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曝光了8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包括在课堂上歧视、侮辱学生,诱导学生参加有偿补课,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性骚扰女学生等。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尤其是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之网不断织密,保障措施不断增强,落实效果不断突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向好。但是,不时曝光的典型案例也提醒我们,师德师风建设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一要细化制度。2018年以来,党和国家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均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为各地各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各地各校要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制度,避免沦为上级政策文件的"传声筒",做到中央有指导意见、地方有方案细则、学校有具体措施。其中,学校是师德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对于上级有关文件,要结合实际细化,拿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如果措施不具体,甚至照搬照抄上级文件,后续工作会大打折扣。 二要强化责任。师德师风建设不像教学科研工作易于量化,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有流于形式的风险。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不时出现的师德失范典型案例为此敲响了警钟。为避免师德师风建设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减少乃至消灭师德失范行为,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责任落实体系,由教师工作或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牵头,认真梳理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要点,强化责任分工,落实到人。学校党政负责人是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组织、宣传、统战、纪检、教务、科研、学工等相关部门及负责人承担职责范围内的师德建设责任,做到责任明晰、问责必严、失责必究。一旦出现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行为,不仅要处理本人,还要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连带责任。 三要深化落实。师德师风建设,要有制度、方案、措施,要有责任分工、任务分解,更要有落实。没有落实,再好的制度、方案、措施也会形同虚设。从教师招聘引进到培训考核,再到处理处分,都要有落实,其关键在于严把入口关和教育培训关。一般而言,各行各业都有职业道德要求,对以"立德树人"为天职的教师而言,"德"的要求更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其中,有三个方面指向"德"。教师队伍建设要做到招聘必有德、引进必看德、培训必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