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林碧娟 摘要:流动幼儿指的是随父母或其中一方离开户籍所在地去其他地区生活的儿童。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幼儿随父母迁移到城市生活。这一部分幼儿由于受居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家庭教育存在亲子互动质量不佳,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贵阳市流动幼儿家庭背景以及家庭教育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揭示贵阳市流动幼儿家长在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流动幼儿;家庭教育;应对策略 流动幼儿是指随父母或其中一方离开户籍所在地去其他地区生活的儿童。?家庭教育即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的起点,它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品德培养、社会性发展等诸多方面。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社会市场经济也得以飞速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落后的农村涌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涌动的这种趋势,促使更多幼儿随着父母离开自己的家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人们的视野里才会浮现流动幼儿这一个及其庞大而又备受关注的群体。 一、贵阳市流动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数据显示,贵阳现共有流动人口120万人,他们主要集中在大营坡、煤矿村、三桥以及马王庙等地方。笔者于2014年9月至11月,在贵阳市这些流动人口、流动幼儿较为集中的地方开展了详细深入的调查。从近几年接纳流动幼儿人数较多的幼儿园着手,对在该类幼儿园就读的流动幼儿的家长和家庭进行调查。总共发放了涉及流动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问卷150份,最后收回125份调查问卷,回收率达83.3%,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达80%。 1、流动幼儿家庭背景调查。 第一,流动幼儿家庭居住环境调查。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流动幼儿的家长才带着孩子从自己熟悉的农村来到陌生的城市打工,他们想要在城市里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简直就是奢望。在笔者所调查的120户家庭,93.3%的家庭居住在出租房,他们当中有43.3%居住的出租房的面积仅为50~60平方米。贵阳市的城乡结合部社区治安比较差,但是租用没有法律保障的廉价房子来居住,却是家长们解决居无定所而又经济实惠的唯一选择。他们居住的简陋房子里只有破旧的床、一张桌子、几个凳子、锅碗瓢盆以及旧电视机,他们吃、喝、拉、撒、睡就在巴掌那么大的狭窄房子里,根本就没有安静、宽敞的空间或是学习专用的书桌、椅子可以供给孩子学习、做作业。流动幼儿最后会往好的方面或是坏的方面发展,难以保证不会受到这种内外生存环境的影响。 第二,流动幼儿父母文化水平调查。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贵阳市流动幼儿的父母大部分是小学的学历,小学文化程度的父母所占的比例为55%,拥有高中及其以上文化水平的父母仅占9.2%。有些父母没有接受过教育,他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们接受文化教育的水平偏低,那么,孩子的身体发育、心理健康、智商和情商等方面以及家庭教育是否能够成功开展都会受到影响。当孩子在学习和发展方面遇到难题而束手无策时,父母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知道应该如何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以及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流动幼儿的父母自身的基本生活知识储备量贫乏,使他们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应该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和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 第三,流动幼儿父母职业调查。 从表3和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流动人口之中,接近80%是青壮年。贵阳市流动幼儿的父母拼命地打工赚钱是为了解决全家老少的温饱问题,他们大多从事建筑、水电、汽车维修、餐饮等又脏、又累且安全隐患较高的体力劳动,社会地位和收入双低的职业。父母在城市中的职业地位不但影响着孩子的受教育水平,而且是孩子身心是否能够健康发展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流动幼儿的父母平均每周工作6天,74.2%的父母每天工作超过 8个小时。工作时间的跨度和工作量的强度甚大,加上工作的不稳定,都使得流动幼儿的父母为了全家人的生计而没有能力、财力、物力、精力以及时间去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 第四,流动幼儿家庭收支情况调查。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有17.5%流动幼儿父母每个月的平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在5000元以上所占的比例为10%。父母的经济收入比较微薄,从而导致家庭生活质量低,这也和他们的职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流动幼儿家庭除了房租、水、电费以及家庭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开销,交纳孩子每年在幼儿园所必须的学费、伙食费等,就没有能力再额外支出其他的教育费用。在流动幼儿的眼中,报特长班或参加各种有利于增长知识技能的娱乐活动,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在调查中,只有极少数的流幼兒家长会让孩子参加特长班,但是家长并不是根据自家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的兴趣班,而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学钢琴、舞蹈以及绘画等技能性较强的东西,希望有投入些许的教育投资就要收到成正比的高回报。 2、流动幼儿家庭教育基本情况调查。 第一,流动幼儿家庭结构类型调查。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贵阳市的多数流动幼儿不像城市幼儿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还有一个或者多个兄弟姐妹。在流动幼儿家庭中,以核心家庭为主,也有部分家庭是主干家庭。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分别占70.8%、20.9%,只有极少数是单亲家庭。核心家庭里,只有爸爸、妈妈可以教育一个或多个孩子。当然,父母除了要忙于工作,还要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和日常生活等。主干家庭的人口数量较多,爷爷、奶奶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在家里看管孩子,接送孩子上、下学,帮家里熟饭、洗衣服、做卫生等。 第二,流动幼儿家庭教养方式调查。 从表7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流动幼儿的家长对孩子大都采取放任型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采取这两种教养方式的比例达79.1%。专制型既落后又缺乏平等、民主,但是在流动幼儿家庭教育中却更为常见。家长们没能意识到指责等过多的滥用既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还会使孩子的身上表现出自卑等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第三,流动幼儿家庭教育期望值调查。 从表8中,我们可以看出:流动幼儿家长的教育期望仅仅局限在孩子是否听话,识不识字,会不会数数,会不会唱歌、跳舞。有77.5%只注重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而对孩子的个性、品德教育却视而不见。流动幼儿和城市幼儿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着,因为流动幼兒所享受的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所以流动幼儿的家长希望尾随自己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子女能够接受更先进的教育。流动幼儿的家长对于自家孩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他们都将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改变不如人意的生存处境,改变受歧视的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认可的期望压在孩子的身上。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孩子靠读书步入仕途就可以夺取名利。知识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命运,甚至一家人都可以跟着沾光。流动幼儿家长的观念传统,他们同样希望孩子能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来光宗耀祖、光耀门楣。流动幼儿家长对自家孩子的这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不合理教育期望,不是我们所乐意看到的。 二、流动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方式传统。流动幼儿的家长根本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学前期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育中也是有重要作用的。他们的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不清晰,比较传统。他们觉得教育应该以学校教育为主,因为他们交足了学费就相当于把孩子托付给幼儿园了,教育就自然是幼儿园的责任。家庭教育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最多帮老师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巩固一下学过的知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不是很大。他们认为自己主要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以及身体发育,教师对孩子的学习、心理健康以及成长、成才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家长。 中国的"钢琴王子"郎朗以及国际级的钢琴大师傅聪,都是被他们的父亲逼着学习钢琴,他们是在父亲的中国传统家教思想"棍棒教育"之下成长起来的。在接受调查的家长中,有些流动幼儿的家长信奉的"从来没有被家长打过屁股的孩子最终是会被宠坏的"。这句话就像硬币的两面性,在不同的人眼里有着不同的答案。在他们看来,传统教育观念比"赏识教育"观念更加实用,给孩子讲道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打骂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有些流动家庭的家里甚至备有藤条、棍棒,他们觉得"打他一次,他才能长点记性"。棍棒教育孩子既简单又有效果,它能避免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心生畏惧之感从而知道一些应该怎样为人的规矩、道理。但当流动幼儿在某些方面取得进步或表现良好的时候,家长很高兴地给予孩子口头上的表扬或是一些物质上的奖励,如买文具、零食、玩具等等。可见,在流动幼儿家庭教育中,其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方式传统。 2、家庭精神生活贫乏,教育氛围缺失。流动幼儿家庭的物质条件非常贫乏,以至于有些流动幼儿只有幼儿园里发的教科书,家长从来没有专门为孩子购买过一两本孩子喜欢的课外书籍,更谈不上买什么儿童图书、音像学习资料、艺体类学习用具和益智玩具了。有些幼儿从小到大,连体育、娱乐设施齐全的公园,文化氛围浓厚的科技馆、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都没去过几次。即便是有些收入较高的家庭,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他们不是舍不得为孩子的教育投资,而是不知道怎样投资。可见,流动幼儿的精神生活是相对较为贫乏的。 其次,爱模仿是每个幼儿的天性,流动幼儿也不例外。有些流动幼儿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讲脏话,酗酒、吸烟、赌博;将允诺过孩子的事情抛之脑后,从来不把自己给孩子许下的心愿放在心上;工作之余一般不会选择看书、学习知识,而是选择在家里自己看电视、睡觉、或是找人打麻将、斗地主、斗金花。流动幼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是错并且自我保护能力差,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他们很可能会模仿父母的这些不良行为,一旦沾染上一些不良的陋习,日后想改掉就难上加难。流动幼儿的父母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3、亲子互动质量不佳,亲子关系紧张。流动幼儿家长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埋头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就不能更好地去关注、了解孩子。只有在吃饭、睡觉这点时间间隙,可以有时间问孩子在幼儿园吃了些什么食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知识,在幼儿园有没有吵架,在幼儿园乖不乖。况且他们一天从早忙到晚,累得不想动弹,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到要和孩子一起游戏,外出旅游或是参加活动,更没有心情陪孩子看各方面的书籍,讲动人的故事了。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一旦流动幼儿在安全、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很可能因为家长不能够及时关注而酿下不可补救的严重后果。流动幼儿和家长之间良性沟通很少,交流方式欠妥,互动内容不全面,从而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三、解决流动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措施分析 1、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也是家长必须履行而又不可推卸的职责。流动幼儿的家长只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会竭尽全力地扮演好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那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家长要有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正确的教育观念,自觉增强对孩子的教育意识,主动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与合作。如: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每学期开学前、后召开的家长会以及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家长开放日。在参与家长会与家长开放日的时候,家长主动询问幼儿园为了促进孩子们学习而开设哪些课程,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哪些方面表现得好,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正,还可以把自己遇到的教育问题与其他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家长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和发展情况,利用家园联系栏或是接送孩子的良机,向老师学习家教好经验、保健小常识等,甚至抓住老师到家里进行家庭访问的机会,向老师请教有关孩子的保教问题。家长不妨请教老师该如何做好幼儿成长记录袋,以便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挖掘孩子身上独有的,却是其他幼儿所没有的闪光点。 家长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通过听广播、看电视、报纸等方式,主动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采取的教育行为才不会有失偏颇。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平等、民主地对待孩子,经常进行家庭会议讨论家庭问题。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训斥、打骂孩子。家长要以教育一致性为原则,有目的性地利用孩子帮忙分担家务的契机给孩子灌输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孩子勤劳的作风和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要知道这种机会是很多城市幼儿家长绞尽脑汁却不能给予孩子的劳动教育时机。 2、丰富家庭精神生活,活跃教育氛围。流动幼儿的家长只有意识到家庭教育效果的好坏会受到社区這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才会选择相对优质的社区环境来改善原本贫乏的家庭精神生活。流动幼儿的家长除了考虑到房租是否廉价或是上、下班是否方便,还必须把社区环境是否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这一重要因素纳入到选择居住地时的考虑范围之内。如:当社区在幼儿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开放社区图书馆,家庭没有藏书的家长就可以带着孩子到图书馆,利用社区资源扩展自己原本狭小的知识面。 流动幼儿的家庭成员之间要懂得家和万事兴,父母保持相亲相爱的夫妻关系,这样才能切合实际地增强教育氛围,共同营造幸福美满的精神家园,让孩子在爱的环境里成长。如:流动幼儿的家长利用工作之余时刻关注社区的教育组织。当社区教育组织、开展一系列有关于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的讲座以及家长教育孩子的经验、心得的交流报告会时,就要抓住机会参与进来。通过多种方式为孩子的学习,发展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免费的咨询,逐步提升自身教育孩子各方面的技能。流动幼儿的家长在家长学校里的专家、学者的组织下,进行专业技能和家庭教育主题内容的培训,学会怎样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只有这样,家庭教育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益。 3、提高亲子互动质量,缓解亲子关系。流动幼儿的家长可以参与教师组织的亲子互动活动,幼儿园举办欢庆节日的家园同乐活动、幼儿园的开学、毕业典礼等活动,也可以参与社区举办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型家庭竞赛、阅读活动、参观活动、公益活动等。流动幼儿的家长就要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踊跃报名参加各种活动,只有积极投身参与到活动中去,孩子才能够从亲子互动中学会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流动家庭原本乏味的课余生活,还让家长从活动中看到孩子细微的变化,也能使流动幼儿逐步养成独特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流动家长与孩子相互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还可以提高亲子互动质量,缓解亲子关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流动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流动幼儿尽快融入到大城市的幼儿园生活中去,为流动幼儿的身体发育、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促进每个家庭朝着幸福的方向前进,使社会不同群体之间都能够和睦相处。只有通过调动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力量,使每个人都为解决流动幼儿家庭教育问题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流动幼儿家庭教育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我们的幼儿教师要善于挖掘流动幼儿身上独有的,却是城市幼儿所没有的闪光点。教师给予流动幼儿的爱、关心和呵护要和城市幼儿没有差别,对于流动幼儿不应该持有偏见,应该提倡一视同仁,有教无类。 注释 ① 王涛,冯文全.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1(2). ② 徐微.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基于25户流动家庭的访谈调查[J].襄樊学院学报,2010(7). ③ 张涨.家庭教育立法,重在服务而非惩戒[M].广州日报,2014(6). 参考文献 [1] 冯帮.家庭教育:流动儿童教育的"软肋"[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7(3). [2] 徐微.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基于25户流动家庭的访谈调查[J].襄樊学院学报,2010(7). [3] 赵润红.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H民办幼儿园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9(6). [4] 苍翠.当前农民工家庭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10(1). [5] 欧阳宇.当前农民工家庭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11(3). [6] 孙玉洁,卢清,周彦作.流动幼儿家庭教育资源利用现状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 [7] 李伟梁.试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及特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 [8] 王涛,冯文全.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1(2). [9] 张燕.城市流动学前儿童的生存状态与教育现状——以北京四环综合市场和游戏小组为例[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9). [10] 浅析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成因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