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人的苦难也是这样,它完全占据了你的灵魂和意识,不管苦难是大是小。因此,人苦难的"量"完全是相对的」
  在阅读此书之前,大多数人对集中营的理解是「辛德勒名单」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里的"死亡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种族灭绝运动,毒气室。侵蚀人性,惨绝人寰,人们给予沉痛哀悼。心理学家弗兰克将集中营的经历深入解剖,将其定义为「单一的社会学结构」,封闭的铁网内同样构成了一个社会,它和任何时期的人类社会一样,都包括阶级,权利,财产。同样也包含了自大,自卑,嫉妒,易怒,紧张,冷酷的幽默感,冷酷的好奇心等所有人性的组成。而集中营生活撕开了人的灵魂,保留人性的深处。
  弗兰克作为意义疗法的创立者,这个疗法的比之其他心理学治疗方法,除了目的和动力,作者在对集中营囚犯,看守,囚头的心理分析中催生了意义疗法,这同时引起思考,由集中营心理学引出的意义疗法为何能普遍适用于未曾经历过的,一般人的治疗?
  从集中营生活的精神反应的三个阶段,人们能在其中找到,出去集中营建立的"未知期限的临时存在"状态,自我当下的所处环境,和其产生某种心理的原因,为我们难以释怀的情绪明状,会发现自我无不处在一个被营造的"集中营"中。
  集中营囚犯心理反应第一阶段:收容阶段,惊恐,暂缓性迷惑
  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脱离了周遭客观环境,这完全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在这里提到一个病症叫做「暂缓行迷惑」——这个幻想产生于即将被执行死刑的囚犯,在刀起头落前一刻产生了死刑会延缓处理的幻觉。为什么囚犯在将死前会出现这种幻想?暂不考虑这个问题,被逮捕入集中营的囚犯同样在大难临头前出现这种幻想。他们乘火车来到集中营,接待他们的囚头看起来面色红润,很有精气神的样子。这使新囚犯产生这种幻想:或许集中营生活没有这么恐怖,自己在这里能有活下来的机会,还可能有朝一日走出去与家人重聚。
  「在登山遇险的关键时刻,人们只会有一种感觉,即好奇。人们会好奇自己能否脱险,好奇自己将会粉身碎骨还是仅仅受点儿轻伤」
  就在几天腹不裹食,劳累的身体不堪负重,垂死的囚犯命丧毒气室和焚烧炉,每天目睹残暴罪恶,人性堕落,命如草芥一朝陨落的惨象,逐渐意识到自己身处人间地狱,这里没有等价交换,甚至没有最低生存条件,人人都会突然死去,幻想也逐步破灭。
  那么在这样的死亡压迫下,人们会不会选择自杀呢?源于死亡的笼罩和已发送的事实,囚犯会产生自杀的想法。但在面对永无天日的压迫,无法逃脱的铁网下,自杀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囚犯存活的机会已微乎其微,自杀变得多此一举。囚犯的心境由此过渡到"冷漠"阶段
  这也是集中营心理第二阶段:适应,冷漠
  冷漠意味着感情死亡。从客观上讲,在这种受到限定的环境下产生这些非正常反应是正常的。囚犯从不忍目睹残忍的景象,变得不躲避发生的一切,产生这一心理的原因与第一阶段相同,都是为了自我保护。由于受到不公正,不合理的对待,屈从的精神压力,对人造成心理上的不配为人的侮辱。囚犯开始情感屏蔽,对司空见惯的死亡感到麻木,迟钝,漠不关心,无法产生共情,表现为感情屏蔽。
  "囚犯们一心想活命的紧张状态迫使他们的内心生活退步到原始水平"
  表现出「衰退」,即向更原始的精神生活倒退。囚犯们的情感表达和寄托一部分是在梦中。作者提到一个囚徒在噩梦中手舞足蹈,作者最终没有去叫醒他,他不想他从恐怖的梦境回到更恐怖的现实。可以见得,很多囚徒在梦中表现出来的内心是混乱的,当自我无法被清理,更无法应对外界的混乱。这也是很多囚犯们在伤寒病重感染下,没能撑下来的原因。
  另一个理想的落脚处是宗教和艺术,而在这种危急状态人们还何以能追求美的感受?在危急下更应该出现「文化冬眠」才对,但事实就是,囚犯们在此时对宗教前所未有的虔诚。这里有这样一种解释:有丰富精神生活且比较敏感的人在这里会承受更多痛苦,但内心的伤害却会减少许多。他们能把恶劣的外部环境转化为内心丰富自由的精神生活。回忆往事,对美的感受,对艺术和自然的体验所产生的内心波澜有助于囚徒填补精神空虚,孤独和思想贫乏。
  弗兰克回忆,在一次精疲力尽的劳作后,囚犯们坐在草坪上歇息,一名囚犯望着天边变换的日落对另一名囚犯说:"Theworldisbeautiful!"读到这里令人动容,不禁感叹人身脆弱人性却坚强。这里也引出了一个问题的答案,也是这本书想向人们传达的一个理念。弗兰克在后边对人生目的的追寻中说到:
  消极的生活能够使人满足于美,艺术和自然的追求。处于只存在一种达到最高道德标准,无法追求创造和快乐的生活中,人生仍有目的
  冷漠不代表内心空无一物,相反丰富的精神世界更至支撑人活下去。在集中营中一件琐事也能给人生带来极大的快乐。在一个不再承认人的价值,剥夺人的意识并使之成为消灭对象的重压下,人的自我最终会遭受价值缺失之苦。如果集中营的犯人不竭力抵挡住这种影响以保存其自尊,他就会失去人的感情,没有了精神,没有了内在的自由,丧失了作为人的价值。
  解放后的犯人,进入心理反应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人格有两个极端的分化,或者说人类社会在各个阶段的各个集体中都存在这两类人——高尚的和龌龊的
  从集中营中迎面遇难,重获自由的犯人,在最初发生人格解体。这心理来源于解放前的最后时刻,急剧的心理紧张。一个人从长期高度紧张状态一旦解放反而面临危险,这就是减压病的来源。突然减压后,部分修行低的人会从被压迫者变为压迫者,表现出施暴,为所欲为。产生这种心理的缘由一方面是由于长期反复的幻想破灭,以至于不相信自我重获自由,一方面是回到正常生活的辛酸和理想情景的幻灭,还有一方便就是,任何幸福都不能补偿所遭受的苦难,幸福并不是给予他们勇气并为他们的痛苦、牺牲、及死亡赋予意义的东西,但人们对不幸仍毫无准备。
  我们认识了集中营囚犯的心理过程,在这里可以见得集中营的人们对生命的心理状态如何引发未曾经历的人的共情。集中营犯人的心理反应,不仅是对确定物质和社会条件的表达,集中营的条件限定了犯人可能的应付方式,犯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仍然取决于自己和内心的决定,而不单取决于集中营生活的影响。这和身处混乱世界中的我们无不相同,我们没有改变压迫的力量,但我们仍有选择。德黑兰死神、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在向人们表达——我们都在逃避命运的途中遇见了命运。可以选择屈膝于逼迫丢弃人的价值,也可以选择保持内在的自由。
  「人的苦难也是这样,它完全占据了你的灵魂和意识,不管苦难是大是小。因此,人苦难的"量"完全是相对的」
  「旁观者可能具有客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能够做出有价值的判断。只有亲身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才会知道这种价值所在。其价值判断有可能不是那么客观;其评价也有可能不那么公正,这都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弗兰克在讲述集中营故事之前的话,在经历这些苦难后,弗兰克试图以客观理性的态度,不参杂情感偏移,还原集中营生活最真实的样子,他作为心理治疗师的专业度和他人格的高尚令人敬佩。
  「集中营」的精神之战到此结束,我们来看看从中会发展出什么,这将在「原来苦难是生命与意识之源」和「人生中的存在与虚无」文中解答。
网站目录投稿: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