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蒲深处》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016-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菰蒲深处》精选点评: ●现代作家里,少有的喜欢重读的小说家。 ●凭《受戒》一篇,就可以比《晚饭花集》多一星。几年前读到,今曰再读,仍为其朴实又轻灵的美所惊。 ●非常羡慕汪老有这么多的写作素材 但每一篇同质性太强了 ●风尘之中,必有性情中人... ●异秉 受戒 岁寒三友 大淖记事 鉴赏家 都很好看,后半部分相对短小单薄,但串起来又是一部饱满的市井小人物的历史。 ●2017年325:清丽哀婉,活灵活现,感谢汪老复活了扬州下属小县城乡土人情。除了名篇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等,还喜欢八千岁,姚团长。开篇钟声非常意识流。异禀的几十年重写,对比看出故事性增强,早期有点围城风格。 ●自从上高中是读了《受戒》,就一直想系统地读一读汪曾祺先生的文章,看这本《菰蒲深处》,完全没有失望,大部分的文章写得都太好了,不过最好的还是《受戒》。 ●书名"菰蒲深处"取自秦少游之词,一读即知故事发生在水乡。小说大多取材于汪老听过的人事,看似便利,但作者云"世界上没有这样便宜的事,把一块现成的、完完整整的生活原封不动地移到纸上,就成了一篇小说。从眼中所见的生活到表现到纸上的生活,总是要变样的。"从生活提取原料,放入锅里,大火烹烧,才有这么些原汁原味的水乡故事多。 又有"很多人都死了。人活一世,草活一秋"的句子,很有之前读过的《人间草木》的况味,不知怎的,就想起了那句"人间久别不成悲",大约是与一本好书、一行佳句相逢,如与故人相见。 ps.侯银匠那篇作为高中阅读理解写了不下于五次,至今记忆犹新。 ●汪老的故乡高邮就这样在他的笔下一点一滴地刻画了出来,那些卖卤煮卖酱菜卖银饰卖早茶的商铺,那些卖眼镜卖绒花卖熟藕的货担小摊,大户人家的少爷小户人家的闺女商铺里的学徒靠力气吃饭的挑夫,三教九流一应俱全;写的都是生活中的杂碎小事,小本生意的辛苦大号商铺的兢兢业业茶余饭后的聊天大姑娘小媳妇你情我爱。好似去旧时的高邮走了一遭。 ●读过这本,算是把汪曾祺的小说读全了。这部都是写他的故乡高邮,还是《受戒》最经典,虽然读过多次,还是忍不住再读一遍,细细品味这个非常美好的故事。 《菰蒲深处》读后感(一):写得好 图书馆借的。想写,已还。 江南水乡,人的面目俊朗清秀,不是那种黄土高坡上的灰头土脸。那么滋润,每个人。可还是一个个都死了,这个城市,这个世界,曾经那么活过那么多人,后来,一个个都死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作者热乎乎地看着,看着看着,因为同情,因为惋惜,常常冷冷地在末尾写道:"一个一个都死了。"做小买卖的,和女佣好过一场的程锦,嫁过来做少奶奶的,下乡视察田产找处女的关老爷,小绣娘,小和尚,小军阀……一个一个都死了。 挣来的,抢来的,继承来的,起早摸黑辛苦干出来的……都散尽了。 人活一世啊。 《菰蒲深处》读后感(二):能触动人心的艺术永远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这本多为故地故人旧事,虽是小说,但人物刻画都很真实,就如汪老自己说的他的取材来源于真实,能触动人心的艺术总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有经历过相处过才能写的令人心神颤动。 汪老笔下的爱情很纯很简单,明子与英子,十一子与巧云看得都很触动,但汪老写爱情或者说写感情写的又不是那么直白,有点含蓄却又直击内心的让人觉得他们的感情真深真好。 另一方面很多故事的结尾都是戛然而止恰到好处,不多一字一句,结尾在那个点上留有遐想的空白,但感情又刚好表达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说真的挺让人佩服的。 如此老一辈的书读起来真的是让人神清气爽,想法连连,深思不已。 《菰蒲深处》读后感(三):故乡 汪曾祺先生的故乡是高邮,他写过很多与故乡相关的散文,像写故乡的食物,犹如张瀚的莼鲈之思,非常感人,而《孤蒲深处》这部小说集,也是描写故乡的人物,读起来也能感受到汪先生的思乡之情。 汪先生的小说都是短篇,读起来有时候会觉得意犹未尽,甚至有些突兀的结束了,比较感人的有几篇,不过因为我是断断续续读的,已经忘了具体的篇名,似乎有个《岁寒三友》很是令人难忘。 大概因为中国的传统是农业社会,多数中国人的乡土观念特别严重,安土重迁,最终希望叶落归根,尤其是远方的游子,离故乡越远就越发思念故乡。故乡的好记得越发的清楚,故乡不好的地方就被自动过滤掉了。哪怕只是出去旅游几天,到后来也总是怀念故乡的食物。 《菰蒲深处》读后感(四):初识汪老头——《菰蒲深处》读后 汪曾祺先生写故乡高邮"本乡本土"的小说集。第一篇《小学校的钟声》,少作。以《受戒》(1980,此次未看)、《大淖记事》(1981)为最佳。次则《岁寒三友》(1980)、《八千岁》(不详,后一篇注明1983)、《异秉》(1980重写)。由此可见,80年代开头的二三年,可谓作为小说家的汪曾祺的"黄金时代"(在没读《晚饭花集》以前这么说,够冒失的呵呵)。 汪先生曾说,因为他的小说大多取材于乡邻亲友的真事(比如"王二"的后人就承认《异秉》中百分之八十是真的),故多写人的善和美的一面。话固然这么说,但我觉得也与汪先生一贯的文学观(可以上溯但他的老师沈先生)、亦与时代有关系。可以想象得到,80年代初的读者读到像《受戒》、《大淖记事》这样讴歌人性的善和美、为人的天性的解放张本的作品,枯涸而彷徨的内心将得到怎样的滋养和抚慰呐。 前举几篇,尤其是《受戒》,真是美。美。不住地惊叹:呀,小说还能这么写! 沈先生有一句话,大略说:文学是情绪的体操。窃以为是深得文学之三昧的经验之谈。这话用在汪先生那儿,似亦无不可。 《菰蒲深处》读后感(五):一潭清水 写于2015年 对于汪老最初的印象,是高邮红亮红亮的咸鸭蛋,是初中的一篇课文吧,敲开青色的大头,一筷头下去"吱"一声,红澄澄的油冒上来,然后我想:"哎哟喂,这老头不错。好一个吃货。"水乡的芦苇小桥,端午的艾草香囊都比不上一颗红油咸蛋在我心中的分量。后来,后来我便买了一本他的书《菰蒲深处》,还被母亲用狐疑的目光盯了很久,封面上一张斑斓彩图,下面标着"童年书系,插画本。" 然后我在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看完了一本薄薄的书,最喜欢的两篇文章是《受戒》与《晚饭花》,那时我的中长发还没剪,凌乱的披散在肩上,汗水一滴一滴从头皮里拱出来,扎的又痒又疼,明海的头上被香头子点了十二个戒疤的场景,如此真实地在我心头浮现着,老头写新嫁娘出嫁的珠子灯,写高邮的馄饨,那走街串乡的雕花的担子,都跟《东京梦华录》里似的,用刀背剁得荠菜冬笋肉末馅馄饨,一个个整齐地码在小抽屉里。师傅们大殿上杀猪吃,"…一切胎生、卵生、息生,来从虚空来,还归虚空去,往生在世,皆当欢喜。南无阿弥陀佛。"鲜红的猪血带着沫子喷,我佛慈悲,多喜庆。 后来我又读了《边城》,得知汪老是沈老学生,先"啊"的恍然,又"咦"一下,如果说《菰蒲深处》与《边城》,尤其相似之处,但却又有极大的不同之处,就好比一个蒲苇草所深深掩盖,一个则在那遥远僻静的边疆,都民生纯朴而又闭塞,但说不出来的不一样。就像小英子附到明海耳畔说:"我给你做老婆好不好?"翠翠在见到二老时则慌乱躲避。 《边城》中的每一个人生来都带有奇怪的孤独,他们的孤独是一片膜,隔绝着所有人离开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而汪老笔下的水乡,人与人熟捻地把对方融入到自己的血肉里去,仿佛一个是山中的桃花源,一个是孩童化的大集市。汪老的书真实,像每个人思考过去的回忆,给镀点儿真善美的金框;而沈老则带了股仙气,该天真的地方绝不会童话,翠翠在我们心中应是再也等不到二老,在我们心中怎会想到这样一个女孩子拉扯一对儿童发胖、老去。她应永远站在那艘船上,孤寂却有亮丽,而明海,就会娶小英子,小英子会长成一个贤惠大方开朗的主妇,明海的木讷变为稳重。一切仿佛就该是这样。 我发誓我未深切的读懂这本"童年书系",汪老说他不喜欢人们称他的作品为乡土文学。他说他作品中有水气,却不怎么见土气。那水气灵动婉转,正是那临近长江的水乡。秦少游写家乡高邮"天沾四步壁",如此广阔,却又如此逼仄。 我仿佛看到不同的时空交错下的边城和高邮,都不过一潭清水,那边蹲着的藕荷布衣,青花灰裤的少女开朗也好,羞涩也好,孤独也好,都有着那样一双黑而软的如两汪清水的眸子。 每一个游子,都能从中看到远方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