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俞军产品方法论读书笔记


  这本书严格意义不能叫做产品方法论,其实可以叫做产品决策方法论,从书的完成度来看,不是那种一气呵成的书,而是结构化整理过的文集(从序言里也证明了这点),所以有些内容会有些啰嗦,有些模块讲得又不够细致,所以7.5分吧(豆瓣评分8.1)。
  如果按照宏观、中观、微观来拆解产品经理的方法论体系,这本书更偏向宏观,从心理学和经济学角度来重新定义企业、用户、产品的概念和关系,这样就可以利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很多产品决策,大篇幅突出介绍了交易模型在决策中的价值,最终落到如何科学的决策。书中的案例从商业模式设计到一个产品功能设计,所有需要决策的地方,都可以按照这样的决策方法论在思考。
  对经济学应用在产品决策的理解:
  我记得我从研发岗位转到产品经理的时候,最大的诉求其实是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做影响业务的决策,所以如果问我产品经理什么能力最重要,其实持续做正确决策的能力是最重要的,梁宁老师把这个能力也定义成增长的能力,这其实是这个岗位最吸引我的地方。
  书里写到:
  企业通过"产品"这个关键媒介,以创造"用户价值"的方式,有选择地和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而产品经理就是基于对用户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理解,来设计这个媒介的职业。这其中面对大量的决策。其实人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是一次决策,而产品经理,作为一个企业和用户连接媒介的设计者,对决策能力的要求是超出其他职业的。
  我很喜欢梁宁老师对产品三观的模型,我对三观模型的自己的理解是:
  1、中观能力:设计能力、逻辑思维、系统思维、沟通表达、项目管理、组织协同等,是产品经理的基本能力。
  2、微观能力:对所在垂直领域用户需求的敏锐的认知能力,这个能力建立在大量的客户调研、访谈、数据分析,甚至是行业从业经验。同理心在我看来更偏向一种微观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基于宏观认知的,而是天生的性格、成长的环境长期积累的能力。
  3、宏观能力:通识力或者常识力(心理学、经济学),对经济、金融、行业、对手等宏观环境的认知能力。
  三观中,每一层其实都和决策能力有关,而俞军老师的书,是从宏观能力中的通识能力出发,来介绍如何决策的。
  我自己意识到经济学的重要性还是从薛教授的课程开始,那会儿发现经济学是能解释人类社会运转原理的科学,各种制度、习俗、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而其中对于在产品工作中价值最大的就是交易相关的理论,尤其是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的概念,对于理解各种商业行为、用户行为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但通识能力不是决策的全部,环境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对用户或者客户的经验和数据分析,都是决策不可缺少的能力,通识能力在我理解更多是纠偏,这不会给你创造性的想法,但避免你犯常识性的错误,而常识错误其实是最常犯的。这本书不会让你看完产品力大增,因为通识力很难通过一本书就提高的,而且这本书的内容太干了,其实还需要大量的阅读、思考、实践才能把理论变成通识,所以俞军老师给出了上面的书单。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方面推荐大家读下这本书,另外一方面也读一下俞军老师推荐的经济学书单:
  1、《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其实还有一本更早的薛老师的《经济学通识》)
  2、《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3、《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4、《现代制度经济学》
  5、《"错误"的行为》
  6、《博弈与社会》
  再列举几个书里面比较干的观点:
  1、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结合。10个注册用户过亿的APP,不等于10个用户过亿的APP。关注用户不同场景的需求,不要关注自然人用户数据量。
  2、对用户来说,价值由主观效用决定。而产品是一组约束条件下的一个效用组合。主观效用具备认知依存、情境依存、经验反馈演化三个特型。建立用户模型对产品创造用户价值很重要。
  3、持续发现和追加可交换的、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发现一词用得很到位。
  写在最后:
  俞军老师,早年对搜索引擎有大量的研究也保留了很多文献,功成身退后,又研究经济学,尝试把经济学的理论应用到产品工作中,希望能总结方法论,让一些决策模型可以服用,堪称学院派的产品经理了,值得敬佩。
  但方法论仍然比较抽象,我希望能把方法论变成原则、制度,可以系统化框架化的运行,19年我在Kepler产品部内部制定了一套产品原则,用来指导每个产品从定义到设计到发布的每一个环节,20年我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希望能把更多通识性的方法论融入到框架和流程里,让团队的决策更有质量。当然也希望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分享给更多人。
网站目录投稿:意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