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 我们在了解春秋玉器的时候,要有几个基本的历史认知, 一是春秋属于周,而且是延续了西周后期的东西,礼制,制度,文化等方面并没有完全的乱,还在维护周的统治。 二是春秋的玉器,已经是全面的用砣具开始加工了,并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高古玉是刻画。在《张家坡出土西周玉器》这本书里,还有《陕西出土东周玉器》里已经明确的证实了,在西周已经出现了砣痕。 这是我们理解春秋玉器的两个最基础的点,礼制不乱,文化传承了西周的严谨,工具是砣具。 春秋的玉器,我们通过看馆藏,还有看到的民间藏品,往往给大家呈现的特征是纹饰比较流畅,线条宽度,造型特别统一,皮壳没有汉代的玻璃光状态。 曾经也在群里说过,我个人一直认为,春秋的线条是春秋--汉这个阶段里纯砣具使用加工,最精致的年份。 这个来源可能是跟礼制并没有完全崩坏,王室的约束强应该是有关系的。 补充一个特点,春秋的玉器极少有和田玉,大多数是地方玉质,和田的春秋玉质少之又少,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特点。 一是春秋属于周,而且是延续了西周后期的东西,礼制,制度,文化等方面并没有完全的乱,还在维护周的统治。二是春秋的玉器,已经是全面的用砣具开始加工了,并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高古玉是刻画。在《张家坡出土西周玉器》这本书里,还有《陕西出土东周玉器》里已经明确的证实了,在西周已经出现了砣痕。三是春秋的玉器极少有和田玉,大多数是地方玉质,和田的春秋玉质少之又少,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特点。 归纳下,基本上就是这3个挺特殊的特点的。春秋的玉器还有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就是双阴挤阳,但是我个人觉得如果对春秋中早期到汉的砣具痕迹掌握不熟练的话,双阴挤阳和西周都需要往后放,开始就琢磨双阴挤阳的话会比较的混乱。 这几个图是战国早到春秋晚期年份的玉璧加工工序,我们从这个图就可以看到砣具在这个年份使用的非常的熟练了,完全可以不需要草稿,直接加工成型。 这两张图,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初始的线条加工,在春秋也是直接成型,构成了玉器的整体造型纹饰 这两组图就是让大家知道,看似精致的春秋,在开始加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经过砣具的不停加工,工具的不停琢磨,当所有的型最后都成了的时候,再加上我们最后看到的装饰性阴线。与前边的初加工线条比较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无论开始,还是结束,春秋线条加工的工具没变 最后形成的特征,没变 也是我们从线条切入看春秋玉器的基本逻辑 那么从馆藏,从专业的工具书籍里,我们推导出的这个逻辑要体现在我们日常遇到的玉器鉴定上。 型好仿,纹饰好仿,只有工艺最难仿。昨天在群里发的那个天工开物记载的砣具视频,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当年的人是如何加工玉器的 也是从这点推导出来,汉代的砣具不会比天工开物成书的时候更先进。 加工的玉匠会有各种区别,国家会有不同的文化差异,但是,我们为什么要锁死加工工具这一个细节去推导玉器的鉴定方式是工艺呢? 我个人觉得,生产工具是特定的历史时期限定住的生产力的原因。无论外在的原因如何变化,砣具只要不变,全国的工匠在切一条阴线的时候,一定用的是同一个方法。 这是比较典型的一个晋式的春秋龙纹造型的玉片,这个玉片并没有完工,没有进行减地细加工 也正是这种纯平面的纯阴线,让我们看到这个玉器的线条是如何出现的。 在春秋,就用了非常精致的小金属砣具,加上介质进行切削。 即便是最后的纹饰成型后的装饰线条,依然保持了线条加工的基本形态,这也就佐证了我们推导出来的逻辑,和对线条的理解,这个都是成立的。 当我们推导的方法,还有工具的猜测都没有问题的时候,就进入了最实质的阶段,鉴定。 鉴定的基础来自以上两个方面,那么我们用这种推导逻辑和工具推理去验证馆藏是否如此。 上博的 湖北的 河南的 河北的 也就是我们理解的东西没有偏差,标准没有错,这是我们琢磨这些东西最大的基础。 这是襄阳文保所的 这是曾侯乙的 提醒下大家,在鉴定玉器的时候,要集中经历去琢磨一个年份的东西,从线条切入进去,不要跳跃,如果线条不掌握,千万不要去研究皮壳 看的多,想得多的时候,容易知识盲点多,自己就给自己弄乱了 一定是一步步的走扎实了 否则囫囵吞枣,前边的基础如果绕过去了,以后只要你还玩,这一步一定是加倍的补偿回来 线条切入,春秋--战国--汉--祭坑,无论从哪个顺序开始都行,当这几个年份的线条都琢磨的差不多的时候,再研究皮壳 上来就是素器,很容易死,而且多年都琢磨不明白,一直绕圈子 有时候逛交流会就会这样,感觉对,但是又有点拿不准,这个感觉就是基础没打好 素器最难 难度超越商周 不懂带纹饰的,就只懂素器?20年前有这样的我信,现在的市场,不可能有这样的了 地域性的优势没了,你不是当地人,不常年接触,就信息闭塞。 其实检验你素器掌握的如何,也有个办法 就是看看馆藏的器物,那些带工的没有工艺的地方,那些不带工的素器,和你理解的是不是一样。 很多人玩素器就是自欺欺人,反正我这玉是老的吧,路边石头子都亿万年,弄一兜子回家玩呗 艺术来自工艺,来自人,没有人加工哪儿来的艺术,别骗自己了 所有的线条里,最难做的是春秋 最好做的是汉代 底子里,最难做的是汉代 谷纹最精的是战国 各有巅峰 西周中晚期就有砣具了,商没看过 群里分享的图书里,陕西出土东周玉器这本书,对线条的理解极为有帮助 秦式玉其实是把春秋的工具体现的最淋漓尽致的 这几个位置的做法,在高古几乎都是通用的 虽然随着年份的推移会有变化,但是变化不多,为什么很多带网格,带绞丝的工艺一眼瞎?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工艺没到位。 这个位置的做法,两头到头,线条宽窄不变 就这一个小细节,能否定掉很多玉器仿品 绞丝旋拧不铺陈,每条线条都有独特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摆上去,能否定掉很多绞丝 当这些细节的东西辅助线条都观察到的时候,仿品就距离您很远了 是延续,战汉延续了很多春秋的做法,有变形,不大 线条越密集,越容易出破绽,所以不怕线条多 琢磨的方面有几个,一是砣具在春秋加工玉器时,单砣的痕迹是什么样子的,沟底的磨砂状态是什么样子的。二是砣具在接续成长阴线的时候,是如何接续的,接续起来会有哪些特征?这个特征是不是在所有的馆藏玉器上都能得到体现。三是不同的线条加工的方法是否一致,长线和短线,粗线和细线?四是线条加工出来后,对皮壳、沁、钙化的影响有哪些,如何在鉴定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五是线条装饰线之上,那个起墙的位置,修磨的时候会留下什么痕迹,他和阴线的关系是如何的?对皮壳鉴定有什么影响? 下边这条线就是春秋精致阴线的做法,古人居然知道腹部相接线条更流畅 知道了这些后,我再鉴定中需要琢磨哪些东西,就是非常需要琢磨的了 琢磨的方面有几个,一是砣具在春秋加工玉器时,单砣的痕迹是什么样子的,沟底的磨砂状态是什么样子的。二是砣具在接续成长阴线的时候,是如何接续的,接续起来会有哪些特征?这个特征是不是在所有的馆藏玉器上都能得到体现。三是不同的线条加工的方法是否一致,长线和短线,粗线和细线?四是线条加工出来后,对皮壳、沁、钙化的影响有哪些,如何在鉴定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五是线条装饰线之上,那个起墙的位置,修磨的时候会留下什么痕迹,他和阴线的关系是如何的?对皮壳鉴定有什么影响? 当我们把这几个问题都琢磨透的时候,春秋的线条也就是基本的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