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初中数学课堂导课方法浅谈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提倡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对于每一个语文的学习者而言,这种既体现自身价值又学到别家长处的学习方式是很有利于自身的进步的。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合作,有利于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
  关键词: 初中语文;合作;探究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和其他的几门基础课程一起构成了初中阶段的课程体系,所以基于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的学习必须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一个章节的学习。合作探究模式是一个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学习初中语文的模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本文就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为核心进行探讨,得出其基本的途径和模式。
  一、 合作小组成员的搭配
  既然是合作,那么就一定会涉及到合作的对象的问题,在进行合作小组的分组时,有一定要注意小组成员的搭配问题,分组的原则一般是基于个性的多样化,比如一个抽象思维很强的学生一定需要和一个具象思维很强的学生搭配,一个小组中一定需要一个善于管理的人和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这样才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可能。所以老师在分组前一定需要在全班的范围内进行调研,了解每一个人对于语文的喜恶程度,对于基本的语文素养的掌握程度和各自的性格及兴趣爱好等,然后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分组。这样的组是最科学的,也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每一个成员均有自身的学习目标,且各不相同,但是综合起来就保证了每一名组员的进步。
  二、 合作小组的学习目标的确立
  因材施教是每一位老师必须要掌握的教学的基本素养,在教案编写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考虑到每一个小组的差异,而制定不同的小组的目标,可能考核的形式是一样的,但是一定是有着重点的教学。一般的教学目标可以分成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德语目标等,所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要注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目标难度一定是适中的。在进行目标完成的过程中,每一个成员都要查阅资料,给定期限,最后进行汇总,这样可以提高每一个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和开阔他们的视野。这样的一种合作模式的形成,对于接下来难度更大的目标才更有把握完成。例如《周庄水韵》这篇散文的学习,文章的大意是作者以游客的身份在周庄游玩所看到的景象,以及所感受到的周庄的美为主要对象,旨在赞美自然的美和民风的淳朴。这样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完成,题目的形式以讨论题出现,比如其中的词汇那些体现了韵这个字等问题。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认真阅读这篇文章的欲望,因为不仅小组间存在竞争,组员之间也有合作存在。
  三、 合作探究之后组间的交流
  合作主要的目的还是让每一个组员都能够最大程度上针对于每一问题了解得透彻,但是最终目的是共同进步,所以组间的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像成果汇报一样,将自己组的成果浓缩加工之后和其他组共享,探究的结晶即在于此,每一个人通过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并且在这样一种存在竞争条件下,每一个人的听课效率都会提高的。就像是在导演一出戏,老师是导演,而每一位学生都是里面的主角,这样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了。在信息交流的这一阶段,组员又需要进行新的文献的查阅和综合,使得布置的议题最大程度得到了深化。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加强了语文素养。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篇课文的学习,首先应该是文章大意的教学说明,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是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的激动人心的氛围,然后趁热打铁进行爱国情怀的教育,这样更能感同身受,随即就是小组的分享,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一小组的演讲将会深入人心,是每一位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都得到了深化,从而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四、 合作探究中遇到问题的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不管是个人还是小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小组比个人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小组之间存在讨论的机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和其他的小组进行交流。然而,老师作为总的策划者,在这其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是具有洞察力的,所以问题太难的时候,老师应该要给予学生一种思维的引导和道路的指明,让他们有措施可以应对。所以说一定需要老师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为主要的工具进行指导和点拨,这样最终进行总结就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这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以上的一些论述,基本上得出了作为主干课程的语文的学习,合作探究以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加上老师的指点和统筹,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的。
  参考文献
  1 秦训刚,晏渝生主编.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3
  3 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网站目录投稿:尔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