7件价超百万元。147件近当代陶瓷拍出六成,王步、汪野亭、王琦、程门等人的6件作品价超百万元,王步1959年所作青花釉里红《高歌大庆》天圆地方瓶(图十一)拍至1127万元。 北京保利今春瓷器远不及佛像行情好,古董专场里的明清瓷器仅4件乾隆瓷器价超千万元:御制洋彩御题诗《雨前茶》棱式茶壶(图十二)估价380万至580万元,拍至1495万元——此壶2011年11月在伦敦市场以64.605万英镑成交;曾经仇焱之、胡惠春收藏的茶叶末釉如意耳葫芦尊(图十三)拍至1115.5万元;辗转收藏于英国洛赫爵士(Loch of Dry law)、阿尔弗雷得·莫里森(Alfred Morrison)、放山居(Font hill)的一对御制洋彩夔龙莲花贲巴瓶、青花八吉祥抱月瓶均拍至1035万元。"大明·格古"专场68件拍出六成,成交额8896.4万元,永宣、嘉万瓷器行情较好。两个古董珍玩日场成交额不足4000万元,首场429件拍出半数,第二场520件成交不足四成。92件近现代陶瓷拍出七成,王步、王锡良作品价格较高。 屈指可数的高价品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行情,收藏投资者精品意识的增强,逼迫经营者顺应市场需求。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行货、普品、赝品的空间受到挤压,往年注水的拍卖纪录露出了本来面目,市场占比日渐缩小,这点今春在瓷器板块表现相当明显。 佛像铜炉持续利好 佛像铜炉持续利好的行情表现在北京今春参拍的大部分公司,成交率普遍高于书画、瓷杂等品类,走势坚挺,难怪槌音刚落,即有公司打出了秋拍的征集方向。可见这一板块的人气旺盛,从业者对其钱景充满期望。 北京市场佛教艺术拍卖原由北京翰海主导,随着市场盘面的扩大,如今多家公司均开设专场,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对佛教艺术的推介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中国嘉德今春推出两场佛教艺术品专拍,成交额近亿元,旃檀林专场86件拍出76件,成交额6080.05万元。宫廷造像专场10件拍出8件,成交额3832.95万元。11-12世纪印度帕拉双色铜合铸释迦牟尼成道像(图十四)拍至2530万元,荷兰海牙收藏家Herbert Juan da Silva旧藏的一组四尊17世纪铜鎏金财神护法像拍至2300万元,13-14世纪丹萨替寺风格的铜双身密集金刚像拍至1495万元。 匡时夜场中2件明初宫廷造像、1件康熙宫廷造像价超千万元,明宣德铜鎏金无量寿佛(图十五)拍至2817.5万元,15世纪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图十六)拍至2127.5万元,清康熙铜鎏金菩萨坐像拍至1035万元,可见明清宫廷造像仍然是收藏投资者追捧的对象。该公司常规的佛教艺术专场单品成交价格不高,但是83件仅流拍3件,人气相当旺。 匡时上拍的杨炳祯旧藏清乾隆铜带盖原座钵式炉(图十七)拍至1115.5万元,续写了王世襄旧藏铜炉专拍以后的铜炉传奇。此炉著录清晰,多次在台湾省、日本展出,是清代宫廷铜炉的代表性作品,这一价格也是今春最贵的铜炉。 佛教艺术品旺盛的人气在北京保利拍场也可见到:古董珍玩16个专场成交额7.6亿元,两个佛像专场就占了2.3亿元。"从喜马拉雅到五台山——重要佛教艺术夜场"22件隋至清代的造像仅l件流拍,拍得1.36亿元,单件均价超过600万元,可谓今春价值最高的一场佛像拍卖。罕见的明宣德宫廷造观世音菩萨坐像(图十八)以4830万元成交,清雍正宫廷造铜鎏金绿度母坐像(图十九)拍至3795万元。金铜佛造像日场112件拍出近八成,成交9569.15万元。4件12-16世纪的造像价超千万元,14世纪西藏丹萨替寺造止贡巴像(图二十)拍至1667.5万元,明永乐宫廷造毗湿奴像(图二十一)拍至1288万元,16世纪西藏中部造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像拍至1150万元,12-13世纪克什米尔造六臂般若佛母拍至1092.5万元。这些价格昂贵的佛像,收藏传承清晰,多为欧洲私人藏家旧藏品。中国市场持续十余年的佛教艺术品收藏热,吸引了大量欧洲旧藏品回流,内地高价成交品多源于此。 明清铜炉专场数量少,价格可不低,27件拍出20件,成交2565.65万元,单件价超百万元。先后经赵沆年、王世襄所藏的明末清初"玉堂清玩"篆款鬲式炉拍至943万元,此炉著录清晰,2003年、2010年分别以119.9万元、616万元成交过两次。 翰海今春表现最突出的也是佛教艺术品和铜器专场,古董珍玩专场上拍的清乾隆宫廷造"大清乾隆年敬造"楷书款铜泥金弥勒菩萨像(图二十二),从220万元拍到983.25万元成交,竞争激烈。不过,另场以木佛、铜佛为主的专场成交情况则不理想,89件成交不足四成,高仅14.5厘米的11世纪克什米尔文殊金刚像拍至391万元。 翰海新增的明清金铜器物专场行情大佳,167件拍出八成多,拍得2062.87万元。拍品以明清时期的铜炉为主,也不乏铜质的镇纸、笔山、花插等文房清供,估价贴近市场,预展时即受到买家关注,113.85万元成交的清初蚰龙耳炉(图二十三)铜质精细、造型优美,颇具代表性。 香港佳士得上拍的14世纪尼泊尔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拍至(图二十四)2364万港币,类似风格的释迦牟尼佛成道像存量不多,此尊被内地影视界名人杨子竞得。 然而,佛教艺术品收藏投资热的背后,也有不少隐忧:首先是收藏投资者普遍重视明清宫廷、西藏铜造像的收藏、交易,品种单一,对汉地高古造像的重视不够,收藏、研究、交易等环节都比较薄弱; 其二是内地长期忽视木佛等其他材质的佛教艺术品的收藏、研究,翰海今春上拍的大量木质佛像、法器流拍,就说明收藏者对其价值认识存在不足; 其三是学术研究跟不上收藏的发展,今春不少印度、尼泊尔等地的高古造像流入拍场,但是相关的研究文章、著作缺失; 其四是当前缺少对当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佛教艺术品收藏、研究现状的介绍和研究,更缺少对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当代佛教发展以及收藏情况的介绍。 随着中国市场收藏的纵深发展,这些都将是制约收藏投资者、从业者以及市场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 专场细分解构古董板块 宫廷御制、文人文玩、家具、佛像、铜炉、紫砂、印章、茶叶等细分专场拍卖的常规化,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古董板块,今春这一现象表现较为突出。宫廷御制专拍上拍数量越来越少,像香港佳士得8524万港币拍出的董沧门刻恭亲王龙凤田黄对章(图二十五),北京保利4197.5万元拍出的清乾隆白玉交龙钮宝玺"八徵耄念之宝"(图二十六)、1955万元拍出的清雍正-乾隆紫檀列屏式有束腰宝座(图二十七)这类作品太难征集,内地的买家也不多。 细分后的小型专场更加适应市场运作,成为古董板块新的增长点,这些名目繁多的小型专拍,符合收藏、投资甚至是拍卖公司项目化合作经营的方式,不少品牌公司以此吸引资源合作,利于相关传统文化、工艺的深化研究和市场拓展,今春北京市场上的家具、文人文玩、茶叶拍卖就非常成功。 中国嘉德继续与香港嘉木堂合作推出明式家具专拍,此次39件全部拍出,成交额4857.02万元。与往年不同的是,今春成交率仍然较高,单品成交价略有下降,未出现千万元级拍品,最贵的一对晚明黄花梨四出头龙纹官帽椅(图二十八)以920万元成交,清前期黄花梨五抹十二扇围屏(图二十九)拍至575万元。"文人·漫生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专拍大获成功,129件拍出近九成,790万元的成交额或许不高,但拍品在当代艺术家群体、收藏投资群体广受好评。与常规文玩专场不同的是,这一专场的选件符合了当代的艺术审美,注重贴合当代生活。 匡时上拍的家具养生专场3l件家具拍出22件,明末清初黄花梨雕龙纹架子床(图三十)拍至667万元。与动辄数百上千万成交的各式黄花梨椅子相比,架子床价值严重低估,民间有一种说法是,收藏者较忌讳老床,认为不吉利。实际上,古物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种种说法,如果真正按照艺术品的鉴赏标准看,这些忌讳都不存在。 匡时首推的祺昌号茶事茶叶夜场,是内地首次出现的高规格收藏级普洱茶拍卖,125件仅2件流拍,成交额6881.72万元,拍品几乎囊括了20世纪以来大部分具有收藏价值的普洱茶品种,很多上等号级茶、印级茶在内地属首次集中亮相,堪称收藏级普洱茶拍卖的标准化演示。19件拍品价超百万元,价格最高的还是民国时期遗存的古董级茶,一筒民国初期百年蓝标宋聘号圆茶(图三十一)拍至994.75万元,一片民国初期百年红标宋聘号圆茶(图三十二)拍至299万元。 不少专场的设置,开始与追求高品质的文雅生活贴近,养生、品酒、品茶等专场为当代艺文生活增添了另类趣味,其蕴含意味可能是:您不单要会收藏鉴赏,更要懂得将其融入生活。 这是否是21世纪收藏的终极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