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日过后,背井离乡的游子就要纷纷赶回家与亲人团聚,参加珠兰节。 珠兰节的由来 1419年10月25日,享年63岁(民间传说为108岁)的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圆寂,僧俗众生燃起佛灯为他举行葬礼。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创立了珠兰节。 珠兰节的仪式 每到这一天,人们要用溶化了沙糖、奶油、奶酪、水的白面捏出许多灯盏,家贫的捏几百盏,家富的捏一千盏,一圈一圈摆在铜盘或木盘里。芨芨棍儿上缠上新棉花,插进灯里作为芯子。再用小壶把酥油融化,一盏一盏灌满,任其自然凝固。晚上星宿全了以后,把它们搬出来,从佛龛开始,居室、凉房、羊圈、羔棚,都要摆上。每人手拈一炷燃着的黄香,在老者的带领下,用它把所有的佛灯点燃。接着大伙集中到一起,念玛尼经。盏盏佛灯寄托着无数个美好的心愿,传递着爱的火种。 最高兴的自然是孩子,大人念玛尼经时,他们专挑有灯的地方跑来跑去。第二天一早大人们还在睡觉,他们已经争先恐后地爬起来,三五成群,去抢吃佛灯。这时的灯芯已经燃完,油已经耗干,酥油在燃烧的时候渗进了灯盏,灼热的火光把灯盏燎黄烤熟。再则灯盏本来就是糖、奶、面做的,吃起来自然别有风味,而且这是佛灯节的口福,因此大人也会品尝。 在珠兰节,各寺庙也把佛灯设置在大堂外,从四面八方赶来祈福的人们将自己带来的酥油献到寺庙大堂外那盏长明的佛灯之中。专为珠兰节准备的有一百零八个灯芯的大佛灯,吸引着人们争先恐后地往佛灯里加入一罐罐酥油,寄托各自的心愿。 珠兰节当天的晚饭是不能吃肉食的,通常吃奶食或面食、大米、小米、阿穆斯 ( 粥 ) 。吃饭前要将膳食首份供奉到佛龛前或灶火里。邻里间还要互送小份儿自家珠兰节的晚餐。 过了珠兰节,就意味着人们又长了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