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企业管理,大家往往说的最多的是企业文化。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建立企业文化?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专家、以及诸多人力资源工作者给出了许多答案。这些关于企业文化的解读,使人听到激动,想到感动,现实一动不动。经笔者调查得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员工不认同企业文化,甚至抵触企业文化。就连企业决策层、管理层似乎也对企业文化不以为然,只是在说教员工的时候才提到,平时根本不在乎,甚至也有部分管理者自己企业的文化是什么也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真正的企业文化本身是建立在企业目标之上的崇高的精神追求,它蕴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又凌驾在企业一切活动之上;她不是工作,而是对工作的感情;她不是金钱,而是对金钱的态度。产生企业文化不被认同的原因其实并不是企业文化本身的错,而是我们在提出、建立企业文化时没有提到这个层面上来,本来终极的精神追求却没有达到终极的精神境界,导致我们企业文化的神经衰弱。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哪?归纳起来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企业文化必须具备的四个境界层次——"四大皆空"。企业文化境界层次一:本真空什么是企业的"真"?这个问题最多的答案恐怕是利润。因为,股东投资的目的就是获得利润。没有利润谁会去投资?没有利润有人会拿自己的钱打水漂吗?答案是很明显的。于是在建立、宣传企业文化时无处不体现着对利润的追求。什么"全员参与齐努力,产值直奔20亿"、什么"减少成本、提升效率"等等,这样的宣传员工短时期内受到鼓舞有干劲,可是时间一长就懈怠了。由于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素质低的员工就会认为创造利润和我什么关系,我不还是每月千八块钱,赚钱又不分给我,才懒得理哪!素质高的员工也会因为创造的利润和所得之间巨大的落差而感到不公平,进而选择跳槽到更高薪水的企业去了。 在做品牌推广时,要让客户和顾客也认同企业的这种价值观念。比如:海尔的"真诚到永远"已经由最初的产品和品牌的理念上升为一个企业的理念,成为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4.扩展理念体系: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还必须拓展为企业各个层面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才能使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完整起来。比如:海尔围绕核心理念形成了完整的理念体系:人才理念——赛马不相马;质量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兼并理念——吃休克鱼;研发理念——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难题。在这些理念背后,又有相应的办法和制度作为支撑,使整个理念体系变得生动有效。5.建设沟通渠道:企业理念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阐释,企业内刊、板报、宣传栏、各种会议、研讨会、局域网,都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工具,要让员工深刻理解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公司的文化。同时,企业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应有意识地宣扬企业文化,让顾客和客户认知公司文化,只有他们产生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才能成为公司的忠诚客户。转化为相应制度极关键不少企业的文化建设只停留在理念宣传的阶段,不能深入进行塑造,这一方面在于领导者缺乏系统建设企业文化的决心和勇气,另外一方面是对企业文化塑造有误解,认为企业文化是以理念塑造为主,如果把它变成制度,就会削弱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殊不知,优秀的文化恰恰要落到纸面上,让大家有法可依,有章可寻。尤其对于人力资源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薪酬、任免、奖惩等,都应该深刻体现出公司的企业文化。著名的惠普文化就非常强调对人才的培养,有完善的培训制度,员工从入职开始,就一步步地接受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另外,作为制度的一部分,惠普把培训也列入每个经理人的职责,公司90%的培训课程是由经理们上的。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是一项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它要有高瞻远瞩的设计者,还要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普遍认同,要具有制定的合理性、理解的广泛性并结合现实才能建设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五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先进科技"、"员工素质""人才"、"技术力量"都被人所重视、认可。慢慢的人们发现拥有这些要素的公司却不一定发展起来,先进的科技也会落伍,技术会被淘汰,人才会流动,企业的优势最终可以会失去。春都在鼎盛时期曾一次性招收大学毕业生一千多名,把员工的素质提高了一个崭新的水平,可是这一千多人绝大部分被安排到车间杀猪宰羊。杀猪的本领很难与学历的高低联系在一起,而且优秀的人才杀猪几年后还是一个人才吗?人才已经很难称为春都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的客观存在优势再多,却难以发挥出来,最终还是避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优秀的企业文化克服了企业存在的困难与不足,使企业自身具备的优势发挥作用。企业文化提高了企业效率。企业管理追求的是效率,企业的效率更是其生命所在,没有效率的企业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关键是企业能否调动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一个人是被制度约束着工作的效率高,还是发自内心的被使命感驱动工作的效率高?这个答案不言而喻,被使命感驱动的员工的工作激情,是任何奖惩制度无法达到的。企业文化就是员工心中的激情,它提供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告诉员工在企业里什么目标是最重要的,哪些是企业所提倡的和不提倡的,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朝同一个方向努力。企业文化改变了员工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是可以感受出来的,进入一个单位看到一片热火的情景,员工朝气蓬勃干劲十足,但是另一个单位却是懒懒散散,只有领导来了动作幅度才加快几分,难道其中的员工都是天生就是如此?即使是完全相似的两个人各自去了以后,一年后他们的工作态度也会截然相反,完成他们改造的无形的手就是企业文化。 海尔集团最早的制度建设,就是从"禁止随地大小便"开始的。再如远大空调有限公司,采取半军事化的"管制"手段,规则细化到"员工每天刷牙2次,每次不少于3分钟"。深圳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大力倡导"好人"文化:员工都要做好人,不做好人就没有机会。有学者认为,现阶段的大多数人,不再可能也不应该像过去那样依靠主流渠道获得社会转型时期的稳定感、成就感和归宿感。而企业家以经济的方式组成一个个经济和文化的法人主体,以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目标为动力,成为整合全社会人力资源的一种重要渠道。社会对企业家所寄予的希望,绝不只是在经济方面,而是要以其在经济和企业文化上的成功,影响社会文化的演进和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提升。历史地看,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具体到现阶段每个企业的头上,这样的使命不可能自觉完成,而是不得已而为之。企业最直接的目标当然是正常经营以获取利润,但为了保证正常经营,不得不勉为其难地承担起本应由社会完成的基础道德和行为规范建设。在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主办的"全国企业文化年会系列会议"上,我们观察了与会者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来探讨企业文化问题的。这些来自企业界的人士最希望听到的是:"企业文化如何帮助提高绩效?"在谈到其他许多新鲜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时,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是同样句式:"某某如何帮助提高绩效?"或许与会的企业家和经理人根本不在乎会议讨论的内容,他们只想通过这样的沟通机会,和别人探讨一下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增加收入,更显著地减低成本。从这里就可看出,企业朝思暮想的是如何赚钱并长久地赚钱,文化只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工具,是没人帮企业做、企业不得不做的事。在塑造"企业文化"时,企业家有意无意地借鉴了曾经主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方式,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活学活用。 关键词:执行型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持久的企业文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