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很明显,在这句话中,前者的地位和评价要优于后者。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始皇帝!分量要比汉武帝要重。唐太宗李世民,大家对他的评价普片要高于宋太祖赵匡胤。其实赵匡胤的存在感很低,之所以念叨着"唐宗宋祖",主要还是因为伟人写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且看唐太宗的功绩。贞观之治,"天可汗"!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或599年出生,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615年,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包围,那时候十几岁少年的李世民即响应招募,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 但是看着隋朝气运已败,走向穷途末路,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首倡晋阳起兵,领兵攻破长安。 唐朝建立后,又是他带兵东征西讨,平定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唐太宗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 到他即位后,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这方面的例子,历史书上他和魏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那时候的唐朝算是历史上中国最强大的时候了。唐太宗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如果拿数据说话的话,隋末大乱,人口锐减,唐太宗即位的贞观初,只有200万户。唐太宗君臣二十三年的励精图治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达到三百八十多万户,史称贞观之治。假如没有贞观之治,何来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 唐太宗得到的部分评价, 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成吉思汗:"欲安邦定国者,必悉唐宗兵法。" 2、让我们看看宋太祖的功绩。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 他原为后周的禁军最高统帅,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我们熟悉的"杯酒释兵权"手法,宋太祖玩了两次,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这样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重,导致战乱割据的隐患,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也埋下了"弱宋"的原因。 3、唐太宗与宋太祖的比较。 3.1、建朝方面。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但在唐朝的建立和统一中,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唐朝。 宋太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但他这个建国过程,好的地方是很和平,牺牲的人很少很少,这个在古往今来的朝代更替中是难以想象的。但他作为最高护卫,欺负后周的孤儿寡母,搞了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得位不算正吧。 3.2、功绩。 唐太宗贞观之治,作为后人一眼看得最多的是当时的疆域,贞观二十年(646年),唐朝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后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区)、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当时的唐太宗是被尊称为"天可汗"。 宋太祖,主要是消灭了南方割据势力,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但"杯酒释兵权"后,对内军事的安排,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也是"弱宋"的病因之一。 总的来说,强唐VS弱宋,所以,大家提到唐太宗李世民,要远高于宋太祖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