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故事里的人生古人三十才能站立与楚楚动人之女子


  "古人三十才能站立"的故事说,唐朝有个叫韩简的节度使,自命不凡。有一次,为了炫耀自己的学识,他将自己辖区内的所有秀才召集在一起,给他们讲解《论语》。当讲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时,他说:"由此可知,古人三十岁才能站立。"众秀才一听,瞠目结舌,接着便是一场哄堂大笑。
  "楚楚动人之女子"的故事,说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肖楚女的一段轶事。肖楚女,本名肖树烈,又名肖秋,1893年生于湖北汉阳。幼年丧父,家贫无以为生,十二岁在一家木材行当学徒,不久流浪外乡,做过轮船杂工、街头报童、酱园徒工、排字工人等。辛亥革命前夕,他曾参加湖北新军的反清战斗,然而革命没有成功,革命党人惨遭杀害或被迫流散。他隐藏到乡下,刻苦自学,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书,极力想从书本中寻找一条能使革命胜利的新路。当他读到屈原《离骚》里的"朝吾将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碟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这几句时,非常同情冤死的屈原,愤恨昏庸的楚怀王,决心要做二十世纪的革命"女神",加之他的家乡湖北,是古时楚国之地,因此,他才改名"楚女",以此鞭策自己,永远不忘革命。
  1919年,他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并先后在湖北襄阳省立第二师范、安徽宣城省立第四师范任教。在此期间,他是恽代英组织的互助社和共存社的重要成员,192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
  故事就发生在1922年。这一年,党派肖楚女去四川工作。他应邀担任《新报》主笔,几乎每天都以"楚女"之名发表文章。由于他文笔俊逸,逻辑性强,很快名声大振。不少男青年猜测他是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于是,一封封求爱信雪片似地飞到了编辑部。为了消除误解,肖楚女只好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本报有楚女者,并非楚楚动人之女子,而是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并略有麻子之大汉也。"
  作者感言:我们说这两则故事,是想借此聊聊"望文生义"这种文化现象。
  所谓望文生义,就是不了解某一词语的确切涵义,只是从字面上牵强附会,做出了不正确的解释。故事一中"三十而立"的"立",是表示学业有所建树,而那位韩节度使却把它解释为"站立",所以让众秀才瞠目结舌,引起哄堂大笑。
  一般说来,导致望文生义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其客观原因主要有三:
  客观原因一:汉语言许多字词具有多义性,增加了读者选择义项的难度。如"他二十岁左右"和"我无法左右他"中的"左右",就是同音同形而异义,第一个"左右"表示临近、接近,第二个"左右"表示支配、操纵,意义大相径庭,如果忽视词语的具体语境,就容易导致望文生义。
  客观原因二:现代汉语中有大量成语典故,有的来自古代寓言,有的来自神话,有的来自历史事件,有的来自古文佳句,它们各自都有特定的整体意义,如果从字面上简单附会,就会造成望文生义。如,"叶公好龙",并不是叶公喜欢龙,而是表示形式上爱好某种东西,但实际上并不爱好,甚至害怕;"世外桃源",并不是世界之外的桃花源,而是表示脱离政治、脱离现实纷争而隐居的生活环境;"四面楚歌",并不是四面都唱着楚地的民歌,而是表示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困境;"请君入瓮",不是请你走进瓮中,而是表示拿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本人。
  客观原因三:许多合成词,并不是各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如果不从整体意义上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如"白菜"并不是白色的菜,"黄瓜"并不是黄色的瓜,"轮船"并不是有轮子的船,等等。
  主观原因:就主观而言,造成望文生义的主要原因就是读书时缺乏审慎求真态度,许多人遇到不懂的词语,既不去查找辞书求证,也不去请教别人,而是图简单方便,就字面理解了事,结果造成望文生义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因此,为了避免犯"古人三十才能站立"的错误,为了不被人耻笑,读书时一定要取审慎态度,叫真求真,具体做法有二:
  做法一:关注语境,在具体语境中解读词语。词语都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负载意义的,语境不同,意义往往不同,如客观原因一中的"左右"。再比如"骄傲:①他这次考了100分,逢人就吹牛,太骄傲了。②作为炎黄子孙,我为我伟大的祖国而骄傲。①表示"自以为了不起、自我夸赞",②表示"自豪"。下面再说一个小例子:职员小王给局长送"红包",两人的对话如下:
  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①?"
  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②。"
  局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③。"
  小王:"小意思,小意思④。"
  局长:"你这人真有意思⑤。"
  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⑥。"
  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⑦了。"
  这段对话中的"意思",①表示"想法、愿望",②表示"心意",③表示"太见外了",④表示"一点小心意",⑤表示"真不错、真识相、真会办事",⑥表示"没有额外想法",⑦表示"笑纳了、接受了"。
  做法二:凡是拿不准的词语,一定要查找字词典或请教别人,不可擅自推断。
  附望文生义故事三则:
  故事一:坡者土之皮也
  据说,王安石撰写《字说》(已失传)一书,苏轼前去拜访他,问:"我苏东坡的‘坡’字怎么解释?"
  王安石回答:"坡者,土之皮也。"
  苏又问:"那么,‘森’和‘淼’又作何解释?"
  王答:"森者,木之众也;‘淼’者,水之广也。"
  苏轼闻此,笑着说:"那么,‘波’就是水的皮了?‘滑’就是水的骨了?牛的身体比鹿健壮但跑得很慢,鹿的速度比牛快但身体瘦小,然而,‘犇’和‘麤’两个字的意思却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王安石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故事二:清明上河图
  某美术学校的绘画室里,正墙上挂着《清明上河图》。美术老师走进画室,指着墙上的画说:"这是宋代张择端的长卷名画,它是驰名中外的艺术珍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幅长卷画的是北宋京都汴梁城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
  话音未落,一学生举手报告:"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可以请教吗?"
  "请讲。"老师点头同意
  学生问:"汴京清明,尚带春寒,何须用扇子扇凉?而画中持扇者竟十余人,这是为什么?几个光着身子的小孩在街上嬉戏,若是冷风阵阵的清明,难倒不会着凉生病吗?小摊贩的案桌上放着切开的西瓜,清明时节,汴京的西瓜还没有成熟,怎么会摆在小贩的案桌上?"
  老师默然。又一学生站起来,问提出问题的那个学生:"那你说画的是什么季节?"
  "在我看来",那学生接着说,"张择端画的是秋景,这是因为,当时,‘汴京八景’中,向以‘汴水秋风’为最佳。"
  "那‘清明’作何解释?"有学生问。
  "‘清明’不是指清明时节,而是表示政事清明,是治平之意,《清明上河图》就是政治清明、太平盛世的上河图。"
  老师伸出大拇指:"解得好!解得好!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故事三:石动筒妙解《论语》
  据隋代侯白《启颜录》记载,北齐时,有个叫石动筒的人,是当时皇帝的御用戏子,其人对儒家经典非常熟悉,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为人幽默诙谐,善于插科打诨。一日,他到国学(当时京都官办学校的统称)去听博士们论辩。一位博士在论辩中谈到,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达者七十二人。石动筒问那博士:"贤达七十二人中,几人已着冠?几人未着冠?"意思说,你可知道,贤达七十二人中,有几人是成年人,几人是未成年人?
  博士说:"经传上没说。"
  动筒道:"先生读书,怎么能不知道孔子贤达七十二弟子中,有成年人三十个,有未成年人四十二个呢?"
  博士问:"你根据哪本书、哪篇文章,是怎么知道的?"
  动筒回答说:"《论语》中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冠者五六人,五乘以六,就是三十人;童子六七人,六乘以七,就是四十二人,两者加到一起,不就是七十二人吗?!"
  众人听了大笑,博士亦笑,心里暗暗赞赏动筒聪明、机智而诙谐。
网站目录投稿: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