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是什么 有人说所谓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对于创业团队而言,在创业的全过程中,管理最核心的任务仍然是相互沟通。那么你对沟通了解,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对所谓的沟通了解多少?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管理沟通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你! 管理沟通是什么 我们的网站技术人员,经常会告诉我们的业务人员:我对于数据库,可以采取A方案,也可以采用B方案,各有优劣,请你告诉我应该用哪一个方案? 公司的新高管,面对a部门对于b部门的投诉,往往会立即火冒三丈,事后才发现自己变成了傻瓜,a部门b部门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可调和。 融资几轮的某创业公司,做大型活动的时候往往成本居高不下,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还会忽然冒出来许多组费用。 某公司高管,对于一个新起步的业务,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然而该项目的负责人,一直有着不同的思路,他们却相互并不知情。 ——每一位管理者,都是从管理菜鸟起步的。管理的每一项经验,都来自于痛苦的经历。因此,我们对于管理一定不能讳病忌医,我们要学会解剖自己,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归纳。 1. 沟通的唯一原则就是工作目标 被誉为管理学的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德鲁克在他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就指出过,工作沟通的根本就是目标沟通。在我最初看到这个原则的时候,我不懂理解它的根本。 在我前面提到的公司高管与项目负责人目标不一致的时候,这个原则体现的淋漓尽致。在那个案例里,公司的高管的目标是,通过项目早期要快速积累用户;而项目主管的目标是,我需要通过项目快速盈利。 一个公司一定存在不同利益的人,不同知识结构的人,不同方法的人,不同性格的人,不同喜好的人,甚至个人关系相互独立的人。然而我们正是要让这样一个群体,去协同并共同完成一件工作。因此所谓目标沟通就是要让大家对于工作的结果达成一致,对共同的利益达成一致,至于各个分立的小团队,方法并不是最关键的东西。 我总结过一个道理,因为每一位管理者都是因为自己在自己的技术性的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而被提拔的,因此每个人被从这样的岗位提拔的时候都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拥有一种崇拜,而这种崇拜带到管理里面来是毫无意义的。在管理沟通中,往往矛盾是由于大家对于方法的认识不同而产生的。纠结于方法的对错对于工作的完成其实毫无意义,工作沟通最根本的是我们要达到什么结果而不是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2. 沟通的方式有三个——用态度沟通,用方法沟通,用工具沟通 沟通有一个前提就是双方互相认可,离开这种双方互相认可的态度,所有沟通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态度是沟通的前提。 沟通方法的第二个层面,是彼得。德鲁克指出的一个沟通原理,就是所有沟通凭借的是语言,但是沟通的根本,需要传递一种体验,而体验是语言难以表达的,因此在沟通中就需要一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我们常讲的,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用对方可以理解的场景,去传递信息,例如打比方,讲故事等等。 在管理沟通中的第三个方式也就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东西——沟通工具。为什么一个管理良好的公司,会有各式各样的表单,为什么管理良好的公司会采用ERP系统,那么这些表单流程,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工具,这些工具将我们的沟通行为抽象化、规范化,最终达到管理沟通的结果。管理工具也正是一些被管理者在身处低级职位的时候十分排斥的东西。当你由低级职位晋升为管理岗位以后,你将会理解到我们的表单,我们的系统,我们的会议,都是我们可以凭借的管理工具,所以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定是一位会善于发明并采用管理工具的管理者。 3. 上下级沟通原则最小化、可执行 作为管理者,你是否遇到勤快的属下拖延工作的情形? 作为销售主管,你是否遇到属下拖延不敢出门的情形? 必须指出,这些问题的根本未必就是属下的态度、能力问题,很可能是你的指令发生了问题。我们可以暂时抛开这些下属的能力问题,抛开管理者对团队的培训问题,我们仅从在一个水准情况下管理者应该如何发布指令来探讨上下级之间的沟通。 上级对下级传递命令是需要技巧的,本段所述的这种技巧将解决初任管理岗位者对于下发命令方法。 向下传递指令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下发指令者对于工作任务的分解能力,第二个前提来自于传递命令者对于被命令者能力与背景的具体了解。下发指令的技巧只有一个就是我所述的"最小化可执行",其意思就是"你的下属究竟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做到什么样的工作?",要确保你下发命令的每一条细节都是你的下属力所能及的。当你发现你的下属在你所发布的命令中,有部分细节他无法达到,你就必须学会将这个环节进行细节分解,一直分解到他力所能及。当你的下属能力提升的时候,你布置任务不必再分解到如此细节。 我们用网站运营管理来描述:当你新招聘一名编辑,他上岗的第一天,你将教会他如何发布一条资讯,必须细化到资讯的题目是什么,图片应该如何处理,标点符号的规范是什么。当这位编辑工作一到两年以后,他的能力已经足以策划一些专业内容,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告诉他,你最近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就可以。 就像一个大型的公司,董事会只需要告诉他的总经理,"你下一季的任务指标是什么,收入水准是什么"。 当你娴熟利用最小化可执行原则去发布指令的时候,你将能够切实保障指令的完整执行,同时也不会被属下笑话成婆婆妈妈。 4. 会议沟通的核心原则——一切围绕中心展开 我见过无数位任职超过三年以上的中层管理者在主持会议的时候,让属下把已经写在文本上的工作汇报再念一遍。还有许多的会议的形式大于实质,仪式感大于解决问题。 不得不指出,会议就是用来协调工作解决问题的! 例如在互联网网站领域,销售工作会议就是要切实解决客户服务的问题,编辑工作会议就是要解决如何做内容的问题,离开了这些会议的应有目标,会议将成为浪费团队时间的巨大黑洞。 因此,学会开会,就是首先要问自己"我要通过会议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结果?"问自己如何通过会议解决团队的协调问题,解决团队的摩擦问题,解决团队的利益分配问题,最终,将团队的目标统一,细节到位,责任到人。 5. 不同岗位间的沟通原则——找准接口 在互联网公司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沟通方式,一位程序员会问提出需求的产品经理,我的数据库将采用A方案或者B方案,你认为应该应如何选择? 我们还会看到一位销售员见到客户的时候,反复强调他手上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循循善诱地向客户倾注这些新的知识,新的理念。 处理这些问题其实并不困难,我们只需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对方能听得懂的`语言去描述,用对方所关心的利益去诱导,对方很容易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意思。 例如我前面所说的例子中产品经理只需要告诉程序员,我需要的技术结果和技术指标是什么。我所举的另一个例子中,我们的销售员只需要告诉客户,我们为您提供的产品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就可以了。 6. 部门间的沟通原则——均衡利益 人存在的地方就有摩擦,不同的团队拥有自己不同的团队利益。遗憾的是,在我们身处一个环境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忽略配合部门的感受,甚至将其他部门的不配合举动归纳到人品问题。 一般而言,高层管理者更容易深受其害,当一个部门很激烈地抨击另一个部门的行为并进行私下投诉的时候,他一旦立即冲动地采取措施,就将会毁灭这两个部门之间的关系。 因此,部门之间的沟通,仍然是目标沟通,沟通的方式,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大家的付出与收益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利益的均衡! 正确的做法就是当面说,开会说,不要背后说。高管的方式应当是,对于冲突保持沉默,在公开的情况下,对双方进行裁决。 7. 合伙人间的沟通原则——相互理解、相互约束、相互帮助 你的合伙人会不会对你充满热情的一项提议不闻不问,或者保持沉默? 这种隔阂来自于什么?——知识层面,体验层面,责任层面,分工层面。 可是,一旦当你的合伙人拥有类似的知识背景,在每一项决策面前都高度保持一致的时候,你必须承担公司的另一个风险,也就是有马达无刹车,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会非常危险! 另一种情况更令合伙人痛苦,就是明明看着合伙人往火坑里跳,你却无能为力。 因此我们必须知道合伙人,必须是性格互补,知识互补,能力互补。 同时,合伙人必须学会相互对于对方的工作予以关注与体验,当你不具备对对方工作的体验的时候你无法理解对方提议的重要性,出现鸡对鸭讲的局面。 当合伙人往火坑里跳的时候,你只好做好最坏的打算,以及弥补的准备。 管理沟通5个法则 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管理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沟通。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企业管理都离不开沟通。那么管理者如何才能做好沟通?以下推荐5个法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威尔德定理:有效的沟通始于倾听 "威尔德定理"——是来自英国管理学家L·威尔德一句十分经典的话"人际沟通始于聆听,终于回答。"。威尔德对沟通进行了"自始至终"分析,他既看到沟通的起始,又看到沟通的终结。在威尔德眼里,仿佛沟通也是一种有兴衰起落的生命,既研究它的起始,也探究它的终结,他把沟通看作一个有头有尾的生命,这样的深入钻研是独到而完善的。 聆听,意味着谦虚好学,意味着尊重别人。聆听还意味着一种仰望和俯首的姿势,对高于自己的有优点的人,能够以仰望的眼光去倾听,对于低于自己的有缺点的人,则能俯首,放下架子,给予关怀和爱护,去聆听他们的苦衷、困惑、疼痛和祈求。 善于沟通的的人,有着丰富的情感,一定是个耳朵灵敏的人,他总是善于心平气和的聆听周遭的各种声音,甚至去主动的征求听取别人的各种意见,给自己增添智慧和力量。你善于沟通,在公司开讨论会的时候,你就会平静的竖起耳朵先认真听别人说什么,等大家都一一发言完毕,你再说话也不迟。因为,说得漂亮的功夫有一半就在聆听上。 牢骚效应: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 牢骚效应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组织的一次有价值的实验。在芝加哥郊外,有一家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在这个工厂中,各种生活和娱乐设施都很完善,社会保险、养老金等等其他方面做得也相当不错。但是让厂长感到困惑的是,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却并不高,产品销售也是成绩平平。为找出原因,他向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发出了求助申请。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在梅奥教授的带领下,派出一个专家组对这件事展开了调查研究。经调查发现,厂家原来假定的对工厂生产效率会起极大作用的照明条件、休息时间以及薪水的高低与工作效率的相关性很低,而工厂内自由宽容的群体气氛、工人的工作情绪、责任感与工作效率的相关程度却较大。 在他们进行的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一个"谈话试验"。具体做法就是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而且规定在谈话过程中,专家要耐心倾听工人们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与此同时,专家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实验研究的周期是两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研究人员前前后后与工人谈话的总数达到了两万余人次。 结果他们发现:这两年以来,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了。经过研究,他们给出了原因:在这家工厂,长期以来工人对它的各个方面就有诸多不满,但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的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了,从而感到心情舒畅,所以工作干劲高涨。这就是牢骚效应。由于这家工厂的名字叫霍桑,人们又将这种现象称为"霍桑效应"。它告诉我们:人有各种各样的愿望,但真正能达成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千万不要压制,而是要让它们发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发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非常有利。 杰亨利法则:让你的员工把点子大声说出来 杰亨利法则是以发明人杰瑟夫卢夫特和亨利英格拉姆的名字命名。它的核心是坚信相互理解,能够提高知觉的精确性并促进沟通的效果。 英国的著名企业维京集团是一家年营业收入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大企业。企业创始人兼董事长理查德布兰森建立起一种"把你的点子大声说出来"的创意机制。这种机制包括:该公司所有员工都知道布兰森的电话,员工一有好的构想,就能通过各种渠道让他知晓。集团每年举办的`一次"家宴",为那些想要贡献创业点子、平时较不易碰到布兰森的员工制造了毛遂自荐的机会,"家宴"为期一周,参加人数多达3500人。 集团旗下的每一个企业都有一套可以使员工的建议、点子上达的"渠道"。如财务服务机构,常务董事在当地一家餐厅常年预留8个空位子,任何员工认为自己的新点子够好,都可以申请和常务董事共进午餐,在用餐时商讨经营大计。另外,维京集团还有一个性质接近总部办公室的机构————"维京管理团队",协助新事业的实际开发作业。在这一"创意机制"的激励下,维京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各类点子层出不穷,如维京新娘公司,维京日益壮大的国际互联网事业,都是员工向布兰森提出的建议。维京集团鼓励开放的氛围,鼓励相互之间自由地进行揭示、交流,这使企业受益匪浅。 沟通的位差效应:平等交流是有效沟通的保证 沟通的位差效应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对企业内部沟通进行研究后得出的重要成果。他们发现,来自领导层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而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则不超过10%,平行交流的效率则可达到90%以上。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平行交流的效率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为平行交流是一种以平等为基础的交流。为试验平等交流在企业内部实施的可行性,他们试着在整个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平等沟通的机制。 结果发现,与建立这种机制前相比,在企业内建立平等的沟通渠道,可以大大增加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协调沟通能力,使他们在价值观、道德观、经营哲学等方面很快地达成一致;可以使上下级之间、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形成较为对称的流动,业务流、信息流、制度流也更为通畅,信息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情况也会大大减少。这样,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平等交流是企业有效沟通的保证。 特里法则: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新墨西哥州阿布库克市的布鲁士·哈威,错误地核准付给一位请病假的员工全薪。在他发现这项错误之后,就告诉这位员工并且解释说必须纠正这项错误,他要在下次薪水支票中减去多付的薪水金额。这位员工说这样做会给他带来严重的财务问题,因此请求分期扣回多领的薪水。但这样哈威必须先获得他上级的核准。哈威说:"我知道这样做,一定会使老板大为不满。在我考虑如何以更好的方式来处理这种状况的时候,我了解到这一切的混乱都是我的错误,我必须在老板面前承认。" 于是,哈威找到老板,说了详情并承认了错误。老板听后大发脾气,先是指责人事部门和会计部门的疏忽,后又责怪办公室的另外两个同事,这期间,哈威则反复解释说这是他的错误,不干别人的事。最后老板看着他说:"好吧,这是你的错误。现在把这个问题解决吧。"这项错误改正过来,没有给任何人带来麻烦。自那以后,老板就更加看重哈威了。 勇于承认错误,为哈威带来了老板的信任。其实,一个人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只可以清除罪恶感和自我卫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解决这项错误所制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