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罗永浩又要凉


  1.罗永浩的新消息是要卖电子烟
  在1月份一次聊天宝功能发布会上,罗永浩说他开始卖电子烟了。
  他的微博上也发出了电子烟的品牌名、照片,以及罗永浩对此的雄心。
  这种业务变化,好听点,是业务多元化,往根上说,说明他寄予很大希望的即时沟通工具——聊天宝,已经凉凉。
  网上已经传出聊天宝要裁员85%的消息。
  罗永浩的裁员和碧桂园、京东的裁员不同。
  在人力资源管理学上有个专门的病症名称:帕金森症。
  这种病的表现是:随着公司逐渐壮大,机构不断增多,人员臃肿,工作效率低下。这种病的发病原因是:管理者往往倾向于招聘比自己弱的人。
  个中原因是:一些能力平庸的管理者出于对自身职位安全性的考虑,而有意屏蔽能力强的人。
  平庸的管理者不想失业,只能这样干。
  超越这个病症的解决方式是:隔级招聘和优胜劣汰。
  所谓隔级招聘,就是由上上级来决定最终的用人选择。直接管理者没有人事权。
  采取优胜劣汰,促使管理者为了提升本部门的综合能力而去招聘有能力的人。
  所以,碧桂园、京东对外解释称:我们是正常的优胜劣汰机制。
  但是,罗永浩的聊天宝显然是因为出于生存需要而采取的裁员措施。
  聊天宝干不下去了,明星创业者罗永浩只好另觅其他生意。
  电子烟在创投界经过去年的火爆之后,罗永浩不假思索地跳上车。
  但是今年315晚会曝光:电子烟照样能使人对尼古丁产生依赖。
  说白了,电子烟都是假的。
  这个消息让人觉得罗永浩又要凉凉。
  2.腾讯其实就是罗永浩的南墙
  与罗永浩同时推出即时聊天工具的还有另外两家:快播王欣的马桶MT、抖音的多闪。
  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社交产品动物性。对马桶MT针对人性弱点,在"动物性"上做文章稍有批判。
  多闪是对抖音短视频的补充,将开放性的抖音形成社交闭环,应该说,非常符合商业逻辑。
  站在即时沟通产业的角度来看待罗永浩的聊天宝,就像是大观园里来了个刘姥姥。
  她不属于这,也没有这里富贵人家的气场,更没有相关的资源和实力,她是来搞笑的。
  在即时通讯领域,谁能撼动腾讯的微信?
  电子商务、新零售领域做得那么成功的马云,即便是傍着天猫、淘宝等阿里系大树,他的阿里旺旺依然憾不动腾讯的根基。所以,罗永浩选择这个领域,他的南墙就是腾讯。
  罗永浩应该没有复习相关商业史。当年与QQ要决一死战的是hotmail,即便hotmail的背后是当时全球软件霸主微软,腾讯愣是固若金汤。
  生于1985年前的人应该知道hotmail,当时的白领、金领阶层中,hotmail成为首选聊天工具。
  甚至是身份的象征。
  hotmail差那么一点就能成功,但最终还是死在了即将成功的路上。
  微软即便不甘心,也无可奈何。
  不知道罗永浩是不是偷吃了豹子胆,竟想去完成连微软都未能完成的宏图。
  王欣毕竟是懂技术的,多闪亦有8亿粉丝做后盾的抖音作靠山,只会英语的罗永浩,你有什么?
  3.罗永浩会说:我有SZQ
  罗永浩最有名的的创业莫过于创建锤子科技,进行锤子手机的研发。
  锤子在西南地方的方言里,是脏语,暗指SZQ。
  我没有用过锤子手机,但见同事用过,三四年前吧,摆在同事的桌面上,像个锤子。
  锤子科技在这几年的发展表明,发展得不怎么样,既没有打败苹果,也没有打败华为。
  连水果市场真正的苹果红富士都没有打过,红富士依然在卖,依然是优良品种,而锤子手机已经无踪迹。
  在锤子手机之前,罗永浩还创办过英语培训学校和博客网站。
  都是雄心勃勃而最终籍籍无名。
  纵观罗永浩创业史,两个特征耐人寻味:
  1) 都是赤身裸体杀入红海:红海是指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对应的概念是蓝海,蓝海是指尚未完全竞争的市场,马化腾开始QQ时,即时通讯领域肯定是蓝海,中国无同类,市场无对手,待到罗永浩创办聊天宝时,他面对的对手是一个帝国,而他除了热情,什么兵器都没有,等同于以卵击石。
  创办锤子手机亦是如此,国外的三星、苹果,国内的华为、OPPO,哪个不比你资源多?
  人生自古谁无死,干脆傍上牛逼人物一起死。
  罗永浩永远可以说:做培训学校,没竞争过新东方;干博客网站,没弄过新浪;干手机,没超过华为;干聊天工具,没赢过腾讯,所以,他们都活着,老子先死。
  这牛逼够牛的。
  2) 以浮躁心态做事:高中肄业生罗永浩苦练几个月英语就成功应聘上新东方的英语老师,然后又成功地成为了名师,江湖影响力日隆。这种成功,在今天看来,是老罗的人生陷阱:老罗可能骨子里认为,世间无难事,只要我动心,他觉得只要自己稍稍努力一下,任何事都能成功,这种浮躁心态在锤子手机和聊天宝上都可见一斑。
  要是这样,华为就不用投入巨额的研发费了。微信的张晓龙也不会因为用户体验而失眠了。
  英语教师这个职业毕竟是"口活",属于文化教育产业,可以稍稍虚一点,但锤子科技是实体经济,没有踏实心态,只能是死路一条。
  4.终极建议:重新回到英语教师角色上
  罗永浩的所有名气都是源自他当年的英语教师这个角色。
  后面的名气都是这个根源的衍生品。
  在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管理理论中,创业者首先要问自己:我有什么资源。
  老罗只有出众的英语教育能力和网络上的名气。
  这两项其实就够了。
  老罗完全可以成为全中国、全网络最牛的英语培训老师。
  他或许认为,目前的他就已经是了。
  其实,套用马云一句话:短暂的顶峰不值钱,长久的才值钱。
  短暂的叫做昙花一现,长久的才叫基业长青。
  尽管现在在互联网上罗永浩三字依然有号召力,但是这三字的美誉度在下降。
  每每看到这三个字,就会禁不住想:这家伙又要玩哪出戏?
  而不是:这家的英语教学又上升到哪种新境界了?
  如果罗永浩坚持以英语培训为创业切入角度,围绕教育行业进行品牌打造和团队打造,百年之后,谁敢说罗永浩不是教育行业的福特?(注:福特被称为现代汽车工业奠基人)
  关键时期往往就那么几年,左晃荡右晃荡,早晚晃荡完。
  再进入英语培训,罗永浩还有机会,但不知道他还有没有甘于教学业务的心态。
  而去卖电子烟,即便没有这次315晚会的曝光,他同样会失败。
  成功有惯性,失败更有惯性。共勉。
网站目录投稿:问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