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与改革


  摘要:与旧课程相比,这次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对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视成为这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进行调查了解,以达到较全面分析现状及其形成原因的目的,进而找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力求在新课程实施中使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要求得到关注,让新课程的理念得到较好的落实。
  关键词:高中;数学;现状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重视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概念是组成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也是科学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对数学核心概念的正确表征是衡量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逻辑起点,是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应该成为老师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一、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
  高中数学是普通高中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在高考中占的比重很大,而且数学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物理、化学等理科的学习,在将来社会生活中,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计算机以及将数学的思维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等,可以说,数学基础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至关重要。重视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在我国新教材改革中,将统计、概率、微积分等创新内容列入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实践和创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提高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现状
  1、重解题,轻概念 。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仍然存在"重解题技巧教学,轻数学概念教学"的倾向,有的教师还刻意追求"概念教学的最小化和习题教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受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的影响.这样的结果导致学生在没能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无法形成能力的情况下匆忙去解题,使得学生只会模仿老师解决某些典型的题型和掌握某类特定的解法,一旦遇到新的背景、新的题目就束手无策,甚至导致教师和学生为了提高成绩陷入无底的题海之中。
  2、重结论,轻过程。有的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数学概念看作一个名词,对概念作解释,只重视对概念的记忆,而忽视概念的引入和形成过程.在引入概念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经历概念的产生、探究过程,没有真正理解和揭示概念的本质,这样很难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致使学生创造力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3、重讲授,轻探索。由于数学概念的单调、枯燥,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而是强行地将一些新的数学概念灌输给学生,仅注重教师教的过程,忽视学生学的过程,也没能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揭露概念的本质,这样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严重影响了学生正确数学观念的形成,阻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变换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其具有艺术性 。高中的数学知识较难,层次也较深,因此,数学老师要根据这些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增加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以此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高中数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再加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联想能力、表达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等等。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教学内容,把这些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应设置高中数学教学坡度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设置坡度,能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地接受知识,让学生逐步理解,这样学生更加有成就感,不会有太大的挫败感,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在进行高中数学问题的设置时,应设置几个级别,由浅入深,有易变难。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椭圆和曲线的关系时,问题可以这样进行设计:以椭圆C:x2/8+y2/6=1,直线l:y=2ax+b,提问:①a和b的值为多少时,使直线l与椭圆相交;②a和b应满足什么关系,使直线与橢圆相交;③2a+b=1时,直线和椭圆是什么位置关系。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学生能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学生还可以多角度地思考,转化为椭圆的方程,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4、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 。目前,很多教师都在使用情境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数学发展史放入课堂中,和学生讨论有关的知识,这样学生兴趣也浓,又能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人文教育,也可以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感情。例如,在教学"概率"这一部分内容时,重难点之一就是对必然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区分,很多学生觉得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人文知识,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天气来进行举例,通过学会对天气的科学预测,对必然事件和科学事件进行区分,有利于学生概率论知识的学习。
  简而言之,就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而言,要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快速掌握知识要点,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多加深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循序渐进。教师的职责是综合的,要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该重视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漏洞,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其主动钻研学习,不断进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质的转变,这任务是长期并且艰巨的,任重而道远的,需要我们教师共同的艰苦努力与坚持不懈的摸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沈文选.中学数学思想[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1999.
  [3] 陈杨.关于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探讨[J].数学通报,2000,(3):3-5.
网站目录投稿:诗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