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邮票上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呼啸 周瑞
  邮票是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由国家管理发行,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因此被誉为"国家名片",它以美丽的图案、精致的设计备受人们的喜爱。由于邮票表现的内容包罗万象,又被称为"袖珍百科全书"。1840年,英国发行了世界第一枚邮票,它上面印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头像,因邮票是黑色的,所以也称为"黑便士"。此后一百多年间,世界各国、各地区发行近百万种邮票。
  中国早在清光绪四年(1878)就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当时的清朝还没有邮政机构,这套邮票是由外国人主理的海关试办邮政发行的。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才首次设立了国家邮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遂成立民国政府,至1949年间,民国政府共发行了四百余套邮票。
  1949年中华人共和国成立以来,邮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邮政发行的权利首次掌握在人民的手里,发行了大量反映新中国伟大历史进程,弘扬中华文明辉煌历史的邮票。1949年以来发行的各种邮票中,涉及文物的邮票具有相当的比重,有些内容即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今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又有两件文物入选邮票,借此机会我们梳理了这些与本馆文物有关的邮票。
  一、古都明珠——陕西历史博物馆
  国家邮政局于2002年11月发行了一套5枚名为"博物馆建设"的邮票,其中第一枚的图案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图一)。这也使得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中国博物馆群体的代表,成了为数不多登上邮票的博物馆。
  邮票编号:2002-25《博物馆建设》(T),设计者:娄玮,一套5枚,分别为:5-1陕西历史博物馆,5 2上海博物馆,5 3河南博物院,5 4西藏博物馆,5 5天津自然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唐长安城靖善、靖安、光福、永乐四坊的交接地带,这里属于西安景观宜人的南郊文化区,距大雁塔曲江旅游区仅千米之遥,在城市旅游路线上,是联系大、小雁塔景点的重要中间点,展馆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整座建筑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反映一个博大、辉煌的时代风貌,既体现了十三朝古都的帝王气势,又兼收并蓄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主题建筑整体采用黑、白、灰等淡雅的色调,创造了一个庄严、质朴、宏伟并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氛的现代空间环境。
  陕历博的建设设计方案是以国家下达的设计任务书为依据的,任务书明确要求:"陕西历史博物馆应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并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即陕博的建筑形象应该具有古城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建筑的气质和品格。经过多次论证修改,建设工程于1986年破土动工,投资1. 44亿元。1991年建成开放。自建成之日起,陕西历史博物馆就融入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中,它既以"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身份作为西安的地标性建筑,保藏着中华民族在此发展壮大走向辉煌的珍贵遗存,又以自己独特而雄浑的建筑之美为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背书作注。
  陕西历史博物馆1993年荣获中国建筑学会首届建筑创作奖,1994年获国家优秀工程奖,1996年选人国际建协主持出版的"国际获奖作品集",并列为其中的优秀作品,2016年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就像凡尔赛官之于巴黎,大英博物馆之于伦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于纽约,故宫之于北京一样,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西安的名片,早已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当人们提起陕西历史博物馆,想起的不仅是悠久的历史、琳琅满目的珍贵文物,还有它古朴恢宏的馆合建筑。
  二、史前的忧思——人面鱼纹盆
  1990年4月10日,邮电部发行了编号为T149的《彩陶》邮票一套。该套邮票的设计者为王虎鸣,胶版,共计4枚,分别为:4-1"半坡类型"人面鱼纹盆(图二),4-2"庙底沟类型"变体鸟纹曲腹彩陶盆,4-3"马家窑类型"敛口彩陶瓮,4-4"马厂类型"神人纹彩陶壶。
  半坡类型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源头,是传说中的炎黄时代。
  半坡类型得名于半坡遗址,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泸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距今6000年以上。1953年舂,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东部泸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发现了半坡遗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发现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1954-1957年,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1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遗址,1958年4月28日半坡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类博物馆。
  邮票上的这件人面鱼纹盆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中的代表作之一,在西安半坡遗址与临潼姜寨遗址均有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人面鱼纹盆1974年出土于姜寨遗址,高25、口径43厘米,细泥红陶制成。大口,卷唇,圜底,腹部略深。盆内壁用黑彩绘制出两个人面魚纹和两个单鱼纹,对称分布。口沿处涂黑彩,并用原地露彩的方式绘成斜条纹,两个人面鱼纹的人面部分已经有图案化的倾向,但仍然保留了人面的基本要素,脸为圆形,双目大而夸张,双目上以黑彩画三角形,可能象征纹身,鼻子为倒T形,双耳画为简化变体的鱼纹,嘴角两侧各绘一鱼纹,鱼头与嘴部重合,看起来好像嘴角衔着两条鱼,头顶绘三角形帽。整个纹饰以人面鱼纹为中心,单鱼纹为辅助,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展现了仰韶先民与水、鱼之间密切的联系(图三)。
  关于人面鱼纹的意义,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有认为是反映原始先民文身黥面的习俗,有认为是反映萨满巫师所带的面具,也有认为是反映生殖崇拜的等等,但不论何种解释,人面鱼纹盆出土于姜寨遗址用于瘗埋儿童的瓮棺葬中,是原始先民对于早天孩子的无限哀痛与追思的产物这一点是令人信服的。作为中华文明曙光乍现时期的艺术品,它所流露出的情感更令人动容。
  三、青铜的"房子"——日己方彝
  从夏代晚期开始至战国时期的千余年中,古代中国人铸造了无数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它们丰富多彩的造型、神秘复杂的纹饰、高超的铸造工艺,反映了当时最顶尖的科学与艺术水平。为了弘扬我国悠久灿烂的青铜文化,1982年12月25日,邮电部发行了编号为T75的一套《西周青铜器》邮票。该套邮票的设计者为邵柏林,一共8枚,分别为:8-1何尊,8 2伯矩鬲,8 3利簋,8 4牛首夔龙纹鼎,8 5折觥,8 6蟠龙兽面纹壘,8 7燕侯盂,8 8日已方彝(图四)。这8件中除伯矩鬲、蟠龙兽面纹壘、燕侯盂3件外,剩余5件均出土于陕西,其中日已方彝正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日己方彝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齐家村,通高38.4、边长20×17、腹深16.4厘米,重12 .78千克。日已方彝造型好似一座房屋,盖为庑殿式屋顶形,盖钮为硬山屋顶形。器身与器盖的四角处均有镂空的飞棱,宛如四条龙从器身蜿蜒爬行至器盖。器身与器盖四面均饰一大兽面纹,兽面凸目大口,双角上卷,盖沿与器足部分均饰长尾凤鸟纹,纹饰均为高浮雕。方彝造型独特,庄重大气,纹饰威武中又有灵动,是一件精美的西周青銅重器(图五)。
  除了造型与纹饰外,日已方彝的器盖与器物内底上还各铸有一篇相同的铭文(图六),铭文十八字,其中重文两字,内容为:"作文考日已宝尊宗彝,其子子孙孙万年永保用,天。"其中,"天"字为族徽,日已为铸造此件铜器主人父亲的名字。铭文大意是说,(作器者)为了祭祀他的父亲日已特意铸造了这件青铜器,并希望自己的子孙能永远昌盛,保有与享用这件铜器。
  作器者天氏,是商周时期的大族,目前所见铸有天氏族徽的各类铜器超过五十余件,出土地见于陕西、山西、河南多地,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
  四、宫殿上的东方星宿——青龙瓦当
  距今七八千年前,龙的形象就已经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孕育发展,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玉龙,浙江杭州瑶山良渚文化出土的龙首玉镯都是最早的龙的形象。2000年千禧年,恰逢龙年,国家邮政局推出了编号为2000-4T的《龙(文物)》特种邮票。该套邮票一共6枚,分别为:6-1新石器时代玉龙,6-2战国龙形玉佩,6-3汉青龙瓦当(图七),6-4唐盘龙纹铜镜,6-5金铜坐龙,6-6清紫檀宝座嵌螺钿云龙。其中第三枚汉青龙瓦当邮票上的文物就来自陕历博。
  古人将二十八宿依照方位每7个组合在一起,并根据形象想象为一种动物,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个合起来就被称为四神,每一个都有众多的象征意义。《三辅黄图》云:"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其中青龙代表了天穹中的东方七宿,象征四季中的春季,五行属木。《淮南子》卷三载:"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故而青龙或为四象之首。"
  陕历博收藏的这件汉代青龙瓦当,直径18.5厘米,1956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瓦当中心为一个宽大的乳丁,乳丁外饰青龙纹,身形矫健作行走状,龙口张开,身有羽翼和鳞甲,四足蹬踏在边棱上,龙尾翘起至脑后,青龙外为一周宽平边棱(图八)。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覆盖在椽子头的遮挡物,最早出现于周代,最初为素面,后来逐渐装饰以各种动物、植物纹饰或文字,在发挥实用价值的同时也起到美观作用。四神瓦当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的秦地。目前发现的汉代四神瓦当主要使用在汉长安城等级很高的的礼制建筑上,非常罕见。
  五、神奇的中国"虫子"汉代鎏金铜蚕
  2017年5月1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到了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汉代鎏金铜蚕。2018年5月1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编号为2018 11的《丝绸之路文物》系列邮票,其中第一枚就是这件鎏金铜蚕(图九)。
  鎏金铜蚕1984年出土于陕西省石泉县,通长5.6、胸围1.9、高1.8厘米,全身首尾共有9个腹节,体态为昂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据史料记载,我国汉代的养蚕缫丝业极其繁盛,大的作坊均为官营,织工多达数千人。丝织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沿着丝绸之路远销西亚欧洲,在欧洲甚至一度价比黄金,而蚕也因此被欧洲人称为神奇的中国"虫子"。发现金蚕的石泉县位于秦岭以南,气候温暖湿润,自古养蚕业就比较兴盛。
  六、丝路乐舞寄长安——唐代三彩骆驼载乐俑
  1961年11月10日,邮电部发行一套《唐三彩》特种邮票,一套共8枚,其中第七枚即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三彩骆驼载乐俑(图十)。
  这件三彩骆驼载乐俑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的一座唐墓,通高58、长41厘米。整体由骆驼和它背上的人物组成。骆驼作引颈嘶鸣状,驼背上置一长方形驼架,驼架上铺着一条五彩斑斓的绒毯,绒毯上共有八名男女或坐或站,其中七名男乐手身着汉服,手持不同乐器,面朝外盘腿坐着围城一圈正在演奏,中间一位女子站于乐手之中,一手抬起似在歌唱(图十一)。骆驼背上本不能站如此多的人,然而唐代工匠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错落有致地将这样一个小型乐团放在一个骆驼的背上时,我们也丝毫不感到拥挤,反而感到了工匠精妙的巧思与大胆的创意。
  遥想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全盛时期,世界各地的人们怀着各种希望通过丝绸之路来到长安,带来了异域的水果、香料、音乐、舞蹈,同时也将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运往西方。这一件俑仿佛就像一支从长安起程的乐队,一路载歌载舞将中原的文化传之四方。
  七、盛世遗珍——唐代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1970年10月5日,在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基建工地上,施工的工人挖出了一个高65、腹径60厘米的陶瓮,里面装有大量金银器;10月11日,在距离第一个陶瓮出土地点的北侧不远处,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大小类似的陶瓮,瓮上面盖有一层银渣,其内装有金银器和玉器;考古人员在陶瓮的旁边还发现了一件高30、腹径25厘米的银罐。这次发现共出土文物1000多件,其中包括各种金银器、银铤、银板、银饼、中外钱币、宝玉珍饰和贵重药材。这次出土的文物被称为何家村唐代窖藏。何家村唐代窖藏的发现震惊了整个考古界,也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71年夏天,包含何家村窖藏文物在内的全国近2000件珍贵文物在故宫展出,轰动一时。1973年11月,邮电部专门为这个展览发行了一套编号为66 77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邮票,一套12枚。我们熟知的一些明星文物,比如长信宫灯、铜奔马等都在其中,第二枚编号为67的就是出土于何家村窖藏的唐代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图十二)。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通高14.8厘米,重549克。其造型采用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皮囊壶形状,壶身为扁圆形,上方一端开有竖筒状小壶口,上置覆蓮瓣式壶盖,盖顶铆有一银环,环内套接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与弓状提梁相连接。壶的腹部两面以模压的方式分别捶击出两匹奋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舞马肌肉结实匀称,錾刻线条清晰流畅(图十三)。
  唐代盛行养马,以马为题材的唐代文物在全国各地有一定量的出土,但以舞马为题材的文物却极为少见,尤其是银壶上的舞马形象为我们再现了早已失传的唐代舞马祝寿这一宫廷娱乐活动的场景。
  文献记载,玄宗时,宫廷中驯养了好几百匹舞马,玄宗经常亲临训练场观看或亲自训练。这些舞马被分成左右两部,每匹马还取有如"某家宠"或"某骄"的名字。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即"千秋节")这一天,便在兴庆官的勤政、花萼两楼下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并以舞马助兴,舞马披金戴银,在《倾杯乐》等音乐的伴奏下跃然起舞,表演各种惊险奇妙的舞姿。曲终时,舞马口衔酒杯,跪拜在地,向皇帝祝寿,即文献记载所谓"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银壶上的舞马形象,表现的正是曲终衔杯祝寿的情景。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史思明于第二年攻陷长安,玄宗携杨贵妃仓皇出逃,宫廷舞马也散落民间。安禄山在天宝年间曾多次入朝见过舞马祝寿的盛况,因此入京后掳掠了数十匹舞马带回范阳。安禄山败亡后,舞马转归其大将田承嗣所有,但他仅把它们当作一般战马饲养。一天,军中宴乐,随着阵阵鼓乐声起,这些舞马习惯性地应节跳跃起舞,田承嗣以为是妖马,便命军士将其鞭挞而死。从此,舞马祝寿这~独特的宫廷娱乐形式便从中国历史舞上销声匿迹了,大唐王朝也因遭此战乱重创,元气大伤,走上了风雨飘摇的衰落之路。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为我们再现了一幅唐代宫廷祝寿活动的特写,也证实了有关史书记载的准确、可靠。同时,舞马的盛衰,伴随着唐王朝的盛衰,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唐代社会发展的缩影。
  八、巧夺天工——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
  2018年5月19日,作为《丝绸之路文物》系列邮票中的一枚,镶金兽首玛瑙杯得以入选邮票成为文物邮票大家庭中的一员(图十四)。
  这件兽首玛瑙杯器物由红、棕、白三色相杂的玛瑙雕成,层次分明。一端雕成杯口,口沿外有两条圆凸弦纹,杯体光滑流畅。另一端雕琢成生动可爱的兽首,兽嘴部有流,为不规则扁圆形,内径最宽处1厘米,外径最宽处1.4厘米。流口外部有金盖帽,金盖后面有金插管堵住流口,插管细长中空,金盖帽雕刻成兽嘴与流口紧密相接,使杯中液体不会流出,同时给玛瑙增加了明快的色彩。
  镶金兽首玛瑙杯的材料应来源于国外,据《旧唐书·高宗上》载:永徽五年(654)"十二月癸丑,倭国献琥珀、玛瑙,琥珀大如斗,玛瑙大如五斗器"。《旧唐书·波斯传》载,波斯曾遣使献玛瑙床。《旧唐书·拂菻传》载:"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玛瑙、孔翠、珊瑚、琥珀,凡西域诸珍异多出其国。"此外,玛瑙杯的造型与西方"来通"相似。"来通"起源于西方,希腊的克里特岛在公元前1500年已出现此种器物,希腊人称之为"来通",它像一只漏斗,可用于注神酒。当时人们相信来通角杯是圣物,用它注酒能防止中毒,如果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则是向酒神致敬的表示。传到亚洲以后,来通广泛流行于美索不达米亚至外阿姆河地带的广大区域,甚至进入中国。关于兽首玛瑙杯的产地与年代,有人认为是8世纪唐人的仿制品,也有人认为是外来物品,年代在7世纪之前。
网站目录投稿:笑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