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德军退守到奥德河??尼斯河西岸一线企图顽抗。他们在20?40公里的纵深里,构筑了三道防御地带,以柏林方面的防御为最强。德军防御集团为"维斯拉"、"中央"两个集团军群,连同纵深内的战役预备从,总兵力为85个师,其中有4个坦克师,10个摩托化师,共计100万人左右,10400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8行火炮,妄图把苏军阻拦在奥德河一线。 苏军的对策是歼灭德军防御集团,夺取柏林,迫使德国投降,并前进到易北河一线。苏军飞机6次拍摄了柏林及接近地防御地带,制作了详细的地图、图表和精确模型。在进行战役准备时,苏军元帅朱可夫想出一条妙计:黎明前发起进攻,用140部对空探照灯突然照射敌前沿阵地,即可威慑敌人,又可控制己方进攻队形。 当1945年4月16日清晨5时的分针和秒针重叠在12的分划上,空中突然升起五彩缤纷的信号弹。霎时,苏军1000多亿度电光射向德军阵地,敌人被照得目眩眼花,呆若木鸡,惊恐万状。 朱可夫的眩目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几乎是同时,数千门大炮开始了猛烈的炮击,德军整个防御阵地一片火海。在探照灯的掩护下,苏军步兵和坦克协同一致,展开了冲击。激战至黎明,苏军攻克了敌军第一线阵地后,又攻克了第二线阵地,顺利地突破了柏林德军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