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通货膨胀下企业如何管理财务


  自2009年以来,中国面临着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2010年通胀率实际超过了5%,而预计2011年通胀率不低于4%。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有哪些影响?企业该如何应对?
  问:自2009年以来,中国面临着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2010年通胀率实际超过了5%,而预计2011年通胀率不低于4%。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有哪些影响?企业该如何应对?
  答: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在实际中,一般无法直接计算出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地表示。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是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一般5%>CPI>3%时,说明出现了通货膨胀,而当CPI>5%时,说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2010年中国属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企业和百姓普遍觉得物价在明显地上涨。
  就企业财务管理而言,在通货膨胀时期,市场物价水平上涨,库存产品可以按照较高价格出售,这样企业的名义利润增加。但对于需大量依赖原材料的企业来说,原材料价格上升或进口原材料价格因通胀而大幅上涨,由于价格传导的滞后性,自己产品涨价较慢,所以会减少企业利润。因此,通货膨胀会对这类企业股价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通货膨胀造成实际债务的缩水,对于高负债的企业较为有利。
  企业财务管理包括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运营资金管理等,当通货膨胀出现时,会给上述每个环节带来一系列影响。那么,企业应当如何应对呢:
  1.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及对策。通胀之下,大多数企业会面临资金不足和由于利率上调导致融资成本较高的境况,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行债券时应采取浮动利率。一般而言,发行债券利率应在发行年限内保持固定,但在通货膨胀期内,这会使投资者债券利率很低,甚至为负,因此此时如果还采取固定利率,会很难吸引到投资者。若采取浮动利率,随着物价的变化而变化,使投资者不至于损失过大,可以促使投资者购买债券,完成融资(例如,在严重通胀下,债券利率在大于5%时,才对投资者有吸引力,而当通胀率受到控制后,还可将债券利率相应调低)。
  (2)股票融资采取高股利政策。一般而言,通货膨胀时期有价证券价格普遍下降,投资者对股票兴趣不高。使用较高股利政策的股票融资,相对容易唤起投资者对股票的兴趣;
  (3)改变自有资金及负债资金结构。通胀发生时,利率虽然较高,但总是滞后于物价的上涨,导致实际利率下降,甚至为负利率,因此企业若采用银行借款较为有利。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负债比例,扩大财务杠杆作用(例如,在通胀率超过5%时,短期利率为3%,则实际利率为-2%)。
  2.对企业投资管理的影响及对策。通胀发生时,企业需对投资非常谨慎,从财务管理上有如下两种对策:
  (1)认证、分析经济周期,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经济周期包括复苏、高涨、繁荣及萧条四个阶段。例如,在复苏期内,一般以钢材、水泥为代表的生产资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而繁荣期内,高档生产资料的价格持续上涨,超过了普通生产资料的上涨速度;如处在复苏期,可以考虑对生产资料类项目进行投资,而在繁荣期内,则应考虑高档消费资料类的项目。
  (2)改进折旧方法。企业可以在财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缩短折旧期限,加速折旧,遏制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由于折旧不随通货膨胀变化,较晚发生的折旧可以提供税收屏蔽的效应,克服通货膨胀的影响,增加项目投资的净现值(例如,将原有办公设备的折旧期从10年调整为5年,这样调整后的办公设备折旧费为原有的2倍,在严重通胀发生时,可以降低税收)。
  3.对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的影响及对策。通货膨胀必然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的成本,因此企业需节约运营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对货币性资金管理,采用净债务法。通胀发生时,特别是当通胀率高于利率的时候,持有货币性资金会由于购买力下降而遭受损失;相反,货币性负债反而因购买力下降而获利,会超过从货币性资产购买力下降而遭受的损失,这样就可以得到购买力净收益。例如,当通胀率为5%时,银行利率为3%,若手中有10万元,将因通胀而导致实际购买力减少了2,000元;若10万元为企业负债,由于物价上涨,则仅需出售较以往更少的产品即可偿还这10万元的债务。
  (2)对实物性资金,采用超额储备法。所谓实物性资金,包括原材料及产品库存。增加存货,可保证企业生产、销售的需要,实现均衡生产,防止意外发生,但也会增加储备成本。物价上升时,利率上调,不仅要承担银根缩紧带来的经济减缓,而且还会因为可能上升的利率使资金成本大大提高。所以,资金在变动,货币资金的持有量会相应减少,这时购置实物性资产是一种很好的规避方法。通货膨胀带来的实物性资产价格上涨,会远高于利率的上升速度,所以购置实物性资产不仅能够保值,还能够增值,可以很好地抵御通胀带来的风险。例如,在发生通胀初期(3%),若企业购置10万元原材料,在发生严重通胀后(5%),之前所购置的原材料从账面价值来看将升值2,000元。
  问:近年来,伴随着诺亚财富在美国纽约证交所成功上市,"第三方理财"这一原本陌生的名词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那么,究竟什么是"第三方理财"?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发展又面临着哪些机遇和威胁?
  答:一般认为,第三方理财是指那些独立的理财机构,它们不代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能够独立地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及财产需求,为客户量身制定财务规划,提供综合合理的理财服务。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是开展第三方理财最为成功的地区,其独立第三方理财机构拥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相对于美国等欧美国家,亚洲的第三方理财市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香港、台湾地区也是最近十年才开始出现第三方理财机构。中国大陆在第这方面起步更晚。总体上讲,第三方理财在中国尚属于一个全新的产业。
  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兴起,主要得益于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主要优势:
  (1)全方位的理财服务。目前,中国理财市场主要集中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手中。由于中国金融采取分业经营的方式管理,对不同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产品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很难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例如,《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第十八、十九条分别明确规定了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相关证券基金,不得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份和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只能通过私人银行业务进行上述投资。而事实上,私人银行一般要求800~1,000万的最低资产管理额,一般顾客很难达到这一要求。而第三方理财机构则可整合各类金融产品,通过一个大而全的产品平台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理财规划及服务。
  (2)完全忠于顾客利益,提供定制化的财务规划。目前,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金融产品的售卖,因此它们更多的是推荐本金融机构所开发的产品,而且为完成业绩指标,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也在所难免。因此,依托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部门,在进行产品推介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客观与公正,也很难真正满足顾客的需求。相反,第三方理财机构由于不受此方面的影响,可以站在独立的角度,客观地分析客户自身的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总体的理财战略与方案,帮助客户建立一个切实可行、量身定做的执行方案,真正满足顾客的需求。
  虽然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第三方理财拥有明显的优势,但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同样面临两方面的主要问题:
  (1)政策环境上的真空。目前,中国大陆尚没有明确的法律部门及法规对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监管。有新闻报道称,目前中国大陆境内的第三方理财机构达万家以上。监管的缺失,导致第三方理财机构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顾客对这些机构信任不足。而未来相关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也必然会对它们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第三方理财机构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2)盈利模式导致缺乏公信力。从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收入来看,最主要有收取会员费或咨询费、代销金融产品收取上游部门销售佣金这两种形式。由于第三方理财在中国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社会认知程度不高。同时,中国的消费者对会员费等收费形式表现出一定的排斥心理。正如诺亚财富的研究部总经理陈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第三方理财在中国还处于比较混浊的状态。诺亚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之一,储备了相当多的人才,但依然觉得没有能力做到向客户收取咨询费。"因此,在目前中国境内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主要收入是来自销售上游部门金融产品而赚取的佣金。这就直接导致客户对第三方理财机构是否能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表示怀疑。
  此外,营业网点不足,缺乏渠道及客户资源,也是制约第三方理财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
网站目录投稿:尔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