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关键词:教育技术;积极性;求知欲;创新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 发展 ,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众多高中学校教室里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设备,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各高中学校讨论的热点话题。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及其误区,高中数学的特点,高中数学课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仅供大家参考 。 一、高中数学课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 在高中数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知识的产生过程,模拟数学实验等,可形象直观地呈现数学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并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技术容量大、效率高,试题或材料可以直接投影成电子版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可节省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问题、开展自主学习等。 二、利用信息技术促使数学知识结构化 利用信息技术可方便地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某个单元某一节的数学知识。例如:解析几何中椭圆、双曲线、抛物线都有一个刻划曲线形状的数值就是"离心率"。利用数学软件定义作出图形,将一线段的长度作为e值,用鼠标拖动线段一端点调整e的取值,即可看到相应的曲线变化,把圆锥曲线的变化规律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学生立刻就能理解明白。 再如,知识总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需用powerpoint即可变为多媒体的超级链接结构形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向量与三角,几何与代数的联系,导数与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变化率的联系等等。讲解某内容时,可跳转到和该内容相关的任何知识点或网络资源,把不同阶段的数学知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理解数学知识的平台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既是数学的特点,也是数学的优点。正如《课标》所说,"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教育应"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信息技术推进了数学教学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体现了数学内容呈现方式直观化、探索过程多样化和抽象问题具体化等优势,但我们不能用"直观化、具体化"取代抽象的数学思维,直观演示不能取代空间想象。实验探索得到的结论,或由实验启发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必须经过严谨的数学推理才能验证其正确性。《课标》在告诉我们要克服"双基异化"倾向的同时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概念,我们要认真学习、体会。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时,认真研究数学教学的自身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考虑哪些活动适宜在各种信息技术平台上进行,哪些活动必须离开计算机;哪些运算可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哪些运算必须安排笔算训练。要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中每个步骤,适时、适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同时要考虑到制作课件的效率,以尽量少的投入换取尽可能大的教学效益。 四、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的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因而要求在数学课的重点、难点讲解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展示事物发展或推理全过程。利用它的图画特性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东西内容化。 例如:在讲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时,传统教学只能将A、ω、φ代入有限个值,观 察各种情况时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利用《几何画板》则可以以线段b、T的长度和A点到x轴的距离为参数作图(如图1),当拖动两条线段的某一端点(即改变两条线段的长度)时分别改变三角函数的φ和ω,拖动点A则改变其振幅 ,这样在教学时既快速灵活,又不失一般性。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 例如:在引入《四种命题》时,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一个故事情节:有一个主人很热情地约了四个朋友一起过生日,结果只有三个朋友赴约,主人见人没来齐,便说:"该来的没来"。过一会儿,有一个朋友走了。主人又说:"不该走的走了"。这时另一位朋友也走了。主人见情形不对,对剩下的一位说:"我又没说他"。结果三个全走了。提问:主人的朋友为什么会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变革课堂教学的传递结构,扩展信息功能,增加个别化教学的能力,优化教学;但也要注意,现代教育技术也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夸大其作用,试图以此盲目代替传统教学的做法是不现实的,在未来的教学当中,现代教育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应用;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能无节制,要与常规教学相结合,要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为重点,设计好媒体使用的强度和时机。当然,这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去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