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15周年之际,一部反映我市老区建设情况、展示惠州老区风貌和记录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及老促会在老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的书籍即将付梓了,我作为这项工作的参与者,感到非常荣光;亦对我市社会各界在老区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心生敬意。在此,我要感谢惠州市老促会的领导,是他们的信任让我们参与了此项工作,从而让我们得以接触、了解到一个陌生的领域:中国具有特定历史性的最基层、最边缘的区域——革命老区。 沧海桑田,历史变迁。中国从解放至今,已满甲子,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建设高速发展,经济迅猛腾飞,人民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然而,十个指头有长短,经济发展有快慢,革命老区,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所限,徘徊在中国社会发展之末。但是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社会各界也没有忘记他们。一个积聚政府和民间力量服务老区建设的组织应运而生,这个具有官方色彩的社会组织就是在全国从上至下的老区建设促进会。这个组织和在这个领域工作的人们,就成为我国革命老区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引领者、开拓者,成为我国老区幸福之树的栽树人、浇水人、培根人。他们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让人钦佩,令人起敬,其业可颂,其绩可赞矣。 1
惠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创办于1998年,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后的10年里,惠州的有识之士早已关注到了曾经为革命事业和全国解放事业做出重大奉献和牺牲的老区人民。他们心系老区,魂牵老区,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通过各种方式、各种办法、各种渠道,送进老区,让老区人民能与经济发达地区一样享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尤其是一批在政府行政单位工作的老同志,他们昔日在职任的岗位上,或为重要领导,或为部门要职,尽职尽责,乐于奉献,在不同的领域为惠州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到龄后又退而不休,积极参与没有任何报酬的社会组织,开展他们事业第二春的社会工作,为党和国家关注关心关爱的老区建设事业积极奉献自己的余热。当我了解到他们的工作性质、特点和待遇后,心里油然而生出这样赞叹的诗句:老圃秋容淡,黄花晚节香矣! 经过数届老促会工作人员的努力,15载耕耘,虽说历尽艰辛,却也喜获丰获。我市老区人民在出行、饮水、住房、就医、入学、养老等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改善,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工作业绩倍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肯定,亦受到老区人民的高度赞扬。2010年惠州市老促会荣获全国"先进单位"的称号、博罗县老促会会长叶文芳同志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广东省桥胜集团董事长陈桥顿先生被授予"为老区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称号;2013年,惠州市老促会会长陈恩强同志荣获"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建设发展"先进个人、我市著名企业家钟期先生还受邀代表企业家在全国老促会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言。我相信,这些只是我市老区建设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代表,而更多为老区建设幸福之树的培根人,则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在老区建设的事业各个岗位上。我以为他们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境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必定有其深厚的感情基础和厚重的历史根源。 2
为进一步了解老促会的工作,窥探老促会同志的精神源泉,我还专门在网上购买了有关记录惠州老区历史的书籍。在这些资料里,我熟知了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以及到解放战争时期惠州在各个革命时期的基本概貌。 惠州市是我省开展革命斗争和建立革命根据地较早,老区人口较多的市。老区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61%,老区村庄占全市村庄数的54%,老区人口占全市总人口近半。 早在1925年2月和10月,周恩来同志参与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传播革命火种。同时,在彭湃同志领导的声势浩大的海陆丰农民运动的影响下,1925年中共惠阳县秋溪乡党支部、高潭特别支部、惠州特别支部先后相继成立。此后,东江工农运动如火如荼。1927年11月11日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高潭的中洞被称为"东江红都"。大革命时期,在惠东稔山半岛上,还建立了雁湖情报站,在高维全和李涛的领导下,成功组织并转移了五批红军顺利出港,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在抗日战争中,还抢救了逗留在香港包括郭沫若在内的大批知名的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回到国内。在漫长的血与火的战斗中,涌现了廖仲恺、邓演达、林道文、叶挺、曾生、尹林平、王作尧、卢伟如、周伯明、黄业、严尚民、蓝造等一批杰出人物。在长期的残酷的革命战争中,全市牺牲的革命烈士1368名。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英勇作战,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有的在刑场上宁死不屈,视死如归,慷慨就义。他们的英雄气慨,壮烈事迹,可歌可泣,与日月同辉,永载史册。革命先烈,是鼓舞和激励我们克服困难,永远向前的精神力量。老区人民在那烽烟弥漫、艰难险恶的战争年代,拥护共产党,为支援革命战争出钱出粮,送子弟参军,掩护革命同志,救治伤病员,为争取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老区人民的生活和发展,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老区人民"、"要把老区的革命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 我想,正是前辈的这种崇高的革命精神,成为了我们老区工作者忘我奋斗的精神支撑,公而忘私的品质元力。 3
说到一个事业,必定要说到一个团队;说到一个团队,就必定要说到团队带头人。而惠州市老促会会长就是陈恩强。 我对陈恩强的称谓叫"陈主任",因由是他在出任惠州市老促会之前为惠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副主任。而我正是他在人大职任期间所结识的一位领导。他在人大分管科教文卫方面的工作,而我从事文化工作,有一些重要活动必须向市领导请示汇报或邀请出席,人大这条线大多是请恩强主任。 在我所接触最敬重的领导中,陈恩强主任是其中一位。他在我生命的天空中所划过的印迹是深刻而美好的,温润而激越的,时时鼓励我的人生。他身上的特质,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意象和人文气质。一是温和为人。他的温和不仅表现的他的言行举止上,更表现在他对人对事上。他慈心向善,所有的事情都向好的方面着眼,没有花肠子,不搞窝里斗。心善为言善之源,言善而必结人缘,人缘是事业之基矣。也正因此,他从华南工业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惠阳地区工作,从技术员做起,到造船厂长,到航运副局长,到航运总经理,再到交委主任,最后走上市领导的岗位,一路顺畅,平朴实在的性格特征成就了他华丽的人生。二是诚信处世。恩强主任是一位极有原则性的人,不花言,不巧语,一旦拍板的事情,就要落到实处。他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大学生,具有深厚的学养和理论基础,剖人析事都能入木三分、透悟机理。因此,在工作上他坚持原则,但并不教条,不死板,能充分理解每项工作的真正目的与核心。惠州交通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与他在交委主政多年的雷厉风行、果敢决策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三是人文情怀。陈主任虽说是学理工科的,长期从事领导工作,但是在他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文气息是浓烈而深厚的。有人说,一个当官的人,如果有了文人气质,那就显得特别可爱。在陈氏家谱中我得知,恩强主任出生在博罗公庄的官山村,而官山村名,即由他们陈氏家族得名。可见陈氏家族,家学深厚,历史渊久。恩强主任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十分重视文化宣传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任职惠州市交委主任期间,组织编修了《惠州市交通邮电志》《惠州市公路客货站场总体布局规划》《湖州市沿海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等重要图书,为惠州今天交通电信领域的高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科学理论基础,成为我市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历史文献。到人大工作后,他分管文卫战线,亦为推动惠州的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亦成为惠州文化艺术界的领导和朋友。 如今,恩强主任就任老促会会长两届了。从2007年8月至今已届8个年头,我相信从他的工作走向和人生业绩看,他及他的老促会团队,带给老区和老区人民的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更有文化和观念方面的。文化和观念的作用,其效力是持续长久的;人文关怀亦是最能温润人心的心灵鸡汤。 4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发现中国历史上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往往是在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时期的表现的更加明显。而这种社会现象,就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西汉时期,经过文景两朝的努力,国力在几十年里得到快速壮大。对内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国库充足,人口兴旺,人民基本上安居乐业。但国家和社会存在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土地兼并严重,官府横征暴敛,财富和土地流向了少数人,而付出劳动的广大农民却过着食不裹腹的日子,贫富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针对上述问题,大儒董仲舒写出了《春秋繁露》,提出了"度制"思想。董仲舒说:"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此意为: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富不均。"圣人从众人的常情上可以看到祸乱的根源,所以制定社会的规范,除了让富人可以显示他们的尊贵而不至于骄纵外,还要让穷人得以生存又不至于担忧,如此天下才能得以安宁。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实与历史上的发展时期所遇到的问题颇为相似。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客观地说亦出现发展不平衡现象,尤其是老区,解放半个多世纪,有些地方出行、就医、上学等基本条件都不具备,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处理,很有可能出现社会上的躁动和不安。我曾经听到一位老革命的后代发牢骚说:"如果我的爷爷知道革命成功以后是这个样子,他当初肯定不会那样卖命。" 可见,社会底层群众对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抱怨与不满。虽然封建统治与今天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性质完全不同,但我们今天在穿越历史时空来研究董仲舒的"度制"管理思想对我们或多或少有许多启示。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小到家庭,中到企业,大到国家和社会,要想达到和谐共生,长治久安必须要建立一整套的规范性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体系,必须有一些组织、一些人来为此付出努力。 而在全国上下建立的老区建设促进会,从某一个方面,就肩负了稳定社会发展的责任,就发挥着社会平衡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从《老区巨变——惠州市老促会成立15周年纪念专辑》可以看到,惠州市老促会15年的成绩尤为显著。惠州老促会从市到各县区的业绩,如一棵大树上挂满累累硕果,令人惊喜。在他们辛勤的调研、吁请和努力下,仅"十一五"以来,我市投入老区的建设资金就高达19亿元,极大地平衡了社会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从本质意义上看,惠州市老促会所干的不仅是老区工作,还是一项平衡社会资源、稳定社会情绪、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和谐、构建社会幸福的重大系统工程,是一项在特殊时期、特殊制度下的一项伟大的政治工程。老促会组织有如此的担当和付出,功莫大焉。我相信,他们铭记的不仅是圣贤的遗训,更是党和政府交付的一份神圣使命。 在此,我要由衷地向奋斗在老区建设战线上的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礼:因为他们辛勤的浇灌、护理与培根,革命老区幸福之树才长得如此葱茏与美丽。从他们践行的人生,可以看出这批"老有所为"者所奉行的是"为人不比官高,为人不比财厚,可比君子让人,可比仁者长寿"。为此,我祝愿曾经奋斗在一线而今又转战奋斗在老区建设战线的可爱可敬的老同志们,你们的健康和生命,犹如你们浇灌的幸福之树,永远茂密长青,充满生机与活力。 2014年3月18日于闻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