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让大学生参与锻炼奖惩不过是手段而已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身体素质下降的消息屡见报端。与此同时,高校也在进一步推出相关措施,"挖空心思"要推动学生走出宿舍,参加体育锻炼,其中不乏运动APP打卡等种种与学分挂钩的方式。如此"赶鸭子上架"的做法,能否真正行之有效?又会不会有更好的解决方式?(11月30日中新网)
  我国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在爆发力、耐力等方面的表现甚至不如中学生,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是其直接原因。各大高校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推出各种奖惩措施,力图改变上述现状。但奖惩措施只可以作为一种手段,让大学生喜欢上锻炼,感受到锻炼的价值,才是高校最终的努力方向。
  大学生缺乏锻炼的意愿,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中学时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被所谓的"正课"挤占,学业繁重的学生们久坐于教室,没有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这些让大学生们更加重视学业、技能、职场,对于运动的重要性却缺乏足够的认知。
  于是,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为诸多高校不得不解决的难题。有高校推出奖励机制,例如郑州大学通过"免费早餐工程",给勤锻炼的大学生以物质性的激励。不少高校也借助APP的形式鼓励学生跑步,并且将跑步里程与体育成绩挂钩。那么,这些奖惩措施是否真的有效?它们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呢?
  从效果上看,无论是奖励机制,还是强制性措施,在引导大学生进行锻炼的方面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郑州大学的免费早餐券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而将平时锻炼情况和体育成绩挂钩,也必然促使学生走向体育场。但奖励或者强制,都是外部条件,可以说它们治标不治本,起到的仅仅是间接的兴趣引导作用,只能作为短时的过渡,不可以视为常态的管理方式,否则就会演变为简单的行政模式。如果大学生不从心里认同体育锻炼,长此以往,反而会衍生出对制度和学校管理的不满情绪。
  奖惩措施是激励大学生运动的开端与铺垫,它们为后续的措施提供了一个接口。从最终目的看,校方后续还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体育激励机制,丰富活动内容,让大学生真正爱上运动,自愿活跃地参与到运动中来。可以多鼓励、多举办运动集体活动,调动校园运动的氛围。最重要的是,要提供多样的运动项目,不仅要有跑步、篮球、乒乓球等传统项目的场地,还要拓展学校可以提供的项目范围,建设诸如攀岩、网球等普及度较低的项目的场馆,让个性不同的大学生尽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
  用"赶鸭子上架"的方式纾解大学生缺乏锻炼的困境并非不可,但它只能是一种手段。如何才能让大学生爱上运动,如何让大学生心甘情愿地留在运动场,这才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网站目录投稿: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