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了深入搞好党的主题教育调研工作,根据县委统一安排部署,我先后数次深入到***村组、党员、干部和群众中,认真开展了调研工作。本次调研活动在具体方式上,我主要采取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问卷调查、逐户走访等形式,听取意见、建议,在"全""细"的基础上,做到了"身入""心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行政村概况 **村位于**东南山区,属白于山区的一部分。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162户1196人,其中常住人口950余人;全村总耕地面积35080亩,农民主要收入来源靠劳务输出和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洋芋和油料,现有羊子1032只,存栏生猪200余头。2012年,人均纯收入为10500元。 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在本次调研工作中,我牢牢把握"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重点围绕现阶段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党群干群关系等热点难点问题召开座谈交流会,真正做到了访谈工作全覆盖,调查问卷全方位、征求意见具体化。根据调研梳理,群众反应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方面: 1.服务宗旨意识淡漠。部分党员干部由于平时深入基层机会少,对基层和群众的情况不了解,思想上不重视群众,感情上不贴近群众,心里面装不下群众,缺乏为群众办实事的意识和积极性。 2.工作作风漂浮。部分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静不下心、沉不下身子,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好大喜功,不注重调查研究,凭空臆想,闭门造车,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甚至有个别乡镇干部长期不下乡指导工作,对村务工作紧靠"电话遥控",即使下乡指导也完全流于形式,以应付检查为目的,从而致使执行惠民政策不透明、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 3.责任意识不强。一些党员干部存在得过且过,当"太平官"、"做太平事"的思想,不能俯下身子立身推行国家农业科技新政策、新技术、新产业,工作能推则推,能拖则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严重缺乏群众工作的责任心。 (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 1、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村存在种植业比重偏大、种植品种单一、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情信息闭塞的现象,没有能形成规模效应和链条效应,缺乏具有明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现象,这同时也是我县乡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缩影。 2、农民综合素质较差。一直以来,我县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观念陈旧,种养殖技术落后,缺乏创新意识,政府在加强技术培训和新兴产业推广方面努力不够,好多生产仍局限于传统的老旧种植模式,致使农民增收困难。 3、土地流转难度太大。退耕还林以来,可种植土地较少,几乎都是到户分散经营,加之群众对土地流转政策不清,致使千百年来靠地吃饭的老百姓害怕流转丧失永远的经营权,即使外出务工闲置也不愿流转。因此,出现想多种地却没地种的局面,许多土地被撂荒的现象。 4、养殖业扶持门栏过高。养殖业是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因扶持门槛过高信贷不好贷,导致不少村民想发展养殖业却无启动资金而被置之门外。 (三)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近几年我县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 1、农村公路方面: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又经大型车辆的长期碾压,加之农村道路管护难度大,改造资金严重不足,致使农村公路路面状况极差,难以发挥农村公路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2、水利设施方面:水资源短缺,生产、生活用水与农业用水矛盾依然突出。以黄湾村为例,水利设施老化,普遍带病运行,配套不完善,渠系年久失修,渗漏严重,多数不能通水;供水工程落后,普遍存在规模小、设施简陋、无净化处理系统,供水能力差,水质差等问题。 3、农村供电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电力供应呈现严重不足,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瓶颈制约。此外,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项目用电需求量增加,而目前农村发展种养业用电大多按非居民照明用电收取,电价偏高,农民意见大。 4、农村卫生方面: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没有形成有效组合。农村医疗网点及村卫生室虽面广,但普遍存在设备、技术落后、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差、服务水平不高、药物监督审计失控等问题,因而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治病需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弱,使农民看病就医难,医治重大疾病更难。 (四)党群关系方面: 首先,部分党员干部不关注群众的所思所想,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所言所为也总是抱怀疑态度;部分群众对党的信心有所动摇,甚至于仇官的社会心理较为普遍,党群之间思想隔阂问题在社会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成为影响党群关系的首要问题。其次,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中,党委政府,某些领域的党政干部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农村征地补偿问题、居民房屋拆迁问题、制定政策欠科学,执行政策不平衡,工作措施不得当,一定程度上侵犯了群众的利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引起群众的不满,由此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再次,部分手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经受不住物欲诱惑,滋生了贪污腐败的思想和行为,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也引发了部分群众对党的信任危机。最后,少数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作风霸道、独断专行,村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使得民主权利不能有效落实,致使广大群众对党产生了不满情绪。 三、建议 开展党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困难,狠抓发展大计,密切牢固干群关系,营造和谐民情。对今后开展党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以下一些建议: (一)注重作风建设,进一步理顺干群关系。一是要继续加强县乡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要坚持不懈抓好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进一步强化全县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遵旨意识;要继续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访民意、听民声"征求意见活动,握群众手、坐群众炕、喝群众水,与群众促膝交谈,倾心聆听,正视问题,限期整改,把群众作为最好的老师;要定期组织县乡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讲解国家新政策,推广新技术,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党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二是坚持多措并举,提高乡村干部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要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办法,积极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畜禽、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农业新技术,不断充实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指导群众工作的知识储备;要坚持实施包村蹲点、包抓乡村重点工作等实践锻炼活动,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指导服务群众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要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效能。要建立健全新型考核问责体系,将党员干部纳入群众考核问责机制,让人民群众真正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进一步理顺干群关系。 (二)狠抓增收大计,进一步牢固干群关系。发展才是硬道理。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农业产业化富民"的发展战略带动下,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村为例,洋芋、玉米、油料的种植已具规模,特别是洋芋的种植已初显特色品牌优势,除此而外,全村还舍饲养羊1032只,存栏生猪200余头。据数据显示,2012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已达10500元,比全国农村人均7919元高出33%,群众对未来信心饱满。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增收:一要尽快与有关专家沟通,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务必做到禁猎丰收两不不误,确保群众有种必收。二是要搞好土地流转工作,加快研究制定我县保障群众各方利益的土地流转刚性政策,引导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保障群众有地必能种、有地更好种。三是要统筹兼顾,争取金融单位的支持和企业合作,积极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定适宜农村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力争做到想搞养殖的村民都能搞得起,逐步引导群众靠产业致富。四是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要多组织村民代表、致富能手到全国各地产业发展好的地方学习好经验、新技术,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带动全村、全乡、乃至全县致富。 (三)重抓办实事,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我们应始终把解决好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后,要进一步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和"三访五促"等活动,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县委县政府要将新农合、新农保、农村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村卫生室等普及性惠民政策完成率量化到100%。二是针对大多农村没有网络、村民不会上网的实际,对全县"五保户"、 "低保户"的户主、收入、财产等情况,按户籍地划分定期定时分批在县电视台或广播电台循环播报,切实保障贫困人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县委县政府要根据村级类型,制定发展规划,逐年量化分类完善全县农村公路、文化书屋、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切实解决好事关广大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看病、养老、上学、出行、用电、人居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密切干部与群众的鱼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