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偶尔翻到的,鉴于现在肚子里有一个了,可能会在今年升级当妈,所以翻出来看看,有些观点还是有些意思的,记录一下。 在开篇—养育的挑战中,作者讲了几个现在非常普遍的现象:有关养育子女的信息过载、各种速成法层出不穷、对于别的妈妈究竟如何做已经养育出牛娃的原因永远不得而知、控制性父母和快乐教育父母的对立,都是现在很流行的现象和观点。在这几点上和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我是既焦虑又不焦虑的:焦虑的是,对自己还有很多的不满意,自己都还没有能做到很好,害怕给孩子树立坏榜样;不焦虑的是,孩子的出现,对自己也是一个再次教育的过程,我也能跟着现在相对先进的儿童教育理念一起,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和孩子一起成长。我更倾向于认为,孩子不免会成为父母的翻版,我是怎样的,极大的比例会影响到我的孩子,所以么,与其焦虑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好孩子"不如做好自己。 第一章好的管教始于了解在孩子生命早期所要取得的一些成就中,管教扮演了重要角色:1、自控—识别自己的冲动—是什么触发了自己的脾气,冲动会如何伤害他人,以及学习如何不将之付诸行动;2、识别自己的情绪及意识到其成因,命名他们,表达它们,或者再有必要的情况下克制它们;3、想象他人的感受,理解它们背后的成因,在乎他人的感受,并且意识到自己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4、发展"公平"观念,以及能够实践"公平"行为的动力;5、利他主义——发现给予的乐趣,即使是为别人牺牲。 其实对这几点的正确性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利他主义,怎么教?我自己都看不到执行利他主义的正确性。至于感受别人的感受、换位思考这件事,我自己都不知道在做自己和照顾别人感受的明确界限。然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在看完第一章时找到答案。 这一章里面倒是有好几条我觉得我自己也可以学习、体会、实践一下,讲的挺好的: 把不良行为变成教会孩子自律的契机。 我自己也是在做错了事情、没做好的事情上,学着怎么去改变原来那个自己,当然了很多问题也是出于不自律、自我管理不善造成的,不光是教育孩子,也可以教育自己呀。无论孩子和父母都要清楚地知道"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需要知道哪些错误可以被理解和原谅,尽管也会为之付出代价、承担后果。错误是学习的必要途径,不是一个人基本自我价值观的体现。认错、改正和保持信心和自尊不冲突。当然了,在认错的这个进程里,不同阶段需要做的措施不一样,错了还不知和感受到错误并为之内疚的时候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跟孩子一起"面对"错误,而不仅是"指出"错误。 然而回顾我的童年,能记起的只有指出错误,没有共同面对错误的体验。讲到底是没有被父母当做一个平等个体对待,有的只是自上而下的家长教育。坦诚认错这件事没有在我的父母身上看到过,我也没有习得这项技能。书中讲的,认错很难、承认自己的短处很难,在年龄尚小、缺乏经验知识技能时,面对责难,可能会令他们感到更大的威胁。建立信心,会让孩子勇于去面对自己的错误、学着接受自己的错误,并在修正错误时得到满足感。(把面对错误、接受错误,和自尊心剥离开来,需要足够的安全感啊) 严厉的惩罚、过高的要求、过度的表扬都会伤自尊。讲的挺对的,不光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也是一样啊。 给孩子强化规则的"公平性"而不是权威性,权威性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心悦诚服,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有可能试图去挑战权威,因为权威很多也只是来自年龄、阅历,并不代表一贯正确;而公平性会稍微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