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1年到1985年的"六五"时期,我们纠正了前30年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左"的错误,居民消费率曾达到51.8%,成为广大居民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十二五"时期,居民消费率即使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45%,仍然低于"六五"时期。所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率仍有较大空间。在这方面,应当放开手脚,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力求尽快使居民消费率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第一,消费率太低首先说明政府拿得太多,百姓手中所余太少,人们手中没钱才会消费不起,消费不足。《左传》中有篇文章说"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意思是说政府应该担心没有美名得不到民心,而不应担心钱财太少,相反如果政府聚财太多,只能让诸侯百姓离心离德,失去民心。 当然你说如果政府敛财太甚,那政府把钱收走之后也是要花出来的,为什么整个社会的消费率还是偏低?可能是政府收了这么多钱之后,造成了较大的收入差距,政府中人以及和政府有关系的人可以富得流油,他们有不少消费能力转移到海外去了,所以即便政府花钱不少,也不能全部用于提升国内市场的消费率。华人成为海外奢侈品、豪宅消费大户,可能是一个例证。 第二,消费率低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财富增加了,我们可以做得起更多储蓄与投资了。而储蓄与投资的增加,其实是对经济增长有好处的,严格讲其实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所在,我们社会可以进步,经济可以增长,就是老百姓这样一点一滴把财富积累起来,投入到回报效率更高的地方去的结果。以前我们生产率低,每人每年只能打300斤粮食,结果每年都是吃完今天就没有明天。现在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可以打500斤粮食,在吃完400斤后,还可以留下100斤用来饲养家畜,于是以后我们不但有饭吃,而且还有肉吃了。等到生产效率更高,粮食更多的时候,我们甚至还可以拿出一些粮食来酿酒。 其实这就是我们人类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基本图景。当我们的财富足够多的时候,我们的当期消费率反而可能下降了,因为我们有足够多的财富,因而可以拿出更大比例做储蓄与投资,而这样最后又必将有利于我们财富的增长,改进我们的生活。所以说消费率低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我们要清楚分辨其中成因。消费率较低是和政府财政收入过高有很大关系的,但其中也有些正面因素,那就是我们的财富确实增加了,可以留待未来消费的物品增加了,所以消费率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