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全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我在课堂教学中作出了一些探究: 一、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社会生产和人的需要是产生兴趣的源泉,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有一个思想上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的特点(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讲述数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价值和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白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和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教材中的每一章引言课,教师都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引入新的课题。如第一章以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问题。例如:(1)以天气预报2005年11月某天北京天气为 -3°C——3°C的它的确切含义引出负数这一代数知识。(2)以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如何确定三个队的净胜球数引出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第二章始终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说明"一元一次方程"的引出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第三章从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中找熟悉的图形中引出直线、射线、线段、角等有关知识。第四章以关于我们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温饱到小康跨越的文字,文字包含一些数据,引出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问题。老师将这些引言课讲得有声有色,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价值,另外在一些单元和部分课前,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的需要也适当地讲述了数学的应用及其价值。如;负数概念引入后教师结合"阅读与思考"的内容,向学生生动地讲述了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这一历史事实,在他们陶醉于我们祖先的伟大成就自豪感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占有的欲望。 苏联数学教育家奥加涅说过:"数学教学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能保持和发展。"这说明学生是否具有学习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二、在知识的应用上力求方法正确,运用灵活 对于在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关键在于运用。方法的运用讲究正确与灵活。我在数学课中对知识的传授一致贯彻讨论、辨析、取证、定位的思想。每逢一个新知识,先让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归纳知识进行评析,找证据,初步在头脑中对这一新知识有所理解有所悟,然后师生共同辨析,找证据,最后把新知识的位置给以确定。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一新知识产生的前因后果。对新知识前因的探究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无形之中就进行了方法教学。如公式的确立,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利用特例进行探索、猜想、归纳和定位确立共式的模型。学习代数式的计算联系数的计算来进行知识的迁移。我在讲述两直线平行的第二条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时,让学生讨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然后联系"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证明,教师给予评析,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同旁内角与直线平行的关系。在解决开放型题目的时候可按下列策略进行,(1)剖析实例,发现结论。对于结论探求判断的问题,可以根据普遍性寓于特殊性的原理,从具体的实例入手进行思考,进而敲开一般性结论的大门。(2)寻找反例,否定结论。对于结论未定的问题,若寻找不到支持某结论成立的实例,可从反面思考,寻找或构思出否定结论的实例。(3)合理推力,想象结论。在已有知识,经验与同类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结论的可能性形态或结果进行合理的猜想,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条重要思维策略。(4)辩证思维,发展结论。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防止越俎代疱。(2)引导学生思维辩证,增强思维的批判性。(3)提倡别出心裁,鼓励思维的独特性。(4)鼓励探索研究,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加以适当应用。在讲正负数时联系生活中的盈亏问题、温度的升降问题等体现数学的实际生活性。在讲黄金分割点时,联系人体,因为在人体上,有好多个黄金分割点,人体才成为一个美的"雕塑"。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 三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试题教法 。只要多练,不断进行正误对照,还要学生说每一步的运算依据。此法实施过程分为"课前预习、板演练习、指导自学、学生评改、教师讲评"五个环节。"板演练习" 应抽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板演。针对板演暴露出的问题,使学生从反面吸取教训,加深对概念、法则的理解和应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开路排难,为精讲提供可能。 2、概念教法。在概念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感到抽象,难以理解,或理解不透,抓不住关键、重点。正因为如此,在上课前,把主要新课内容简要说给学生,指出重难点,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和相关知识点的内容,所以宜采取"讲解阅读议论练习"教法。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比较、联想,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自己的知识。课上组织前后四位同学把读书产生的问题都提出来,四人一起议论,用书本知识加以回答。对于解答不了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探讨,求得彻底解决。最后再小结、巩固练习。 3、公理、定理教法以归纳发现式教法为主。此种教法,关键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材料,启发他们发现新知的机会。步骤为(1)复习提问;(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而创设启发的情景。 4、应用题教学以"读议究讲练"为主。因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不明显,故重在分析、理解题意,然后以列表、画示意图为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要让学生先阅读再议论,然后和老师一道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明确已知和未知,进而掌握列方程的方法、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