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上次写文章投稿,已经一年了。身边一些人劝我封口,说写文章的 CEO 死得快。于是我憋了一整年没说话。而这一年,互联网(以及全世界)进入寒冬模式。 在我周遭,有每天4点睡7点醒的精神虚脱型 CEO ,有 40 度天都不给员工买冰棍的省钱型 CEO ,有照常吃香喝辣炫耀自己完全不受寒冬影响的装逼型 CEO ,但更多的,是为了融资每星期改两次 BP 的 CEO ,是在会议桌上咆哮数小时的 CEO ,是含着泪裁员的 CEO ,是不管喝多少碗鸡汤都不会饱的 CEO 。 这篇文章,想写给跟我一样迷茫惶恐的创业公司 CEO 们——你到底是在坚持,还是在死撑,really 你分得清吗? "寒冬"这个形容其实很不对,因为我们现在经历的并不是一个"忍忍就过去了"的冬季,而简直是跨越时代,生存规则彻底洗牌的变革。 说好的一年融一轮,每轮估值翻 3 倍呢? 说好的 50 万用户就 A 轮,500 万用户就 B 轮,3000 万用户就 C 轮呢? 说好的流水 300 万就上新三板,估值上亿美金呢? 说好的给我钱,允许我烧,烧完了再给呢? 曾经那些 CEO 们用力瞄准的靶心,已经越来越模糊,消散在雾霾里。FA 和老投资人,总会时不时给你一些新的目标:商业化、多元化、规模化、blahblah 化.....但你心里根本没底,我懂。 投资人喂给你再多建议/策略/方向/打法,都不如你自己先想明白: 从今往后,创业不再是"只要有想法有团队,就能融到钱"; 不再是"花5毛钱买来的一个用户就可以估值50美金"; 不再是"过了B轮就不会死得太惨"; 不再是"弹性工作时间+电竞椅+24小时WIFI空调水果酸奶"; 不再是"3年卖老股买房买车,5年公司上市全家移民" 如果一切都变了,你,还会创业吗? (没错说的就是你,领着高薪坐在大公司办公室里觉得人生少了点儿刺激正在考虑要不要创业,嗯,想清楚哟。) 回头看行业内的起起伏伏,前脚高调融资后脚就倒闭的公司比比皆是。还有那些被并购的团队,甚至比清盘更惨,创始团队砸锅卖房赔上青春,项目没做成还得多卖几年身给人打工。创业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侥幸,失败是常态——道理我们都明白,只是,成功变得越来越难。 作为一个跌跌撞撞走来的女性 CEO,每天早上照镜子时,我的眼袋和法令纹都会提醒我,时间不多了,想好了就做,没想好就别折腾。 而现在的你,无论是个 CEO 还是创业公司的员工,都应该想清楚,公司存在的意义——究竟有没有意义。 需要立FLAG的 CEO,我认为有以下特征: 1. 对创业缺乏敬畏 每当媒体采访一个 CEO,她们总喜欢问"你为什么想要创业","为什么选择做这件事";CEO 们总是能掰出一个个花里胡哨的故事,但他们中有一些人,心里真正的目标其实是买房买车娶漂亮媳妇儿提前退休环游世界。 每个时代都有机会主义者,他们的生存方式没有错,只是这个寒冬里冻死的,大多是这些人吧。 2. 对未来没有野心 都说梦要做得大一点,我觉得应该是"连梦都做不大,你还能干嘛?!" 如果一个 CEO,只想着从所处行业的竞争对手那儿分一杯羹,解决温饱,那么他最终一定会碰到天花板,然后增长放缓、停滞、直到被长江后浪吞噬掉。 3. 对市场规模没有概念 消费升级,服务和产品体验更细分,更专业。一个公司要做大众人群的小众需求,而不是小众人群的大众需求。但是,多"大众"才是产品适合服务的大众,多"小众"才不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壮大,是非常难拿捏的。试问公司全体员工,有多少人认为公司的产品/服务对自己有价值?超过50%么?如果把员工的好友家属都拉来问,还能超过50%吗? 4. 对情绪失去控制 无论是暴饮暴食,还是厌食、厌睡、抽烟、酗酒、呼xx、抑郁寡言、亢奋唠叨、性生活混乱、性生活中止… 以及,对其他 CEO 怀有莫名的羡慕嫉妒恨情绪,都是不好的状态。 啊,以上50%我都经历过… 5. 对产品没有信心 如果 CEO 不是打从心底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是很可怜的,也很容易表现出来。 我自己还是产品经理的时候,最怕老板一天一个想法,产品方向改改改,改到技术团队发飙,设计师脱发。 后来我自己当了两年 CEO,最深的感触就是,妈的每天都有人质疑你的产品,你的方向,你的团队,你的商业模式,你的 everything!要一直对自己有信心可真难啊!! 归根结底,创业的本质是你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 所以,首先你得努力活下来,然后你提供服务,然后你持续让自己活着,然后提供更好的服务。 投资人不给你钱,你就问用户要钱,总之得活着;如果你的用户都不愿掏钱让你活着,那你死了也不可惜。 最后,我总结一下自己写的那么多废话: 如果你对于创业的觉悟,不是"活得很苦逼"+"提供很牛逼的服务"+"永远活得很苦逼",趁着寒冬,去海南岛度个假,然后打工去吧。 如果你的老板有以上多个FLAG状况,你可以端一杯冰水让他冷静冷静,如果他让你滚,那你确实应该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