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东(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激励是最大的约束 什么是对人才真正负责?就是给他历练的机会,促进他成长。有五十分的能力,让他去干七十分的活儿,有七十分的能力,让他去干一百分的活儿,让他在承担责任中主动突破,快速成长。 在电器时代,我们有个说法叫"夜总会"——夜里总开会。为什么?白天要服务顾客,解决顾客提出的问题,晚上十点左右送走顾客,要解决管理方面的问题,这是零售行业的特性决定的。如果你八点就把顾客赶走,开你自己的会,那样的话,苏宁早就不存在了! 在智慧零售时代里,尽管我不再要求年轻人"夜总会",但敬业与拼搏精神永不过时。有人说,很多95后都非常"佛系",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在苏宁要坚决杜绝"佛系"心态。年轻人还是要"燃"一点,要有危机感,有竞争意识,不拼、不闯永远看不到诗和远方。 当然,人才不仅要"养",还要"奖"。激励是最大的约束,没有好的激励制度,谈什么约束?员工有饭吃了,企业才能谈要求。我这话当时是针对组织部、人力资源部说的,他们提出苛刻条件,对员工,这种不能用、那个有要求,很多规定,到我这里,全部砍掉;我要求他们,先把激励政策定出来——你的工作做好了,会得到些什么,这是前提,即使做不好也不需要那么复杂,就简单一二三,最不济拿掉就是了。你定那么多条款,有什么用?比如对一线员工,定那么多规定,不如告诉他卖掉一台手机可以赚多少钱,更实际、更有效。胡葆森(建业集团董事长):慎始善终,突破企业"宿命" 做企业的人,谁要认为生存是件很容易的事儿,他就会轻易踏上盲目发展之路。很多企业偏爱提"发展",甚至是"超常规""大跃进"式的"发展",却忽略了最基本、最本质的"生存",结果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大企业不一定就是好企业,要追求做"好"的企业而不是"大"的企业。我讲"生存比发展更重要",是把生存作为企业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了提醒大家永远把生存作为自己每天工作或追求的主题——它比发展更实际,更容易提醒和警示我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葛洛夫全部经营理念的核心是"惧者生存",海尔的张瑞敏也常说"如履薄冰"。经营企业到了一定境界,肯定就会产生这样的感受。 企业的经营任务就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因此所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表现在"发现需求——满足需求"的能力上。"发现需求"是要发现当地市场的需求,因为市场是检验产品好坏的唯一标准。另外,即使市场有需求,也要看社会的配套水平能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古人说"善始善终",我给它改了一个字,叫"慎始善终":凡事不要轻易开头,一定要到有能力做得最好的时候再开始;一旦开始,就要全力以赴做好。不急一时,不争一时,着眼长远,涓涓细流也能汇聚成川,这是我的经营心态。 當下几年,同行房企动辄50%甚至100%增长。但事实上,暴涨是一时的,亦是积累了太多内伤,所以才有一大批百强房企倒闭破产的景象。反观建业,不骄不躁,10年前是百强,今天是百强,10年后依旧是百强,活得久才是第一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