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通过调研探寻用户产生"知识囤积"问题背后的真正问题所在,确认了核心问题后从目的出发"掌握知识",最后以终为始,挖掘新需求:「结构化功能」为用户解决知识囤积问题。 身为一名激进的年轻人、一个热衷于认知升级、自我迭代的终生学习者,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旅途中,发现自己开始出现"知识囤积"的问题,遂思考:是否只有我一个人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一直囤积笔记?除了不停地费时费力去整理笔记以外,还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用户分析 用户调研 优化方案 报告总结 01 用户分析 1.1 用户画像 02 用户调研问题列表 2.1 调研目的 本次用户调研目的是针对印象笔记作为"知识管理"的使用情况,探寻用户出现"信息囤积"的情况及其原因分析,力求寻找解决"囤积问题"的办法,主要通过收集用户反馈、问卷调查、语音深度访谈进行。 聚焦存在的问题:知识管理中出现的囤积问题 挖掘新需求:新建「结构化功能」解决"囤积问题" 排除伪需求:「整理功能」对解决"囤积问题"的低效作用 2.2 用户调研问题列表 2.2.1 用户基本属性 性别、年龄、职业 生活所在的地区是? 使用印象笔记的主要用途是? 使用印象笔记至今有多长时间了?使用的频次是? 2.2.2 知识管理 是否有使用印象笔记进行过知识管理呢?(知识管理:指对知识进行创建、收集、整理和加工和分享) 使用印象笔记进行"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目前如何使用印象笔记来实现自己的知识管理呢? 2.2.3 笔记「囤积情况」 在使用笔记工具进行知识管理时,收集的资料信息主要是为了? 每周收集的笔记数目大概在?(若难估计,可按天收集数目×7) 每周使用过的笔记数目大致是?(若难估计,可按日使用笔记数目×7) 目前笔记的总数大概是多少? 其中,不再打开的笔记数目大概占多少? 是否曾出现过笔记堆积的问题?(堆积指积累了大量笔记,但大部分笔记超过三个月没有打开) 出现笔记堆积后采取的行动是? 2.2.4 「整理功能」对解决囤积问题的作用 若后续有对笔记进行整理,请问对解决"知识囤积"起到效果如何? 若对"囤积笔记"问题的处理结果不理想,你认为问题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 2.2.5 用户对笔记「深度加工」的程度 后续是否有专门腾出时间来深度加工笔记? (加工指:重新组织、复述、提取、回忆等一系列大脑活动,加工≠分类整理;主要形式有读书笔记、导图制作建立知识体系等) 若有,则加工笔记的频次是? 若有,则深度加工笔记知识的方式是? 深度加工笔记主要是为了? 2.2.6 印象笔记目前对「知识管理」所起到的作用 总体上,用印象笔记对"知识管理"起到的效果如何? 印象笔记对你在进行知识管理的哪一阶段最有效呢? 知识管理的哪一阶段,印象笔记能起到的作用最小呢? 如果印象笔记对知识管理起到的效果较差,你觉得问题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 2.2.7 用户反馈 目前你在进行知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是?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你希望印象笔记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2.3 用户调研结果 以下仅展示部分调研统计数据 2.3.1 用户基本概况 本次访问涉及的25名使用印象笔记进行知识管理的用户,年龄在20~29岁的占比60%,30~39岁的36%;其中男性占比56%,女性占比为44%。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用户占据了76%,且受访者中有八成已经参加工作,其中高达73%的用户从事"知识工作者"职业。 2.3.2 笔记「囤积情况」 囤积率=不再打开的笔记数量/笔记总数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受访用户中笔记囤积率在40~80%之间的比例,竟高达61%,而有30%的用户的笔记囤积率更是超过了80% 2.3.3 「整理功能」对解决囤积问题的作用 据数据显示,接近一半的用户在不断使用"整理功能"处理笔记囤积问题之后认为:解决囤积问题的方向错误,笔记本就不该大量堆积后逐一处理,而应该按自身知识框架的需要有目的地获取,其余则应当舍弃。 2.3.4 印象笔记目前对「知识管理」所起到的作用 从调研得到的反馈来看,目前印象笔记对用户的"知识管理"起到的有效作用仅在知识的「收集」和「整理」上,但对于知识的「加工」、「输出」后两个环节的作用微乎其微,这值得让以"成为用户的第二大脑"为愿景的大象公司思考:如何才能辅助用户深度加工?如何才能促进用户沉淀知识在印象笔记上输出优质内容? 2.3.5 用户反馈 在用户反馈中,呼声最高的恰恰是印象笔记目前最有待加强的板块:「知识结构化」功能,但截止到目前为止,在印象笔记内仅有"思维导图"功能来绘制大纲笔记。但"思维导图"是否真的适用于构建知识结构,又是否能够满足用户对于构建知识框架的需求,相信,从用户的反馈之声中就可窥见一二了。 2.4 用户调研总结 2.4.1 聚焦存在的问题:知识管理中出现的"囤积问题" 1)囤积问题严重:由「客观数据」笔记囤积率和「主观反馈」用户的笔记囤积情况反馈等调研情况可知:大量用户存在"笔记囤积"情况,且"笔记囤积"的情况误使本该希望通过知识管理掌握知识的用户,陷入了不断收集信息,不断处理信息的死循环中。 2)囤积问题是由用户"渴望掌握知识"的目的导致: 利用「5Why思考模型」可得出用户出现囤积问题是因"消化、吸收知识的速度赶不上笔记收集的速度",而用户一刻不停地收集笔记资料、有价值的信息,都只因用户们渴望掌握更多的知识。尽管,"不断收藏有价值的信息"无可厚非,但我们似乎忽略了,收藏≠理解,整理知识≠掌握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从来都不是光靠买书、藏书就可以做到的。 我们需要引导用户们回到目的本身:掌握知识 2.4.2 挖掘新需求:新建「结构化功能」解决"囤积问题" 1)印象笔记的「思维导图功能」无法实现知识结构化的目的:结合用户访谈+用户调研的反馈结果来看,用户希望"印象笔记"在"知识体系化"和"知识关联性"两个方面做得更好,对于已有的"思维导图"功能,用户不买账。 为何不买账?根据华东师大刘濯源团队十五年的研究得出:"思维导图"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学科教学,因为"思维导图"过于强调"图像记忆"和"自由发散联想"而非"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而后者恰恰就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属性。 诚然,印象笔记因其他综合因素的考量,在"思维导图"板块做得极为克制。但,据艾瑞咨询的《2019年中国互联网实用工具企业营销策略白皮书》中数据显示,37.4%的用户看重产品的原因是:功能专业;另有33.7%的用户看重功能丰富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综上所述,印象笔记需要加强"知识结构化"功能的优化. 2)应从构建知识框架「掌握知识」的目的出发,有目的地筛选和纳入笔记:掌握知识是目的,记笔记只是手段。根据下文所优化新建的「知识结构化」功能,利用文字笔记+结构化的形式,辅助用户搭建知识框架,而在此基础上,用户根据自身知识框架内容的逻辑延申和灵感联想,从收集到的笔记和资料中抽取框架所需的笔记内容,其余的则一并舍弃。 由此,重组知识管理的顺序,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2.4.3 排除伪需求:「整理功能」对解决"囤积问题"的低效作用 1)不断优化「整理功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囤积问题:由用户调研情况可知,有三成用户直接因笔记数目过于庞大而放弃整理,偶尔整理但"整理速度永远赶不上堆积速度"的用户占比39%。 似乎是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但同时,又有无数的信息争夺着我们的注意力。于是,还未来得及思考和判断,我们便决定先把它们全都收藏起来再说。但,信息是无穷无尽的,可人的精力却是十分的有限,于是,一味陷入了「永远都整理不完笔记」的怪圈之中。 2)「整理功能」产生了大量的"有序囤积"笔记:数据显示,后续腾出时间整理笔记的用户,其中只有22%的用户可以有效解决囤积问题,而另外表示基本解决的35%的用户认为:基本分类整理好了之后,笔记也成了"有序囤积物",依旧逃不开「收藏即冷藏」的命运。 03 功能优化方案输出 3.1 优化思路 3.2「收集」「整理」功能模块优化:「自动收集整理」 3.2.1 建立「自动收集整理」功能原因 网络信息大量剥夺注意力,干扰思考:网页阅读的收集过程中虽有些许"加工作用",但在流量时代,大量「夺取注意力」的链接使思考的成效大打折扣,弊大于利,故舍弃。 人工整理花费时间巨大,但对促进理解的作用收效甚微:分类整理本来也算知识加工的过程,但都处于「浅层加工」,且花费的时间庞大,性价比低,弊大于利,故舍弃。 3.2.2 建立「自动收集整理」可行性思考 在此,提出一个相当不成熟的假设:在可期的未来将可实现符合用户个人意愿和喜好设置的"定制算法推荐",类似关注喜爱的公众号、知乎答主、收藏的经典书单等等一样,给予用户定向选择的权利,而将内容的复刻、拷贝、剪藏等繁琐的事务交给AI程序进行。这样一来,既可享受AI带来的便利,又可规避"信息茧房"、"信息回音壁"等情况的出现。 据知,目前印象笔记在2019年12月上线的微信服务号速读功能已经基于自然语义分析技术的应用,迈出了帮助用户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第一步。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自动收集整理」功能会是产品努力完善的方向。 3.3「知识结构化」功能优化 3.3.1 建立「知识结构化」功能原因 1)实现「闭环」:辅助用户"深度加工知识",补全印象笔记需要加强的"知识加工"功能,实现知识输入—整理—加工—输出的完整闭环,构建"印象笔记"希冀建立的内容社区,建立完善内容平台。 2)知识结构化不足:Xmind专业导图软件虽然与印象笔记兼容,但其在作为作为附件存在于印象笔记内的形式仅限于:一个文档符号 无法展开查看,更无法实时修改,与笔记内的文字交互、关联几乎为零。 3.3.2 建立「知识结构化」具体方案 参照Notion的知识体系功能,但有别于Notion的完全Page化模式,构建印象笔记专属的:「文字笔记+结构」 04 总结 有问题的地方就有需求。 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肆意享受和沉浸在信息大潮的便利与狂欢,贪婪地将各种有用的信息"一键收藏"、打包带走,似乎知识的获取便利了许多。在越发简单、轻松、舒适的背后,是我们遗忘了的真相:当我们一键收藏过后,倘若没有经过深度加工和思考,就根本无法掌握知识。最多,只是在满足「学习的幻觉」和「自我感动」罢了。 此刻,立志帮助用户将高价值信息搜集、整理、内化为属于自己的信息,以"第二大脑"作为公司愿景的印象笔记,又该如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呢? 早在16年Tiago Forte就曾在"印象笔记创意工作流"的分享上提出:目前尚且没有人工智能能够替代你思考。 诚然,思考、深度加工、内化,这些完善个人知识体系的关键步骤,最终都需要人类自己完成。可有那么一部分人习惯被动、或是不懂得该如何思考、不明白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消化笔记的人们,在饱受"知识焦虑"困扰的同时,又不停地作无用功,在原地徘徊。 有问题存在的地方,就有需求,也才有了工具存在的意义。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替代思考,而是引导、辅助、促进思考。 身处信息时代,有无数人受制于科技,也有无数人希望更好地使用科技,使用工具,成长为新人类,而非只能用纸笔的原始人。 ——来自一个大三学生不规范且不成熟的产品分析报告。 本文无功能架构分析、宏观市场分析及竞品分析等,且提出的功能优化方案都未充分考虑技术实现难度等其他因素;相当"异想天开"的一篇文章,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