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首先就是性别,有男有女,但是也存在一些性别难以定义的人。 孩提时代,小朋友玩在一起,一眼望去,难分雌雄。 但是为了将男生和女生区分出来,我们发明了男生的色系和女生的色系。 所以有时候光靠衣服的颜色就可以判断性别。 但是我大学的时候,有个女生特别偏爱黑色系的中性衣服,而且头发剪的板寸,难以让生人辨别其性别。 有时候,玩具的种类也是一个考量。女孩喜欢芭比娃娃,男孩喜欢车。 国内上一代的男性大都不苟言笑,不善言谈,因为我们是个农业社会,男性大多只需要埋头苦干就可以维持家里的生计。 国内的女主人相对显得活泼外向点,因为需要打点邻里关系,主要是因为我们国人大多数都被圈在一个地方,每户人家挨的那么近,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经常几世同堂。 如果说国内的男性是螺丝钉,那国内的女性更像是润滑剂一样的存在。整个国家就像一个机器,性在这块更像是一个用来分工的工具。 男大成婚女大当嫁,性在这块成了生理成年的标志。 我们无法直接谈论性,但是性可以明目张胆地存在在电线杆上的小广告上,一般就是什么无痛人流,治疗性功能障碍和性病的内容。 小时候,总是看《焦点访谈》一类的新闻短片,里面提及了很多少女意外怀孕的故事。 十二岁的时候,拿姑姑的《知音》来看,里面也全都是一些和性有关的故事,比如胡适和他的七个太太。 国内的电影里也都是少女因为生娃或者流产大出血而去世,或者总少不了男性强暴女性的镜头。 性在这里就是洪水猛兽,至少在我那会青春期的头脑里。 父母从未和我讨论过性是什么,只是会说你现在长大了,不要和表兄弟一起睡觉了。或者说万一你有男朋友了,一定要戴套。 学校的性教育,也只停留在生理解剖的层面。 对我们国人性文化冲击最大的导师应该是日本人的AV,但是那毕竟只是表演,只是用性来割韭菜而已。 但是很多的男性把av奉为教科书,把av女优的"不要,就是要,"的理念贯彻得很彻底,于是衍生了很多性上的毫不尊重女性的性权利败类,还有一群等待被霸道总裁占有的傻白甜。 我们都知道,要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但是我们的性资产呢? 有谁告诉你,不要随便牵陌生人的手,也不要随便让陌生人拥抱你?一般都是小时候父母会这么说,长大后的我们却渐渐忘记了。 据说观音和印度的很多神也都是没有性别的。 为什么我们人会有性别呢? 可能是为了考验我们能否排出万难寻找真爱的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