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进口电子元器件风险分析与控制的探讨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中应用进口的电子元器件种类较多。但是由于进口电子元器件代理商销售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将导致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进口电子元器件的概述及选用,以及进口电子元器件面临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等方面的探讨,从而为合理选用进口电子元件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进口电子元器件;风险分析;风险控制
  一、进口电子元器件的概述及选用分析
  (一)进口电子元器件的概述
  电子元件是基础构件,是企业生产设备的重要基础。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不断的更新,电子元器件性能质量有了较高程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目前我国电子生产水平基础较为薄弱,很难满足当前设备的使用需求,因此设备选择使用的核心以及大型复杂装置,长期以来一直依赖进口。但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大量设备采用了禁运策略。此外,由于各种因素,进口电子元件来源较为复杂,使得大量假冒进口电子元件出现在国内市场[1]。
  (二)进口电子元器件的选用分析
  在进行进口电子元器件的选用分析时,在武器设备的选用方面应优先使用国产军用电子元器件,尽量减少进口电子元器件的使用,目的是提高武器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人为控制。美国军事机构重视停产的电子元器件,并已纳入标准管理流程。同时,对电子元器件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并为各类电子元器件创建了军用标准和数据库。提出AQEC计划,以确保COTS的低风险,从而高可靠性要求军事和航空电子市场的元器件。
  世界領先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已经授权了AQEC认证,使其产品能够满足商业要求,以及产品可靠性。军事和美国公司积极开展研究,制定标准和规范,包括管理工作程序,工作文件和其他组件,过程系统可靠性高,还要注意元器件的可用性,后勤维修支持,以及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的其他问题[2]。
  二、进口电子元器件面临的风险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合作的加强,对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一般采用进口元器件。由于进口电子元器件在生产使用上具有多种使用特性,如成本较低,使用功能更加可靠。从而使得国内大部分企业在产品设计上普遍选用进口电子元器件,虽然进口电子元器件具有使用较为广泛,质量性能良好的特点,但是就目前在如何合理地选用进口电子元器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方面,对进口电子元器件的信息量理解较少,另一方面,进口电子元器件的售后信息较为滞后。这些面临的风险都会影响对进口电子元器件的采用,以及在生产产品设计中的维修和售后等。下面主要针对面临的三个风险,进行综合分析。
  (一)进口电子元器件的供货风险分析
  为了保护国家安全,限制高科技技术的传播,国外对一些高科技产品实行出口管制。以出口管理条例为核心的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已经建立,通过一系列出口管理系统,以防止产品出口到未经美国政府授权的目的地,总之各国都有相应的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措施[3]。
  根据CCL中列出的禁止向中国出口的电子元件的类型和规格以及应用范围,受美国生产的电子元器件的影响,其性能参数在可控制环境内。在此基础上,设计新产品时,在选择A/D转换器,光学集成电路,以及可编程逻辑器件时,不能盲目使用进口元器件,因为不利于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当国内元器件的生产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时,国内部件应优先考虑,国内部件的研发需求也应当优先。
  (二)停产电子元器件的风险分析
  随着电子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制造商的运营,元器件生命周期和设备本身的缺陷,以及进口电子元器件的更替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外国制造商将发布内部元器件的停产通知,从而取消电子元件影响产品设计,开发一系列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最终影响零件采购、产品维护,从而实施风险评估和信息管理,并制定风险缓解措施[4]。
  (三)假冒伪劣电子元器件的风险分析
  由于企业停止使用组件的信息有限,以及因各种原因停止使用进口电子元件的迫切需要,一些不负责任的供应商可能出于经济原因提供虚假的电子元件。虚假组件主要有表现形式如下:低质量水平用作高质量水平,允许电子元器件在系统所需的恶劣环境中不正常运行;以前使用过的翻新部件,可能老化或有电气损坏的现象发生,导致翻新部件的可靠性不高;用廉价材料替代导致可靠性降低甚至失效。
  三、进口电子元器件的风险控制研究
  (一)供货风险控制研究方案
  在供货风险控制研究方案中,从产品设计的初始阶段开始,应该综合考虑过时和风险问题,并进行评估和信息管理,以及风险缓解措施的制定。对于进口元器件的供应风险,建议采用权威机构的质量体系认证,可以保证产品供应,一般选用国际知名度高,成熟的技术制造商作为供货商家[5]。
  (二)鉴别假冒伪劣风险控制研究方案
  如果使用假冒伪劣的电子元器件,将带来严重的产品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识别和控制。更成熟的识别方法是:采用红外线热分析、化学分析、失效分析和破坏性物理分析等。因此,在代理商处购买进口电子元器件时,有必要建立认证供应商评估系统,定期评估代理商的质量,并定期筛选批量产品。如果代理商的元器件质量不符合要求,将其从合格供应商列表中删除,并重新选择购买信誉良好的代理商。
  四、总结
  企业需要根据企业各自的系统、特点和要求,加强对进口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和管理,综合考虑进口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和价格,以及供应能力。另外,电子元器件产品在保证质量水平时,还要考虑是否可以连续供应。基于过去的故障状态和可靠性趋势,可用于缓解采购、产品维修和后勤支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风险并提高进口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卫华, 熊惠, 郑立生. 进口电子元器件的风险分析与选用管理[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4, 32(2):55-59.
  [2]张颂国. 进口电子元器件的选用控制及风险管理[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7, 35(1):56-61.
  [3]杨薇莲. 进口电子元器件风险分析与控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10).
  [4]聂国健, 周军连, 任艳. 进口伪劣电子元器件的防范及应对措施[J]. 质量与可靠性, 2011(4):44-48.
  [5]王杰. 大型复杂电子系统电子元器件选用与管理方法研究[J]. 环境技术, 2012(2):33-36.
网站目录投稿: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