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脚步,自1992年开园起,张江高科技园区已走过了整整20年。回首张江20载的风雨历程,从昔日的乡村田间地头到如今产城融合的科技创新沃土,离不开几代张江开垦者坚持不断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 近五年数据显示,张江高新区核心园经营总收入由2008年的864亿元跃升至2012年的4200亿元;税收总额从2008年的78.77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189亿元,已成为浦东和上海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及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源。 如果说"创新"是张江园区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原动力,那么"创新"的原动力又是什么呢? 在丁磊看来,个体创新才是创新的原动力。两年前,带着这份理念丁磊从上海通用汽车来到张江,出任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对于这位张江的新任"掌门人",彼时,外界普遍好奇,他的到来会给现在的张江带来怎样的改变?上任一年后,丁磊用他的行动告诉外界,张江还将不断创新,而这次创新从选"才"开始。 尊重人才,尊重市场 人才是创新的头脑,汇聚创新的人才是目前张江创新发展的关键。人才如何选?在一般人的传统观念中,能被称得上人才的大多是拥有高学历、证书多多,喝过"洋墨水"的人,而在2012年"张江人才"评选现场,候选者们不用带任何学历证明,不用拎着厚厚的获奖证书,只要谈谈自己对岗位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创新成果即可。 据悉,这次张江人才评选始终坚持"三个创新"。一是创新的评选方法:不唯学历、论文、资历、海外经历等;二是创新的评价标准,完全以市场价值为导向;三是创新的奖励办法: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在购房、购车、人才引进、户籍、子女就学、医疗等方面给予多样继承的扶持政策。 此外,为了充分尊重人才,尊重市场,完全依据创业者、企业家判断人才的标准,这次评选的专家全部由入驻张江园区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没有单纯的学术专家,也没有政府官员。 最终,通过评审团打分,来自园区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低碳新能源、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的20位参选人经过激烈角逐,获得了"张江人才"殊荣,他们中大多数为"70后",最年轻的只有29岁,有些获选者最高学历只有本科,有些只是专业的工程师,但评审团认为他们在自己所处企业或领域中都有突破性的创新贡献,符合"人才"标准。 对于这场不论学历多高,不看证书多少,不管留洋背景,完全从市场角度出发的怪异人才评选,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表示,这次评选对他触动最大的一点是市场选才的时代意义。在他看来能在市场上打拼出来的,才是真正的人才。 "从这些人才身上,我们的教育界与管理部门应该好好反思一下目前的人才培养方式。"零点集团董事长袁岳则提出了这样的反思:什么样的人才是受市场欢迎的?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能够创造出更多价值的?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则认为,中国传统的人才评价标准是立德、立言、立功。首先是立德,你要么像孔夫子,要么像孟子;立言,要么像韩愈,要么像苏东坡;立功,则指抵抗外敌入侵,平暴平乱的维稳人才。而张江的人才评选对参选人不设学历门槛,不看出身背景,只看市场对他们的认可度,企业对他们的依存度,行业对他们的寄希望程度,虽然是反传统的,但符合国际人才观。 面对外界的热议,丁磊表示,尊重人才,除了要关注、关爱人才生活、成长环境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和激励人才,客观的评价人才价值是尊重人才的第一步,也是汇聚人才的基础。这次评选是张江在人才方面的一次先行先试,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将为我国人才体系的建设,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宝贵的经验。 求贤若渴,丁磊对人才的执着,对创新的期盼是有原因的。 目前,张江园区从业人员总数已超过27万人,其中本科学历以上从业人员占比超过60%。园区注册企业近万家,核心区经营企业2169家。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87家,国家级、市级、区级技术中心185家,外资研发机构126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3家。从1992年张江初创时期的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到如今核心园区75.9平方公里,园区的版图在不断扩大,与20年前相比,现在的张江给人的印象是:来张江投资的企业多了,来张江创业的人多了。 对创新更包容,对失败更宽容 "对张江印象最深的是里面一条条用古今中外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路,达尔文路、哥白尼路、祖冲之路、李时珍路等等,那时的张江散发着浓厚的科技气息,却少了些许人烟味。"忆及张江的变化,在张江工作的阮莉珠谈道,"那时的张江又偏又远,地方大,人很少,但现在如果你在早高峰坐下地铁2号线就知道来张江上班的人有多少了!" 在上海,地铁2号线在工作日早上7点至9点这个时段常被戏称为"张江专列"。每到这个时段,2号线的车厢里常挤满了这样的一群年轻人:他们要么塞着耳机低头玩手机,要么捧着IPAD盯着屏幕,嘴里却还叼着早饭。但一到张江高科站,他们哗啦啦下去一大片,瞬间车厢空了大半。正如阮莉珠所言,来张江的人多了,来张江上班的年轻人多了。 "刚到张江时,除了几栋厂房外都是农田和河道,很多人下班后就去河里捞鱼。"微创医疗器械公司创始人常兆华回忆起1994年初到张江的情形十分感慨,"当时的我就像现在地铁里的那些年轻人一样,对张江充满期待。"那时的常兆华刚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意气风发的回到祖国,想在张江大施拳脚。 有数据表明,现在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内,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中又有70%的人像常兆华这样怀揣着各自的梦想,想在张江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对张江而言,这些年轻的梦想是张江创新发展的驱动力,这些年轻的力量是推动张江不断前行的原动力。 20年前张江喊出了打造上海最大高科技园区的口号。那时,集中引进和培育以研发、创新为特征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成为了张江园区建设的主要发展目标,而坚持科技创新这一理念也成为了几代张江开发者们的行动纲领。20年后,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上海的创意产业园区也越来越多,人才争夺战已从企业间上升至园区间。张江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如何从日益增多的产业园中突破重围? 在丁磊眼中,20年的文化积淀是张江最大的优势。经过20年的发展,张江已形成了"创新创业、汇聚集成,鼓励成功、宽容失败"这样一种文化氛围。 "创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最大的不同在于大工业可以根据图纸谋篇布局,而创新只会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迸发。"Italk新经济沙龙创始人孔华威说道。作为目前张江园区内最受欢迎的创业者聚会,Italk每两个星期的周三晚上定期在张江的博雅酒店举行。不收门票,不定门槛,只要是想创业的人都可以去参加交流。 "我渴望的创业环境是那里有形形色色的创业者,有说不完的创业故事,有随时能激发创意的创作灵感。"河马动画CEO徐克对这样的创业氛围十分在意。2005年,徐克看中了张江园区的前瞻性规划入驻张江,张江则给了河马动画免租金的优惠,为河马的起步创造了条件。如今,河马动画基本每年有6部电影投入制作,有3部左右电影能投放市场。 当年电子商务还是一个新名词,"1号店"创始人于刚怀着创办"网上沃尔玛"的信念寻求创业机遇却四处碰壁,最终在张江找到了转机。现在,"1号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网上超市。 "真正的创新是不可能靠规划出来的。"丁磊表示,创新是一种思维活动,需要一种生态环境来激发。对创新更包容,对失败更宽容。张江能给那群年轻人的正是这样一种宽松的创业氛围。 瞄准世界一流,提升发展高度 宽松的创业环境,对新产业、新事物良好的接纳性,张江已不满足于寻求高科技企业,吸引文化企业入驻,结合张江成熟的高科技产业氛围,瞄准现代化文化创意类企业孵化,促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发展新业态正在成为现在张江园区自我创新,转型突破的新方向。 目前,张江集聚了一大批国内外创意文化企业。其中,有以盛大网络、网易、九城等为首的众多网络游戏、休闲游戏、手机游戏的开发、运营及相关产业链企业;有以炫动传播、河马动画为首的专业化、特色化动漫企业;有以盛大文学、上海方正等为代表的国内数字内容产业先锋企业。 有数据表明,张江的网络游戏产业占全国市场的20%;动漫企业占上海动漫产业市场规模的70%;数字内容产业占全国市场的10%;在新媒体领域,张江则汇聚了pplive(聚力传媒)、土豆网、沪江网等一批新型媒体,在网络视频互动服务、网络互动教育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速度和集聚效应。 自2011年,张江成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后,2012年5月,张江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对丁磊和他的张江团队来说,这次认定是对张江走文化科技融合之路的初步肯定,也对张江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化科技创新,核心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健全创新体系。据悉,为了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张江正在着力打造"一区多园"的"大张江"概念,对在张江示范区管理范围296.4平方公里内的不同园区,采取错位发展战略。如今,张江核心园已形成网络动漫、数字出版以及新媒体产业集群;金桥园区形成了集视频、物联网、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网络文化产业集群;紫竹高新区则形成了网络视听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而徐汇园的软件基地、闸北园的多媒体谷、虹口园蓝桥创意文化产业园等一批中小型专业园区也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瞄准世界一流,提升发展高度,对于张江的未来,丁磊有着更高的追求。 "我的梦想是张江能培育出像苹果、微软、脸谱这样卓越的国际一流创新公司,在世界科技领域内拥有重要地位。"丁磊表示,未来张江将致力于以更开放的视野、更自由的氛围、更宽容的文化、进一步汇聚最前沿的科技产业和研发机构,汇聚最活跃的创新、创业力量,汇聚最强劲的金融资本和交易力量,汇聚最创新、最有效的服务体系,以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科技园区为目标,引领浦东、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