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关注天才神童舆论要有锋芒更要有温度


  山东省的莱阳"神童"事件从最初的点赞追捧到现在的批评追问,掀起了一场裹挟着孩子、家长、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的舆论风暴。无论是媒体对真相的追问,还是对当地教育部门的质疑批评,都毫不掩饰地展示了舆论的锋芒。
  在这场因宣传而起的事件中,从当事人到学校,从当地教育部门再到媒体,都有难以推脱的责任,值得认真反思。舆论的关注对推动这种反思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当舆论在从追捧到棒喝,到集中火力"打假"时,似乎忽略了事件的主角——那名年仅十四岁的少年。
  莱阳"神童"新闻的性质翻转之后,带有孩子视频截图的质疑文章在新媒体平台快速传播,甚至不乏深挖孩子家庭背景的。深挖真相没有错,但是毫无保留地指向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初中学生,只有追逐焦点的急切热度,却鲜见关怀孩子的温度。
  该事件已被当地有关部门发文证实此前的消息失实。不管是谁的过错,作为事件主角,这个孩子所承受的由事件带来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成为这样一件反转新闻的主角,压力可想而知,幼小的年龄,该如何面对?这就需要社会给予足够的关照与理解,尽量减少对孩子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即使孩子或多或少有过错,但最重要的还是帮助其树立信心,走出阴影,朝着正确的人生航向发展,而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将其推向万劫不复的境地。如果说对神童造假新闻的不容忍是一种社会理性的话,那么通过换位思考给予青少年关注和包容则是一种社会责任。
  舆论监督的使命不仅在于探寻真相,还在于找到真相之后的建设与修复,最关键一点是要目中有人。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作为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媒体从一开始就要带着关怀去批评,站在建设性立场去发现真相,坚守应有的善意底线,不能只为蹭新闻热度的需要,让张扬的锋芒给孩子带来次生伤害。
  舆论需要锋芒和力量,更需要善意和温暖。"神童"情节由来已久,不会随着几个"假神童"的现身而快速消除,媒体舆论对这一话题的关注也不会因这起反转事件而热情减退,但是关注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有所讲究。做有温度的舆论监督,让舆论成为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温暖力量,岂不是更好?
网站目录投稿: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