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临近毕业,大学生就业又将成为热点话题。 有个数字,惊心动魄。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大概只有300多万的学生能够找到工作,接近应届毕业生的一半。大学生就业被普遍认为进入30年来最艰难的时期。大学生就业成了"两会"上最热的话题之一,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入了"为大学生找工作"的具体措施。 我国自古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要一朝金榜题名,便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但近年来,形势变了。 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调整就业观念,放低身段"的口号说了这么多年,为何始终难以实现?同样面对经济危机,为什么偏偏大学生这一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群就业困难最为突出?大学生就业怎么才能不做"大白菜"? 金融危机促动2009年就业寒流 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世界金融海啸的情势下更是如此。最近几年,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性印象。 而政府权威部门所发布的数据,也从理性层面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称,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大学生就业被普遍认为进入30年来最艰难的时期。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预测,今年大概只有300多万的学生能够找到工作,将近应届毕业生的一半。 对于国家来说。这个压力是空前的,对于高校来说,也很是情急。当然,更焦虑的是未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大学生就业就开始成为难题,年复一年被各界热议。十多年过去了。难题没有缓解,反而越积越重。尤其是去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势更加趋紧。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正在悄悄地波及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少企业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外资金融机构遭遇了海外金融危机的正面冲击,就业岗位直接受到影响,2009届大学生们已经感受到了就业前景的寒流。 近年来,随着考试压力增大和受教育成本的增加,许多普通中国家庭为了培养一个大学生付出了无数心力、财力,对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改变自身命运,改善家庭条件的期望也自然增高。因此,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仅会直接威胁社会稳定,更会从根本上动摇整个社会对知识、对公平的信念,损害社会健康发展的根基。 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 扩招后遗症、专业与产业结构不对称,加上金融危机冲击,大学生们可谓屋漏又逢连天雨。 产业结构:大学生就业市场之所以冰冻不减。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许在于产业结构:我国国民经济的构成中,传统制造业和农业占了较大比重,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则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占GDP的比例,美国是80%以上,日本是65%。印度也达到50%。而我国仅为40%左右。我国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现状,一方面降低了该行业提供脑力劳动岗位、吸纳大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缺少发达的服务业特别是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使我国的传统制造业迟迟未能升级换代成现代制造业,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脑力劳动者就业市场的发育。大学生的比较优势在于从事需要较高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脑力劳动。而在体力劳动领域。大学生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大学生"就业难"的第二个原因,是我国体制内的一部分工作岗位被长期冻结。后来者很难得到进入和参与竞争的机会。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干部职工,一旦进去之后就等于进入了终生保障的"保险箱"。被淘汰、辞退的比例比较低。 大学生"就业难"的第三个原因,是围绕就业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大学生就业由国家包分配过渡到自主择业之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从政府、学校到用人单位,都缺少有效的机构或者手段。去指导、协调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衔接。由于缺少业务指导、充分的信息和有效的供需渠道,用人单位的招聘和大学生的择业都带有盲目性。很多用人单位都缺乏与高校之间的常规性供需渠道。其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无法顺利到达供给方。学生方面,虽然疲于奔命的"考证族"大有人在,但真正懂得结合自身特点、市场需求和行业状况进行职业规划,有方向、有目标、有步骤地发展自己的学生并不多见。由于缺乏指导协调和信息交流,涉及的各方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大大降低了供需成功衔接的几率。 "调整观念,放低身段"为何难以实现? 大学就业需要调整的观念之一就是就业岗位高级化。 "调整观念"说了许多年,为什么始终难以实现? 有人鼓励大学生"民工化就业"。或者当当"走鬼"(流动小贩)。近年来,大学生放低身段就业的各种消息也时不时地见诸报端。北大学子操刀卖猪肉,大学生当起擦鞋匠、高校学子毕业甘当破烂王等。近日,更有从苏州、扬州等地高校毕业的5名女大学生,成为扬州市瘦西湖景区首批大学生船娘。已正式上岗接待游客。放低身段就业的口号似乎比任何历史时期都喊得嘹亮。 但有人质疑:上了好几年大学,放弃所学专业操刀卖肉、摇橹撑船,是不是有点太浪费了?"行行出状元"固然没错,然而不同性质的工作对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和可能提供的发展空间的差异也是现实存在的。到中国高校走一走就不难发现,今天的大学生恐怕已经处于历史上最为现实的阶段。金融风暴来袭,曾在名校被普遍认为"没追求"的公务员马上炙手可热。但在当今中国城乡、地区差异、工作岗位差异仍极大的情况下,期望大学生轻易放弃理想职业,再"放低身段"恐怕有些不切实际。上大学也是一种投资。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投资没有收益,还上大学干什么? 所以,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的观念需要调整,身段需要放低,但需要有一个限度,毕竟,"天生我材"就应当有其发挥价值的地方。"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一直十分响亮,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大学生是冲着扫大街去上大学的,让大学生们学有所用,是一个并不过分的要求。 大学生的大城市情结:大城市=大机会? 郭懿芳是北京语言大学英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北京就是她心目中就业的理想城市,日后留学归国,就业地点的第一选择还会是北京,其次是上海和厦门。和郭懿芳一样青睐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中国大学生不在少数。根据雇主品牌咨询公司Universum今年完成的2008中国大学生职业倾向调查显示,当大学生被问及毕业后最理想的工作城市时,上海和北京分别以263%和24.5%的得票率高居前两名,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深圳和广州则排在第三和第四位。 中国区域经济的差异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域的选择。行业的发展前景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重要考虑因素,东部沿海城市和相对发达的城市排在了大学生理想工作 城市的前列。在很多大学生看来,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对外交流度高,对于个人而言可以有较强的发展空间。大城市最有利的就是拥有站在行业最前沿的就业机会,可以最及时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目标,而且大城市也往往是人才需求最大的地方。 这种想法顺理成章,不过在大城市就业的唯一缺点是房价等生活成本较高,即使薪酬令人满意,性价比也相对较低。如果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念,不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缺乏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一味地随大流,盲目地追求大城市就业。不能说是理智的选择。事实上,以事业为重的选择,最终才能带来丰厚的回报。 大学生就业倾向于东部沿海地区、倾向于发达城市。是长期以来的一个现状。应当承认这些地方基础好、机会多,但是并不能得出其他地区没有机会的结论。工作地点的选择对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追求的学生而言,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并不能一概而论。所谓"最好的工作"应该包括以下一些因素:能最大限度发挥你的特长、能最大限度锻炼你的能力、能最大限度对社会做出贡献、能很好地得到长远的发展。 与大中城市相比,农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文化氛围淡薄。生活质量不高,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为改变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局面,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全面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大学生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把自己的知识、技术派上用场,定能闯出另一片天地。 不鼓励大学生创业:100人创业95人死掉? 面对一轮轮大学生满怀热情投入创业大军的热潮,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却明确表示,"我不鼓励大学生创业。" 马云说,以前有些学生希望我能建立一个平台做投资,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创业。我坦诚地讲,中国有些年轻人的浮躁心理比国外的学生大得多。很多国外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就知道要做什么,他们就是一步步地往这边靠,而我们的大学生很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就盲目要创业,我说对中国的年轻人最好的机会就是不要给他们机会。 马云说,大学生创业之前要有心理准备,100人创业,95人死掉,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要创业会历经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尔·盖茨、杨致远有名气。想模仿他们的人,倒霉的太多太多,所以耍做好心理准备。在创业之前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承受失败、各种挫折和委屈的能力,冤枉倒霉各种事情都可能发生。 他说,我对公司里的每一个员工都讲这样的话:到阿里巴巴的四年内,我们永远不会承诺你升官、有钱、发财。有时候你甚至会感到沮丧、委屈,也会抱怨。但是有一点可以保证,四年以后如果你去其他公司创业,新公司会对你刮目相看,因为你的抗击打能力很强。年轻人需要练的是眼光、胸怀和实力。 提高自主创业成功率:在校期间就要打基础 一两年前,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将目光投向了自主创业。一时间,大学生创业似乎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条新渠道。然而,最近的调查显示。如今九成大学生已对创业产生恐惧心理,原因是"风险高、失败率高"。 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受创的张耀天,讲述自己的创业遭遇时,显得有些沉重。去年,大学毕业的张耀天和几个同学决定自主创业。经过市场分析,他们认为郑州的家政服务行业利润空间大,就开公司代理销售一种"木质油精",用于家具、石材、皮革和汽车的保养。 但是,上海公司并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广告、人力支持、员工培训等都不到位。随后,张还发现自己拥有的"授权期限"仅有5个月。他和伙伴们想尽办法却收效甚微。合作伙伴看不到光明,先后离去。内忧外患中。张耀天的创业梦破灭了。 大学生创业为何这样难? 相对于欧美比较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国的创业者肩上的负荷更重。更何况应试教育下。中国大学生出了高中进大学,缺少自主创业的基础。大学生们没有经过社会洗礼。缺乏市场经验,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等致命弱点也制约着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由于经验、管理能力不足,缺乏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大学生在创业中屡屡碰壁。资金渠道不畅通、缺乏财务税法和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及经验也是学生创业的"软肋"。 怎样才能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要想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在学校期间就要对个人的创业条件进行分析,准确定位,是"给别人打工",还是定位在"给自己打工"。同时看自己是否具备未来的老板气质和心理素质,比如承担风险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决策的能力和领导能力。还要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做好市场预测,建立经营思路,设计市场进入策略,对经营项目的投资、筹资、成本、收益等作出可信的测算,学会常用的财务管理知识。 一般来说,大学一年级时,就要开始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专业背景,为今后选择创业、确定职业目标奠定基础。大二、大三的学生应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对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深入了解,根据实践中自我适应程度的反馈信息,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取向,初步确定与自己能力相吻合的职业选择。大四的时候就要确定自己的就业或创业目标。作出职业生涯规划,并开始付诸实施。 大学生创业最好能够将自己所学专业与创业项目相结合,,优惠政策有了,还要选对行业。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的行业在市场上已经饱和了,其实随着社会需求的细分,同样的专业也许能发掘出不同的创业内容。大学生要善于观察,或者还可以在正式创业前先小数额进行一些投资,甚至进入别人的企业"卧底打工",取得直接经验,少走弯路。 先就业再创业:磨刀不误砍柴工 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市场经验,那么有没有一条途径。可以让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少走弯路呢? 对于热衷于品味美食的人来说,"寻味网"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各地网友只要登录该网站,就能在上面找到天津最有特色的饭馆、酒家。此外。网站还提供免费预订服务,并且提供优惠折扣。那你知道吗,"寻味网"的总经理就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南开大学博士生陈涛。 与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一出校门就创业不同,陈涛采取的是"先就业再创业"的模式。2001年拿到南开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后,陈涛在一家国内著名的IT企业从事软件开发。两年后,他又回到学校攻读博士。其间,他萌生了做美食网站的想法。 和很多大学生创业者一样,资金也是困扰陈涛的首要难题。创业之初,陈涛曾想通过风险投资进行融资。不过,当他带着自己的计划书找到投资商后,他发现,想要说服对方投资的难度非常大。"投资商关心的是投资回报和盈利,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相关经历和经验的大学生创业者,他们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兴趣投资。最后,还是亲戚朋友的资助帮我解决了问题。" 随着网站不断发展。部门如何协调、员工怎么管理之类的问题接踵而至。这时,陈 涛在IT企业工作时积累的经验派上了大用场。"怎么安排员工才能让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大潜能,部门间怎样协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形成合力,这些都是我从原来那家公司里学到的。如果不是那两年接触到正规的企业运作模式,学到了不少管理经验,做网站肯定会走很多弯路,这其实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陈涛如是说。 经过两年多的创业,如今,"寻味网"已经把业务拓展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全国十几个省市。可见大学生创业者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摆正创业心态,如果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得太高,一旦遇到困难很容易受打击。其次要有一定的创业技能。不能只凭着自己的兴趣去做企业。同时,还要有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 大学生自主创业规避五大风险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机会,但也存在很多风险。大学生是否具备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创业的成败。 风险一:项目选择太盲目。目前,大学生创业的项目选择多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和智力服务领域,如软件开发、网络服务、网页制作、家教中介、设计工作室等。此外,快餐、零售等连锁加盟店也是大学生青睐的创业项目。但是,大学生并不了解市场,如果缺乏前期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只是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决定投资方向,甚至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就决定干哪一行,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建议: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也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者资金实力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比较适宜。 风险二:缺乏创业技能。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眼高手低,既不了解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也没有在相关企业的工作、实践经历,缺乏能力和经验,却对创业的期望值非常高。当创业计划转变为实际操作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创业无异于纸上谈兵。 建议:市场瞬息万变,时刻都有风险,但不会有人及时提醒你风险在哪里,防范风险只能靠自己增加本领。一方面,去企业打工或实习。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风险三:融资渠道单一。资金难筹几乎是每一个大学生创业者都会遇到的难题。银行贷款申请难、手续复杂,如果没有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创业计划只能是一纸空谈。 建议:广开渠道,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 风险四:社会资源贫乏。由于长期身处校园,大学生掌握的社会资源非常有限,而企业创建、市场开拓、产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大学生在这方面会感到非常吃力。 建议:平时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己人际交往的范围。创业前,可以先到相关行业领域工作一段时间,通过这个平台。为自己日后的创业积累人脉。 风险五:管理过于随意。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不熟悉经营"游戏规则"。一些大学生创业者虽然在技术上出类拔萃,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此外,一些人存在一定的性格缺陷,如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等,这些都会影响创业成功率。 建议:要想创业成功,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从合伙创业、家庭创业或低成本的虚拟店铺开始,锻炼创业能力,也可以聘用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的日常运作。 创业方向:把握投资不大潜力大的项目 2009年人才招聘市场形势趋紧,以毕业生611万人,平均每个学生发出15份申请计算,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将发出超过9000万份求职申请。 经预测,本年度大学生就业所呈现的六大趋势: (一)大学生普遍求稳。据统计,2009年公务员报考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为历年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比去年增加20余万人。公务员考试的火爆,反映出在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下,大学生普遍抱有"多一个机会、多一条路"的心态,不少大学生已顾不得职业兴趣,而是尽可能把握所有可能的机会。 (二)生育高峰带动教师走俏。从2000年开始,进入了生育高峰,随之而来的入学高峰,导致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资一路吃紧。 据统计,单单幼教岗位的需求。今年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所有毕业生数量,都填补不了招聘缺口,这也成为今年就业市场的一大亮点。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人员下岗,许多人开始选择充电、培训,教育培训业也迎来发展高峰。 (三)经济刺激计划影响人才需求。随着国务院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各地纷纷推出地方经济刺激计划,大批国有重点企业在今后几年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人才需求上也显得更为迫切。一些公共安全和社会服务领域的单位,因受危机影响较小,反而加大了毕业生招聘的力度。其他诸如机械制造、桥梁设计等行业,也由于发展迅速,对人才需求正在加大。 (四)快速消费品和零售行业发展依旧。食品、饮料、烟酒、化妆品等快速消费行业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行业,百姓即使缩减开支也不会减少快速消费品的使用量,所以金融危机对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发展影响相对较小。与之相关的零售批发业在金融危机中也未受到很大影响,就业形势相对较好。 (五)高级研发人才依然吃香。虽然金融危机使不少企业减少了人员招聘计划。但对于顶尖的研发人员,企业还是求贤若渴,对于高级IT研发人才和医药生物类研发人才,企业需求依然强烈。 (六)高职生就业率超过本科生。据京、沪、渝等部分城市近几年的统计信息显示,高职生就业率已超过本科生。上海高职生的就业率从2005年开始就超过本科生。对于某些岗位来说,录用高职生比本科生所花费用人成本更少,取得更好的用人效果。 总之,大学生在创业初期一定要了解市场,踏踏实实做好市场调研,不能进行理想化推理。服务领域最具创业潜力,投资额又不大。建议创业的大学生可参考以下四类行业: 创意服务类:以创意想象、执行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在工作时间等具体问题上弹性较大,比较适合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包括自由撰稿、翻译、电脑制作、服装造型设计等。 专业咨询类:以提供专业意见,并以口才、沟通能力取胜的行业,在各家企业兼职或成立工作室的可行性也极高。包括旅游资讯服务、心理咨询、专业讲师、美体美容咨询顾问等。 幼教看护类:包括儿童教养与老人看护。不过通常需要相关证照。 生活服务类:主要以店面经营方式为主,又可分为独立开店与加盟两种。 国家出优惠政策破解大学生就业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会议指出,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工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成才观。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切实解决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使高等教育进一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了4条就业渠道,并制定了相关政策:(1)去基层工作,符合条件的给予社保和岗位补贴;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考研、考公务员优先。(2)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取消专科以上毕业生落户限制,招工企业可获200万元贷款扶持。(3)参与科研项目,工龄和社保缴费年限连续计算,鼓励企业吸纳技术专长毕业生。(4)进行自主创业,3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可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享受"一条龙"指导服务。 各地也陆续出招支持大学生创业。北京:鼓励京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创办投资少、开办费用低的合伙、个人独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创办公司制企业的,投资人可以专利、非专利、股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河南:对于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实行试营业制度,并免费核发有效期为12个月、标注有"临时"字样的营业执照,试营业期内,免收各种费用。湖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规定: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政策。江西规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或在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免费进行劳动合同鉴证,3年内免费提供档案管理,并享受社保代理服务。 就业难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无法逃避的焦虑。但不要再死盯着"大学生就业之困"这样的话题。不要再为"毕业生挤爆招聘会"这样的新闻而恐慌,不要再因"两千大学生竞聘搓澡工"之类的新闻而耸动。我们承认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但绝非无路可走。事实上,每一个大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所长,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需要每个大学生理智地分析需求现状和自身现状,需要决心和智慧。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一定能够靠知识改变命运,经历过就业、创业的阵痛后。你的人生必定会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