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学会示弱和激励


  "少教多学"顾名思义,教师要少讲精讲,学生要多学会学。"少教多学"的方法有很多种。
  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邓稼先》一文时,发现教师学会示弱,也是少教多学的另一种方法。
  《邓稼先》是我主备的课文。我在备课时研读到"我不能走"这一部分时,发现本节共有六段,但作为小题目的"我不能走"只是和第四段有关联。
  在集体研讨时,我提出"是不是题目偏小,不能涵盖本部分内容?"这一问题。
  组内老师的回答是这个题目主要是体现邓稼先的态度,这部分的内容完全是在写邓稼先的态度。我觉得老师们说的很有道理,解决了我备课时的疑难。
  在和学生共同学到这一部分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请同学们读本节的题目,学生齐读"我不能走"。
  师:"这个题目和哪段内容有关?"
  生:第四段,这是邓稼先实验遇到意外是的一句话。
  师:请同学们齐读1——3段,找出三个疑问句。
  学生很顺利地完成。
  师:老师在备课时曾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总觉得题目太小,不能涵盖本节内容,就如同一个大大的脑袋,戴了一个小小的帽子。老师觉得这三个疑问句与"我不能走"没有关系,同学们有没有和老师同感的?能不能帮帮老师。
  这时有些同学已在点头,认同老师观点。但有些同学已开始思考。过了几分钟,开始有举手的同学了。
  杜宇欣:老师,我认为"我不能走"和第二个疑问句之间是有关的。(第二个疑问句"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邓稼先如果离开这个蓬断草枯的地方,国家就会派来新的研究人员。不论谁在这里,随时都会有死亡的危险。稼先宁可自己面临死亡的危险,却不愿意多一个人离去,所以他想"我不能走"。可以看出他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
  我听到这个答案后,激动地说:"杜宇欣,你就是我的老师,你回答得太好了。"这一声激励,促使更多的学生举起了手。
  马宇迪:我也回答"我不能走"和第二个疑问句之间的关系。通过"埋葬"一词,可以看出这项工作十分危险,而且是经常有人为此失去生命。邓稼先是这项工作的带头人,他不走,就会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同事们就会觉得心里有底,会踏实很多。这样,大家就会全心全意地为了国防努力工作,不再有顾虑。
  师:看,同样的问题,回答的角度截然不同,同学们的小脑瓜真是太厉害了,老师想到没想到可以这样理解。
  我的话音刚落,高雨欣站起来,"老师,我想回答这个题目第三个和疑问句间的关系(第三个疑问句:不知稼先在关键性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从邓稼先个人的事迹介绍中,可以看出,国家培养了他,让他到美国留学;他也爱国,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当时我们的国家很落后,而这项工作不是谁都可以做的,这句话有个词:关键性。只有领导才可以在关键性方案上签字。邓稼先是核试验的领导,所以他认为自己不能走。"
  到这时,我感叹地说:"刘老师真的没想到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答。同学们的思维太与众不同了,其实,学习中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思维,后生太可畏了。"
  张熙伟:老师,我要回到她和第一个疑问句的关系(第一个疑问句: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去过我们在昆明市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邓稼先来到苍凉的罗布泊时,一定能想起读书时背过的相关诗文。《吊古战场文》渲染的就是罗布泊的苍凉荒芜。他为了让手下面安心工作,再荒凉他也"不会走"。这也契合文章的题目"我不能走"。
  刘袁玮:同学们都是谈了每个疑问句和题目的关系。我想综合说一下,第一个疑问句,是暗示了环境的艰苦,第二个疑问句写出了这项工作的危险,第三个疑问句可以看出邓稼先责任重大,因此邓稼先说"我不能走"。
  以上就是师生学习《邓稼先》一文时的一个小场景。
  教师一个备课中的疑问,抛在了课堂上,及时示弱,激起了同学们思考的积极性,他们认为必须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要展示一下自我;老师的适时鼓励,更激发了学生說话的欲望。
  教师的示弱和适时的鼓励,也是"少教多学"的一个手段。
网站目录投稿: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