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摸摸口袋,钱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 我们常说,思维走入误区,必将导致行动上的失败。所以谁也不愿意深陷思维误区的泥潭中,但怎奈雷区太多,一不小心就犯了大忌,轻则收益微弱,重则资产缩水。 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查自纠,改变几个观念,记住几个概念,拨乱反正,才能走向康庄大道。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理财大忌中的"三多三少",快来看看你中招了吗? 壹 存款:活期多,定期少 对于理财,如果你追求的是绝对稳健,倾向于银行存储,那你就得着重考虑活期利率和定期利率的差别。 由下表可知,各大银行的活期利率在0.3%~0.35%之间,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普遍为1.75%,泉州银行虽然高达2.52%,但人家是地方性股份制银行,网点只覆盖泉州地区,也和我们没啥关系。 因此,如果我们将1万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利息有175元,活期呢?35元!还不够吃一顿饭。 所以,尽量不要把存款放入银行活期,理财虽然要考虑资金的流动性,但也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流动资产带来的损失。 在我们周边,很多人不会太在意活期账户里的资金,觉得钱少,无所谓,但是时间长了,积累的金额大了,这笔损失就会越来越明显。 其实这种错误的储蓄思维和日常消费中忽视小笔支出的行为极其类似,都是因为理财思维转变不过来而引起的。 所以,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问题,还是尽快改变,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利息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贰 眼光:看风险多,看收益少 理财产品的多样化给予了投资者丰富的选择,但大部分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考虑的第一要素绝对是风险,其次才是收益,因此他们会更偏爱稳健型的投资方式。 但一般而言,稳健的背后是受益回报较少。纵观国债、外汇这些特别稳健的投资方式,我们不能违心的说,它们的收益还不错。 所以,风险承受能力适中的投资者不妨试着突破这种传统模式,大胆一些,尝试适当比例的风险性投资,提高收益。 叁 行为:攒钱多,消费少 由于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勤俭节约的家庭理财观念广受父辈人的推崇。 精打细算,克勤克俭已然成为了他们发家致富的首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攒钱会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理财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生活更美满,所以学会管理自己的资产,用钱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享受赚钱和消费带来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消费不再是单纯的买买买,而是要让投资型消费逐渐替代传统的支出型消费,让我们花出去的钱再次"跑回来"。 通俗来讲,就是除了固定支出外,我们要学会用钱购买资产,并让这些资产产生收入。长久以往,家庭收入的大部分来源就会变成资产,我们也不再仅仅依靠工资度日。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投资型消费让收入资产化,让资产赚钱,让钱生钱。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月入三万,有人过的舒爽,有人却很焦虑。因为焦虑者的收入组成部分仅仅是月薪,而舒爽者收入的组成则是少量的工资和大量的房产性收入(房租)和投资性收入(股票、债券、股权的利息、股息和分红)。 总而言之,别总把钱攒着,要学会有技巧的花出去,才能让钱越来越多。 ——— 每个人的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并不能完全了解一个事件的全部,所以在理财的过程中谁也没办法避免误区的产生。 我们只有一步步地学习,每次罗列出几个误区,记住几个技巧,改变几个观念,总会慢慢步入正轨,让财(才)越理越多。 还是那句话: 理财不过是一碗毒鸡汤,我们一定要学会用脑子来辨别,多看、多学、多想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