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袁福裕是我好多年不曾见面的老朋友,最近登门,他递上名片,上面赫然写着"成教中心副校长"。经他介绍,这些年,他一直在做成人教育,也很成功。交谈得知,他其实就是一家培训学校的当家人。他深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之理,在印名片时,很谦虚地在"校长"头衔的前面缀了一个"副"字。 他虽年轻,却是"老教育"。我以为他找我会谈谈教育的事,而不然。这次他拿来一本样书,说是他父亲这些年的诗文作品,要请我写篇序言。近年来,我为老同志们编辑出版了一些书,序言也写了不少。严格说,我的那些文字不能称之为序,应该叫学习心得或读后感才较为恰当。因为这些文字,是老同志们人生感悟的思想结晶,是老同志们人生历练的精神成果,是他们社会实践和人生舞台的经验集大成者。在老同志们的身上,我们总能汲取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人生经验和精神养分,成为我们憧憬、向往、追求美好人生的不绝动力。袁发扬老师的这本文集,同样让我生出这样的感动与鼓舞。 这次让我感动的还有袁福裕校长对父辈别样的孝心。现在很多年轻人缺乏对老年人的孝道与尊重。有的人,想行孝,却不知道怎样去做。以为好吃好喝就叫行孝了,这是不全面的。正如子夏问孝。孔子说:"对待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有些事情替父母去做了,有了佳肴给父母吃了,难道这就是孝顺了吗?"人一进老年期,能吃多少?能穿多少?他们倒是更加注重精神生活,而我们的年青人,常常以工作忙为借口,往往忽视了老年人在这方面的需求。袁福裕兄弟为老父亲出书,这是行孝的最高境界。他请我写序,我怎么会不由此被感动而对他们的这种孝心倍加赞赏呢。 2
袁福裕校长将他父亲带进我的办公室的时候,袁校长给我的第一感觉:谦和、平朴、实诚。他纤纤瘦瘦得就像照亮了他人、燃烧了自己的一支烛。袁发扬老师出生龙川县龙母镇,一生从事教育,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播撒在了农村教育事业广袤的田野上。这部即将出版的《人生放歌》是他的第二本作品集,可见他的人生成功,成果丰硕。与袁老师简短的交谈后,我以为他的成功和成果,体现在两大方面。最主要的是桃李天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农村学子,为家乡培养了一大批有道德、有知识、有理想的时代新青年。另一方面就是对自己孩子的成功培养。尽管这两个方面不成比例,但是却能证明袁发扬老师教书育人的精诚与用心。 中国有句古话: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从袁发扬老师的家庭渊源和衍生走向看,他做足了功课。这首先得益于他父辈的良好教育。袁老师的父亲是东纵老战士,经历过艰苦岁月的磨练,顽强的拼搏精神从小在袁发扬老师的骨髓里根植。我们从父辈给他起名"发扬"这个特殊的符号里,可以窥见长辈对下一辈培养的苦心孤诣。"发扬"什么?怎样"发扬"就成为袁发扬老师一生追问与思考的人生课题。 随着年事的增高,他意识到要改变中国的落后,改变农村的愚昧,首先要抓教育。教育启蒙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正是高扬这个信念,他最终成为了一名乡镇教育工作者,一干就是一辈子。如今,他桃李天下,那些学生像蒲公英的种子,飞撒在南粤大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奉献着智慧与汗水。 3
学生是老师最好的作品。而他的两个孩子,袁福裕、袁杰翔就是他作品中的优秀样品。 他的长子袁福裕与我结缘于十多年前。那时他在一家中专学校负责德育与招生工作,很活跃,很吃苦,也很专业。我每到那家学校做演讲,他都参加了接待。如果我是一粒巧克力,即使在冬天,他的那种热情也完全可以将我熔化。他对工作的狂热,对人的热情,对目标的追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听他们校长说,小袁工作能力很强,效率特高,经他的策划和宣传,来校就读的学生源源不断。那几年,那所学校超速发展,很快成为惠州市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其中无不倾注了袁福裕的辛劳与智慧。 十多年不见,曾经的小伙子,已然成长为撑起职业教育一方天地的掌门人,并且常常回报乡梓,从事公益。这样一位有善心、有抱负、有远识的年轻人,令我欣慰。因为我亦为人父,深知培养下一代的不易与艰辛,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袁福裕告诉我,他们弟兄俩,弟弟在旭日集团工作,术业精专,积极努力,亦很优秀。 一门两虎子,个个有出息。坐在我的办公室,品着清茶,谈起家常,袁发扬老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浅浅的,却是甜甜的。像喝了蜜一样,直沁心底。我想,袁发扬老师之所以能把乡村的教育事业一干到底,且又十分出色,就在于他从我做起,从自己的家庭做起,从自己的孩子培养起。袁发扬老师的践行再次印证了《礼记?大学》中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 4
《人生放歌》是我给这本集子取的名。龙母是袁发扬老师的培养基,他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可谓情感笃深,殚精竭力,奉献毕生。他的出生、成长、婚恋与家庭,无不与家乡有着千丝万缕的感情牵连;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无不得到家乡山山水水的启迪与温润;他的诗文无不饱含着对家乡和家乡人的热情赞唱。那里的人事,与他心心相印;那里的山水,与他血脉相通。放歌是一种表达,一种热爱,一种追求! 袁发扬老师的诗文,品样多种,有古诗,有现代诗,有鉴赏文章,还有散文和趣谈以及教学论文,细细品鉴,三昧可玩。无论是何种文字形式,都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是作者对社会演进的一种刻录;是作者人生情感的写照,是作者哲学思考的辐照。在此,我要对这样一位从事乡村教学的教师说一声谢谢。您不仅身体力行,兢兢业业献身教育,而且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又无私总结和记录下来,奉献社会,传给后人,功莫大焉!也许,您的作品并不十分臻美,也许您的思考并非彻底深刻,但是您的这种生存方式,您的这种奉献精神,为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在一个全民都向钱看、充满铜臭气的社会风气里,突然飘来一股浓浓的书香,那是多么令人振奋、醒神和怡情的事情。 《左传》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之说。这是儒家所确立的人生"三不朽"之业也。这"三不朽"的价值等级序列表明,儒家将伦理人格的建构、道德心灵的培育奉为人生最高价值。我们从袁发扬老师的一生践行中可以看出,他的道德品行成为他人生最大的成就,而他的立功(教书)、立言(出书)皆是对他立德的最好诠释与注脚。 2015年4月12日晚于闻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