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语称"阿格杜尼",直译为点松明火把的日子。于每年拉祜族历法的6月24日举行,大体与汉族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一致,只是提前或推后一两天。清光绪《普洱府志》记载:"苦聪人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岁首,至期烹羊豚祀祖先,醉饱歌舞。"可见六月二十四日是拉祜族一年中的一个盛大节日,普洱等地方的拉祜族曾将其称为过年,是时宰羊祭祖,这正是羌人文化的遗迹反映。节日习俗,各地大同小异。大多数地区从每年拉祜族历法的六月二十四日开始,共庆5天,景谷等地的拉祜族则在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举行。农历六月间,各种农作物均已栽种薅锄完毕,庄稼抽穗打苞,农事稍闲,欢庆几日,祈祭秋后五谷丰登;十月间,粮食上场,欢庆丰收。澜沧江以东镇源、新平、墨江、元江等地的拉祜族,节日里家家都要杀一只羊进行祭祀庆典活动。传说羊曾帮助过拉祜族人除掉恶魔,故宰食羊肉可得到福气和吉祥。晚上,各家各户纷纷点燃自家门前和园圃周围的火把,并向其上撒松香面儿,使火把熊熊燃烧,再举一只小火把,从屋里到屋外的牛圈、羊圈、猪圈、鸡圈处撒松香面儿,以示驱逐邪恶与疾病。远远望去,拉祜山寨似繁星点点,若万家灯火,煞是壮观。人们高举着火把到山上、坝子、田边地脚去转游,以驱邪避灾,远望犹如一条条火龙在山上、坝子和田间地角游动,景象蔚为壮观。人们相信,这样做就会日日兴旺,年年有余。寨外的草坪上,青年男女们身着盛装,在熊熊篝火的映照下,手拉手,围成圆圈,跳起本民族欢快的芦笙舞,直至深夜,欢快的芦笙伴着姑娘小伙幸福的笑声,在这夏夜的星空中久久回荡。 相传,从前拉祜族居住地区的勐糯山上住着两个人,一个是恶人,长得奇形怪状,像魔鬼一般狰狞,心却比魔鬼还要狠毒,专吃人的眼睛。人没了眼睛,就不能下地劳动,上山砍柴,这样活着真是活受罪。另一个是善人,长得端庄清秀,性情温和善良,又聪明,又肯帮助人。这位善人得知恶人专吃人眼时,便跑去对恶人说:"人的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你不能吃,要吃你就吃田螺吧!" 从此,善人每天都去找田螺来给恶人吃,使他不去吃人的眼睛。然而找田螺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恶人吃得又多,每天三顿,这就更难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善人左找右找都没有找到田螺,只好到街上买了一只山羊,想让恶人养起来,万一没有田螺的时候就吃羊肉,千万不要吃人眼睛。这只山羊没有角,善人给它安了一对蜂蜡角。到了晚上,善人点燃了山羊的两只蜂蜡角,让它到山上去找恶人。山羊朝着山上跑去,两只蜂蜡角就像两支火把照亮了山坡。恶人远远地看见火光,惊慌地想:"这火是用来点火药枪的,一定是人们抬着火药枪找我算账来了。" 山羊在山上跑来跑去,到处寻找恶人,火光将整座山都照亮了,恶人更加惊慌了。心想:"呀!到处都是火,到处都是人,人们抬着火药枪来了,怎么办?怎么办?"恶人怕得要死,慌忙在山上找了个山洞,就钻了进去,并移过一块大石头将洞口堵了起来,只敢留一条小缝悄悄地向外张望。山羊仍在山上到处乱跑,寻找着恶人,越是找不到就越是到处乱跑,蜂蜡角也烧得越旺,山梁也被照得雪亮。山羊跑到东,东山亮得像白昼;山羊跑到西,西山如同照耀着太阳。恶人在山洞里看见了,吓得直发抖,嘴里一个劲地念叨着:"不能出去,绝不能出去!出去就完了!"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恶人连吓带饿没有力气搬掉堵在洞口的大石,最后被山洞里冒出的水淹死了。从此,人们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 从此,每当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人们便都在自家的门前点燃起一支火把;有的则举着火把到山上、坝子、田间地脚去转悠。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们吃过新米饭,身着新衣,在火光的映照下,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芦笙舞,直至深夜。新中国成立前,节日活动内容具有祭神、"送祟"之意,新中国成立后,剔除了封建迷信色彩,增加了团结、健康的娱乐内容。火,是远古人类取暖驱邪的工具,尤其是山地民族,火把节是人类崇火的表现。 澜沧江以西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和耿马、临沧、勐海等县的拉祜族过火把节时,每个山寨都要砍松明扎火把,制作缅香,公用的火把和缅香由"卡列"通知各户交到寨上,多者八九斗,少者三四斗,各户自用的各户备办好。缅香用松脂、枯松树舂成的粉末、南瓜叶、黄瓜叶、火炭制作而成,撒在火把上燃起焰火。节日这天,各家携香火和祭品到地中或田埂上扎一个小竹牌楼,焚香献祭,念诵"叫谷魂"词,然后由田间沿途念诵着回到家中的囤箩边。夜晚,在寨子中央竖一支一丈三尺高的大火把,由"卡些"亲自点燃,"磨八"念诵祈祷经文,众人围着火把撒缅香面儿,火焰四溅,众人欢呼。据说,火把烧得越旺,火焰越高,象征吉祥、平安、顺利;如果烧得不旺,便认为今年是非多,有灾祸,因而要在生产生活中处处小心谨慎。老人们则忙于在家中驱邪和祭祀,方法是将新鲜瓜果供于神桌上,点燃香蜡,在门前竖一小火把,用一只鸡、一碗米、一点食盐、几炷香,依照传统仪式叫"谷魂",同时也叫"人魂",一家人从大到小都要一一叫到,叫完"人魂"还要叫"牲畜魂",猪、鸡、牛都要叫到,而后进到屋内囤箩旁杀鸡祭祀,祈愿年年谷粮满囤箩,祭毕一手持火把,一手持刀在屋内走动,边走边朝火把撒缅香面儿边念诵,每念诵一句撒一把缅香面儿,一直撒到屋外牛圈、羊圈、猪圈、鸡圈旁,意为将邪恶驱逐出去。青年男女们则聚在寨中广场欢跳芦笙舞,通宵达旦。火把节的由来,除上面述及的情形外,还有一种传说是厄萨给了拉祜族粮食籽种和农具,并教他们怎么种植,拉祜族才有了饭吃。为了感激厄萨,在生产的每一环节都要进行祭祀,祈求保佑庄稼获得好收成。当种下的谷物长势良好,早熟作物成熟,决定举行祭祀活动,正是6月下旬月亮隐失期,便用松明火把照明,迎接厄萨前来参加祭祀活动,此后逐渐形成了以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