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张岩石标本图集上


  地质构造
  47幅
  板劈理
  Slaty cleavage
  板劈理高角度切过层理,但未破坏原始层理的连续性。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区地教研室
  采集地点:北京西山地区
  采集时间:1982年
  板劈理
  Slaty cleavage
  钙质板岩中的板劈理,板劈理面平整。
  采集人:马杏垣教授
  采集地点:云南昆阳地区
  采集时间:1982年
  劈理折射
  Cleavage refraction
  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年
  层间间隔劈理
  Interlayer spaced cleavage
  间隔劈理局限于石英砂岩中相对软弱的灰岩夹层内。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年
  矩形石香肠
  Rectangular boudin
  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杜岳鸿、李富强
  采集时间:1988年
  采集地点:湖北大冶。
  矩形石香肠
  Rectangular boudin
  硅质条带大理岩中相对刚性的硅质层形成矩形石香肠构造。注意在左侧褶皱转折端部位出现的矩形石香肠构造,示石香肠构造形成于褶皱之前。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杜岳鸿、李富强
  透镜状石香肠
  Lenticular boudin
  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年
  膝状褶皱
  Kink fold
  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度。
  采集人:单文琅
  采集地点:北京西山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膝折
  kinking
  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平缓褶皱
  Gentle fold
  褶皱两翼翼间角大于120o。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开阔褶皱
  Broad fold
  褶皱开阔圆滑,翼间角大于120o。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不对称N型褶皱
  Unsymmetrical fold of "N" type
  注意不同褶皱层的褶皱形态的变化,强硬的硅质层(石英岩)具典型的相似褶皱的特点,较软弱的铁质层(富磁铁矿层)为顶厚褶皱。
  采集人:杜岳鸿
  采集时间:1987年
  采集地点:河北迁安。
  斜歪水平褶皱
  Inclined level fold
  横断面为相似褶皱,三维形态为斜歪水平褶皱。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平行褶皱
  Parallel fold
  褶皱层近等厚弯曲,由中心向外,褶皱面的曲率半径逐渐增大,曲率变小,外弧圆滑,内弧紧闭。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相似褶皱
  Similar fold
  各褶皱层相似弯曲,内弧与外弧曲率相同,等斜线平行。
  采集人:杜岳鸿
  采集时间:1987年
  采集地点:河北迁安
  相似褶皱
  Similar fold
  各褶皱层相似弯曲,内弧与外弧曲率相同,等斜线平行,发育轴面连续劈理。
  采集人:单文琅
  采集地点:北京西山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顶厚褶皱
  Similar fold
  两翼紧闭,转折端强烈加厚。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钩状褶皱
  Hook fold
  褶皱两翼变形强度有差异,一翼被拉断呈勾状,转折端加厚,具Ic型褶皱特点。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不协调褶皱
  Disharmonic fold
  薄层灰岩不同褶皱层间不协调,层厚者褶皱波长大,层薄者褶皱波长小。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复式褶皱
  Multiple fold
  硅质条带大理岩中一系列小褶皱组合构成一更高级褶皱。
  采集人:杜岳鸿
  采集时间:1987年
  采集地点:河北迁安
  复式褶皱
  Multiple fold
  一系列小褶皱构成一更高级褶皱,两翼次级小褶皱为不对称"N"形及"S"型,核部为对称的"M"型。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叠加褶皱
  Superimposed foid
  早期褶皱为不协调紧闭褶皱,褶皱两翼总体夹角小于30度 ;晚期褶皱为开阔褶皱,使早期褶皱轴面发生圆弧状弯曲。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叠加褶皱
  Superimposed foid
  早期为等斜褶皱,两翼平行,转折端强烈加厚。晚期为开阔褶皱,晚期褶皱枢纽与早期褶皱枢纽近平行,发生共轴叠加。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尖园褶皱
  Chevron-curvilinear fold
  片麻岩中的斜长角闪岩层褶皱外圈圆滑,内圈紧闭。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共轭X型剪节理
  Conjugated shear joint of"X"type
  在同一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两组剪节理相互交切,交线指示中间应力轴62
  ;在垂直交线的平面上,两组节理的锐夹角平分线指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61,钝夹角平分线指示最小应力方向63。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剪节理
  Shear joint
  节理面平直,沿节理面充填方解石脉,注意一些尚未充填方解石脉的羽裂带显示节理面的剪切性质。
  采集人:单文琅
  采集地点:北京西山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剪节理
  Shear joint
  节理面平直稳定,沿节理面充填方解石细脉。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剪节理及派生分支张节理
  Shear joint and induced subsidiary tension joint
  剪节理平直稳定,派生分支张节理与剪节理面呈30度角相交,锐夹角指示本盘运动方向;交汇处张节理裂口较宽,运离则尖灭消失。沿剪节理及张节理均充填石英脉,石英矿物生长纤维显示剪节理具张剪性特点。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张节理
  Tension joint
  一组与层面平行的张节理,延伸不远,示垂直层面方向的挤压或平行层面的拉伸。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雁列张节理
  En echelon tension joint
  雁列张节理以右阶型式排列,节理中充填方解石脉。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羽饰
  Plume structure
  沿剪节理面发育的羽毛状纹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小型阶梯状断层
  Minor-scale step fault
  沿断层面充填有方解石细脉,注意左侧的断层靠下部具逆牵引,右侧断层靠上部具正牵引,总体反映为生长断层。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正断层
  Normal fault
  断层带中的角砾的断续分布显示错断方向。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正断层
  Normal fault
  斜长角闪岩中发育的小型正断层,沿断层面贯入岩脉。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小断层
  Minor fault
  小断层切错砾石,小断层两侧派生羽状张节理呈约45o 相交,夹角指示本盘运动方向。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小断层
  Minor fanlt
  大理岩褶皱转折端发育的小断层,根据相邻层的错动方向可判别断层性质为正断层。
  采集人:单文琅
  采集地点:河北滦县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小型逆断层
  Minor-scale reversed fault
  靠下部岩石破碎失去连续性,靠上部体现了褶断和裂隙的发育,体现先褶皱后断层的发育过程。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断层擦痕及阶步
  Fault striae and step
  断层两盘相对错切在断面上形成擦痕,擦痕由纤维状方解石擦沫晶体构成,擦沫晶体被拉断构成阶梯状陡坎-阶步,陡坎指向对盘运动方向。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地点:河北秦皇岛石门寨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糜棱岩
  Mylonite
  为花岗质糜棱岩,石英发生晶内塑性变形而拉长,长石多呈不对称"б"型碎斑,可指示剪切运动方向,上层向右剪切运动。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钙质糜棱岩
  Calcimylonite
  灰质部分发生强韧性剪切流动,白云质部分(白色)作为相对刚性体被剪切拉断而透镜体化,不对称"б"型透镜体指示上层向左的剪切流动。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地垒
  Horst
  一系列相背倾向的正断层组合形成地垒构造。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挠曲
  Flexural fold
  平缓岩层的一段突然变陡而表现出褶皱面的膝状弯曲。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W型对称褶皱
  Symmetrical fold of "W" type
  为石英岩中的W型对称褶皱。中部褶皱较紧闭,向两侧逐渐开阔,褶皱转折端加厚,翼部减薄。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不对称褶皱
  Unsymmetrical fold
  褶皱两翼不对称,呈"S"型。
  采集人:杜岳鸿
  采集时间:1987年
  采集地点:河北迁安
  非圆柱状褶皱
  Noncylindrical fold
  枢纽呈曲线状、没有褶轴。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节理的交切
  Intersect of joint
  发育两组时代不同而相互垂直的节理,沿节理均充填方解石脉,早期节理细长,具剪裂特点,晚期节理较宽,延伸不稳定,为张裂。晚期节理切过早期节理。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黄铁矿中的擦痕及磨擦镜面
  Eanlt polish and siriation on pyrite
  黄铁矿中断层摩擦形成擦痕,断面上附以铁质薄膜而形成摩擦镜面。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1982年收藏
  普通地质
  74幅
  橄榄石-紫苏辉石球粒陨石
  Olivine-hypersthene chondrite
  1986年4月15日,在中国湖北省随州市淅河镇降落了一场陨石雨,本厅所列标本即该次降落的著名的随州陨石。随州陨石的化学-岩石学分类为橄榄石-紫苏辉石球粒陨石,其主要特征如下:
  形态呈不规则块状,外部有一个褐黑色熔壳,内部为浅灰色。具球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陨石性脆,易击碎。陨石组成含有矿物达32种,其中常见透明矿物有橄榄石、斜方辉石、斜长石、少量白磷钙矿、透辉石及玻璃质等。不透明矿物有铁纹石、镍纹石、自然铜、含镍黄铜矿、陨硫铁及铬铁矿等。
  产地:湖北省随州市
  采集人:舒勤荣
  采集时间:1986年4月19日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橄榄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
  Olivine-bronzite chondrite
  1976年3月8日北京时间18点52分,在中国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和蛟河县等处降落了一场世界已知分布面积最大的陨石雨,本厅所列标本即该次降落的著名的吉林陨石。吉林陨石的化学-岩石学分类为橄榄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其主要特征如下:
  形态呈不规则块状,外壳为暗灰色,内部为浅灰色。具球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陨石性脆,易击碎。陨石组成含有矿物已鉴定出的达43种,主要矿物有贵橄榄石、古铜辉石、铁纹石和陨硫铁;次要矿物有顽火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正长石、白磷钙矿、镍纹石和铬铁矿等;此外还含有少量副矿物、微量矿物和玻璃质等。
  产地:吉林省吉林市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76年3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铁陨石
  Iron meteorite
  形态呈不规则致密块状,比重较大。新鲜面为深灰-灰黑色,风化后为褐灰色。表面普遍可见有大小不等的凹坑,最大者约3×4.5cm,深约1.5-2cm。凹坑形态多为椭圆状,部分为不规则状。陨石主要成分为铁质,含少量镍质。
  产地:新疆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玻璃陨石
  Glassy meteorite
  玻璃陨石形态为玻璃结构,不规则块状构造,可见似皮壳状构造和少量长石斑晶。颜色呈暗褐灰-励精图志灰黑色。主要成分为酸性硅酸盐类(SiO2含量>73%)。玻璃陨石不属于现行陨石分类中的任一种。对其是否为真正陨石,也有不同认识。如部分专家认为,玻璃陨石实际上是地球形成初期的原始地壳的产物。
  产地:中国海南岛
  采集人:曾广策
  采集时间:1981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变成砾岩
  Metamorphogenic conglomerate
  颜色:灰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角砾状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质角砾,石英质基质
  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
  产地:西澳洲杰克丘陵
  采集者:游振东
  采集时间:1988年
  存放地点: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差异风化
  Differential weathering
  岩性为薄层状含硅质灰岩(厚0.6-1.5cm)与薄层微晶灰岩(厚0.5-2cm)互层。薄层微晶灰岩纹理发育,整体颜色呈深灰色。由于岩性差异所导致的抗风化能力的不同,使风化后的含硅质薄层灰岩相对向外凸出,相比之下,不耐风化的薄层微晶灰岩因风化速率更快,而略向内凹进。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球形风化
  Spheroidal weathering
  岩性为花岗岩,中粒结构,块状构造。球形风化属物理风化的一种,一般发育在岩性均一、粒度偏小和有三组大角度裂隙相交的岩石中。受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的影响,岩石经同心层状胀缩风化后,由表及里层状剥落。风化后标本的整体形态呈椭球状,长轴约30cm,短轴约20cm。剥落层单层厚度约0.5cm左右。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铁帽
  Iron hat
  常见于风化壳内。多孔块状构造,小型晶洞发育。成分为褐铁矿、针铁矿、水赤铁矿等稳定的次生氧化矿物。晶洞见纤维状或针状孔雀石晶簇,呈放射状排列。铁帽是硫化物矿床在地表氧化带的次生变化和残留的部分,故也是寻找各种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在有些情况下,铁帽本身即可成为次生氧化矿床。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差异风蚀
  Differential deflation
  岩性为深灰色含硅质灰质角砾岩,角砾为隐晶质灰岩,钙质胶结。形态:由于标本岩性差异,在经受长期风蚀作用影响后,以钙质为主的部分磨蚀更为严重,故使标本呈现出棱角分明、凹凸不平的外貌特征。风蚀凹面一般也都因风砂磨蚀而形成磨光面,其表面光滑而向内凹进。标本上尚可见大量因旋转磨蚀形成的风蚀洞,洞径0.3-1.7cm不等。有少量则已磨蚀成穿孔。洞的开口和延伸方向不一,显示出风向多变的特征。
  产地:新疆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3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差异风蚀
  Differential deflation
  岩性为浅灰色薄层状细晶灰岩与泥晶灰岩互层,标本上可见大量沿节理发育的方解石细脉。由于标本岩性差异,在经受长期风蚀作用影响后,泥晶灰岩部分磨蚀更快,使标本呈现出凹凸相间的外貌特征。风蚀凹面基本顺层理方向发育,显示出风向长期较为稳定的特征。
  产地:新疆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3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泥灰岩中的风蚀现象
  Deflation in marl
  岩性为浅黄褐色薄层状隐细晶质泥灰岩,沿层面方向有泥斑富集现象。因岩性的局部差异,在经受长期风蚀作用影响后,泥斑部分被磨蚀为迎风面较深、背风面较浅的小坑。小坑多为圆形,按其大小可分为两组,一组直径约2cm左右,另一组约1cm左右。其它部分则被风蚀作用改造形成风蚀细槽。风蚀坑与风蚀槽指向一致,共同指向统一的风向。由此也显示出风向长期较为稳定的特征。
  产地:新疆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3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风棱石
  三棱石
  Wine-worn stone
  Three-faceted stone
  风棱石系风蚀作用的产物,有多块标本。岩性多为脉石英,也有玛瑙等碎屑物。因长期风蚀作用,岩石形成特殊的三棱双锥状,边棱处薄如刀刃,故称三棱石。一般一面为平面,另两面则为圆滑外凸的曲面。在风蚀过程中,平面为下伏面,两圆滑曲面则为暴露在上的迎风面。三棱石纵向长多为3-5cm,单面最宽处约1cm左右。
  产地:新疆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3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风棱石
  羊角石
  Wine-worn stone
  Sheephorn stone
  原岩岩性为浅灰色粒屑灰岩。岩石迎风面形成弯曲的圆滑曲面,其外凸一侧指示迎风方向。因长期风蚀作用,标本一端收敛,尖削如刺,另一端膨大变粗。两者结合,整体形态如弯曲羊角状,故名羊角石。全长约10cm,根部最宽处约3cm。
  产地:新疆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3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波曲水流波痕
  Undulance-crest water-current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浅灰白色薄层石英细砂岩,有轻微重结晶现象。
  波痕形成于滨-浅海过渡环境。进流因受到海底较为明显的磨擦阻滞作用,形成波脊线呈波状弯曲的不对称圆顶波痕。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3.5cm,削顶后可见波高约0.3cm。迎浪面缓于背浪面,前者坡角约30o左右,后者约45o左右。波峰平均宽约2cm左右,被因被截削而成为平顶;波谷平均宽约1.5cm,略下凹,但谷底仍较宽平。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直脊浪成波痕
  Straight-crest wave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石英细砂岩,已变质为浅灰色含云母变质石英细砂岩。云母矿物以白云母为主,有少量金云母。
  波痕形成于滨-浅海较高能的环境。在进流和退流交互作用下,形成波峰尖锐的不对称直脊波痕,波脊线则呈来回摆动的弯曲波形。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3cm,波高约1cm。迎浪面坡角约为40o左右,背浪面约为60o以上。波峰平均宽约1.2cm左右,尖顶;波谷平均宽约1.8cm,下凹成窄底圆弧形。
  产地:河南驻马店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徐世球
  采集时间:1985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链状浪成波痕
  Chain-shaped wave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石英细砂岩,已变质为浅灰色石英岩。
  该波痕形成于滨-浅海较低能的环境中,属干涉波痕的一种。由两组方向相近,能量略异的波浪共同形成。当一组主浪造成波痕形态后,另一组因时间迟滞的波浪对其稍作振荡改造,使迎浪面变得更宽,背浪面收缩得更窄,从而形成如链状排列的不对称圆顶-直脊式干涉波痕。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2cm,波高约0.5cm。迎浪面宽度约1.3cm,坡角约20o左右,背浪面宽度约0.5cm左右,坡角约50o左右。
  产地:河南驻马店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徐世球
  采集时间:1985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不对称浪成波痕
  Asymmetric wave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浅灰-灰白色石英细砂岩。
  波痕形成于浅海高能环境。在进流作用下形成不对称大型圆顶波痕。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8cm,波高约3cm。迎浪面宽度约5cm,坡角约40o左右,背浪面宽度约3cm,坡角约55o左右。顶、底均窄而圆。波脊线为直线状。
  产地:河南驻马店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徐世球
  采集时间:1985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网格状浪成波痕
  Grid-shaped wave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含长石石英细砂岩,略有变质。
  标本波痕形成于滨海低能环境,属干涉波痕的一种。因两股波浪进流方向近直角相交,后至波浪在先形成的波痕基础上进行改造,形成如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网格状排列的干涉波痕。网格大小约3×5cm,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主波长约5cm,另一组约3cm;主波高约0.5cm,另一组约0.3cm。主波和干涉波均为窄顶宽底式,波峰宽度仅为0.7cm,谷底宽度3-5cm。两组波脊线都为直线状。
  产地: 山东招远
  采集人: 周江羽
  采集时间:1989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鱼鳞状浪成波痕
  Scale-shaped wave ripple marks
  岩性为褐灰色泥质页岩。
  标本波痕形成于湖滨低能环境,属浪成干涉波痕类型。两组波浪进流方向近于直交,能量相近。后至波浪在先形成的波痕基础上进行改造,形成如鱼鳞状交错排列的干涉波痕。由于两股波浪的来回冲刷影响,"鱼鳞"中间向上凸起,四周向下凹陷。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5cm,波高约0.6cm。迎浪面略缓于背浪面,前者坡角约10o左右,后者约20o左右。两组波脊线均为直线状。
  产地:陕西
  采集人:焦养泉
  采集时间:1993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双脊波痕
  Double crest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石英细砂岩,已变质为浅灰色石英岩。
  标本波痕形成于滨-浅海环境,属干涉波痕的一种特殊类型。形成波痕的两股波浪进流方向近于一致,但在时空上均有位相差异。后至波浪在先形成的波痕基础上进行改造,使先成波痕的波峰处再次褶皱弯曲而成。在某些情况下,双脊波痕也可以由于局部地形影响,形成与进浪方向垂直的水流,后者沿先成波痕的波峰处进行侵蚀,将其中间切开下凹,也可以形成双脊波痕。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2.5cm,削顶后可见波高约0.4cm。迎浪面略缓于背浪面,前者坡角约50o左右,后者约60o左右。波峰平均宽约2cm左右,被因被截削而成为平顶,中部下凹;波谷平均宽约0.5cm。波脊线为近直线状。
  产地:河南驻马店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徐世球
  采集时间:1985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平顶浪成波痕
  Flat-topped wave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石英细砂岩,已变质为浅灰色石英岩。
  波痕形成于滨-浅海环境。在进流作用下形成不对称圆顶波痕以后,在退流作用下,波峰处被截削而成为平顶波痕。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3.5cm,削顶后可见波高约0.3cm。迎浪面略缓于背浪面,前者坡角约30o左右,后者约45o左右。波峰平均宽约2cm左右,被因被截削而成为平顶;波谷平均宽约1.5cm,略下凹,但谷底仍较宽平。波脊线基本为直线状。
  产地:河南驻马店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徐世球
  采集时间:1985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圆顶浪成波痕
  Round-topped wave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石英细砂岩,已变质为浅灰色石英岩。
  波痕形成于滨-浅海中能环境。波浪的进流与退流能量相近,进退之间,形成对称的中型圆顶波痕。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6cm,波高约1cm。迎浪面与背浪面坡角均约为30o左右。波峰较宽,平均约5.5cm左右,波谷狭窄,平均不到0.5cm,几乎呈一线状。波脊线基本为直线状。
  产地:河南驻马店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徐世球
  采集时间:1985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波曲浪成波痕与沙滩流痕
  Undulance-crest wave ripple marks and flow marks on beach
  原岩岩性为石英细砂岩,已变质为浅灰色石英岩。
  波痕形成于突然发生海退的滨海多变环境。波浪进流因受到海底较为明显的磨擦阻滞作用,形成波脊线呈波状弯曲的对称圆顶波痕。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7.5cm,波高约1cm。迎浪面和背浪面坡角相近,约为35o左右。波峰较窄,平均约2cm左右;波谷较宽,平均约5cm。波脊线呈强烈波状弯曲。 在波痕形成之后,突然发生了明显的海退过程,使原形成于水下的波痕在保持形态的情况下上升至潮线附近,退流时,在暴露于水面以上的沙滩上形成与退流方向一致的细小流痕。后者多细如线状,相互平行排列,可见长度约2-3cm左右。
  产地:河南驻马店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徐世球
  采集时间:1985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楔状交错层理
  Wedge-shaped cross-bedding
  楔状交错原理是粗碎屑岩中一种常见的交错层理,其单层界面一般为平面,但其界面之间互不平行,使单层呈楔状相交。在平行水流方向的剖面上,前积纹层与界面斜交;而在垂直水流方向的剖面上与界面大致平行或斜交。该标本所展示的面与水流方向垂直,层理发育在中粗粒砂岩中,反映了河道沉积序列下部的典型特征。
  产地:天津蓟县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杜远生
  采集日期:1984年
  波状层理
  Wave bedding
  波状层理是复合层理的一种,是在泥、砂都有供应而且沉积和保存都较为有利,强、弱水动力条件交替的情况下形成的。从标本可见,波状泥层和波痕状砂层彼此交替,而且都是连续的层,砂层中发育有前积纹层。该层理主要分布在海岸潮间带和潮下带、湖滨、三角洲前缘以及河漫滩的沉积物中。
  产地:陕西
  时代:侏罗纪(J)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焦养泉
  采集日期:1993年
  水平层理
  Horizontal bedding
  当层理主要由宏观上不能再细分的彼此平行的水平纹层组成时,可称为水平层理。它们一般分布在细粒沉积物中,是在浪基面以下或低能环境的低流态中,由悬浮物质沉积而形成的。该标本岩性为白云质灰岩,水平层理清楚,纹层连续,厚度1~2毫米。
  产地:湖南沅陵
  时代:晚震旦世(Z2)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徐世球
  采集日期:1999年9月
  水平层理
  Horizontal bedding
  当层理主要由宏观上不能再细分的彼此平行的水平纹层组成时,可称为水平层理。它们一般分布在细粒沉积物中,是在浪基面以下或低能环境的低流态中,由悬浮物质沉积而形成的。该标本岩性为纹层状粉砂质泥岩,主要发育水平层理,局部可见波状层理和浪成波痕交错层理,显示形成时的水动力条件比正常的水平层理形成时略强。
  产地:湖南沅陵
  时代:早白垩世(K1)
  采集人:徐世球
  采集时间:2000年5月
  平行层理
  Parallel bedding
  平行层理是由彼此平行并且几乎水平的1~2毫米厚的砂层组成的。与水平层理不同,平行层理一般出现在粗碎屑岩中,如砂岩、砂砾岩甚至是砾岩,而且是在水流能量比形成大型交错层理更强的高流态下的平坦底床上形成的,一般出现在海滩、河流、浊流或三角洲等环境的急流条件下形成的沉积物中。该标本岩性为中粒石英砂岩。平行层理通过粒度的差异以及重矿物含量不同而显示出来。
  产地:河南义马
  时代:中侏罗世(J2)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徐世球
  采集日期:1988年7月
  反递变层理
  Inverse graded bedding
  为递变层理的一种,表现为递变层从下到上颗粒由细变粗。关于这类层理的成因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如浊流强度由弱变强形成;因颗粒的筛选作用而形成,以及因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所产生的分散力而形成等等。该标本为砾屑灰岩,反粒序特征清楚,砾石大小为2毫米~2厘米。
  产地:陕西
  时代:奥陶纪(O)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 袁鄂荣
  采集日期:1982年7月
  浪成波痕交错石理
  Wave ripple mark cross-bedding
  该层理是由浪成波痕在沉积物表面迁移时形成的。其特点在该标本上表现明显:交错层理单位的底界面显波状,前积纹层由成组排列的交借纹层组成,具有呈束状叠置的特点,有时具"人"字形构造;倾斜的前积纹层往往越过波谷再延伸到相邻波痕的另一翼上。该类层理主要分布在海岸、湖滨、潮坪和三角洲环境中。
  产地:湖南沅陵
  时代:晚白垩世(K2)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鲁连坤
  采集日期:1991年6月
  爬升波痕层理
  Climbing ripple bedding
  爬升波痕层理是在砂质沉积物中由于波痕的迁移,而且同时向上生长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叠置的波痕层理。其形成条件是:必须有丰富的沉积物,特别是有呈悬浮状态的沉积物不断供给,以致波痕不仅前移,而且同时向上建造成一个相互叠覆的波痕系列。该标本表现为迎流面遭受浸蚀,仅背流面保存下来,爬升角小于迎流面坡度。该类型层理多分布于河流、三角洲及浊流沉积中。
  产地:湖南沅陵
  时代:晚白垩世(K2)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鲁连坤
  采集日期:1991年6月
  透镜状层理
  Lenticular bedding
  透镜状层理是复合层理的一种,是在水流和波浪作用较弱,并在砂的供应不足,而泥的供应、沉积保存条件较砂更为有利的情况下形成的。该标本显示其特点是砂质透镜体被包含在泥岩之中,具有发育良好的前积纹层,纹层顺角主要是单向的。该类层理大多发育在潮坪、湖滨、三角洲前缘、河漫滩等环境中。
  产地:陕西黄陵
  时代:早侏罗世(J1)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徐世球
  采集日期:1987年8月
  脉状层理
  Flaser bedding
  脉状层理是复合层理的一种,是在水流或波浪作用较强,而且砂的供应、沉积和保存较泥质更为有利的条件下形成的。该层理的特点是泥质物主要分布在砂质波痕的波谷中,以及泥质物呈脉状体分布在砂岩中,砂岩中有发育良好的前积纹层。常分布于湖坪、三角洲前缘、湖滨、河漫滩等环境中。
  产地:云南
  时代:早二叠世(P1)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采集日期:1983年7月
  羽状交错层理
  Feather cross-bedding
  层理是沉积岩的重要特征,它是由于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等沿沉积物堆积方向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层状构造。羽状交错层理是交错层理的一种,因两个相邻单层中的前积纹层倾向相反形似羽毛而得名。这种交错层里是在周期性的双向水流作用下形成的,是潮汐环境特别是潮道环境的重要识别标志。
  产地:贵州织金
  时代:二叠纪(P)
  采集人:夏文臣等
  采集日期:1985年7月
  变形层理
  Deformed bedding
  变形层理是原生层理在沉积物未固结成岩以前,由于沉积物液化、重力滑动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形而形成的。从标本可见,变形层理发育在约10厘米的单层内,其上覆和下伏岩石中的层理为未变形的原生层理。
  产地:陕西富平
  时代:早侏罗世(J1)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徐世球
  采集日期:1987年8月
  槽模
  Flute cast
  槽横是沉积岩层底面印痕中的一种冲刷痕,大量发育在复理石沉积或浊流沉积中。该标本为浊流层序的底模,为长透镜状突起体呈连续的条带状,长度10厘米以上,宽度1厘米左右,突起高度1~3毫米,呈平行水流方向排列。槽横是底痕中最常见和最有用的构造,可作为确定右流方向的良好标志一。
  产地:辽宁阜新
  时代:晚侏罗世(J3)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焦养泉
  采集日期:1993年7月
  风暴侵蚀面
  Storm erosion surface
  风暴侵蚀面是风暴涡流、潮流、回流及风暴重力流对海底沉积物进行冲刷、削切、淘蚀而留下的各种侵蚀充填底面。该标本所示侵蚀面在剖面上呈波状起伏,平面上为明显的槽穹底形。侵蚀面上发育有1~2厘米厚的滞积层,其中可见顺侵蚀面排列的长纺锤形蜓化石和腕足碎片。
  产地:河南巩县
  时代:晚石炭世(C3)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徐世球
  采集日期:1990年8月
  冰川擦痕
  Glacial striation
  岩性为深灰色隐晶质厚层灰岩。经冰川作用改造,形态呈厚块状,砾径约为5×10×15cm。正、反面均为磨光面,且都可见冰川擦痕,每面擦痕方向大致都可分为两组,交角约25o左右。擦痕一般为细线形,少量为"钉头鼠尾"式。后者头部宽约2.5cm,向尾部收敛为尖尾式。长度约2cm,深度约0.2cm左右。冰川擦痕是确定冰川运动方向的良好标志。
  产地:新疆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钟乳石
  Stalactite
  又名石钟乳,成分为碳酸钙。具隐晶至微晶结构,多孔同心层状结核构造,浅褐黄色。
  钟乳石系地下水地质作用的产物。当地下水因长期溶蚀可溶性岩石而呈过饱和态时,其中的碳酸钙成分可通过溶洞或岩石缝隙析出并逐步沉淀结晶。如果析出和结晶过程是由上而下进行的,就会形成钟形或乳突状的形态,故称钟乳石。后者具由内向外发育的同心式结构,上部即根部一般较粗大,下部则逐步收敛变尖。
  产地:广西桂林市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4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石笋
  Stalagmite
  成分为碳酸钙。具隐晶至微晶结构,多孔结核构造,浅褐黄色。 与钟乳石同为地下水地质作用的产物。当地下水中的碳酸钙成分随地下水滴落到地面上
  时,会因过饱和而析出结晶。这一沉淀、结晶的过程是由下往上进行的,如同竹笋生长过程一样,最终形成的产物即石笋。当多处滴水相邻时,就会形成如标本所示的基座相连的石笋簇。
  产地:广西桂林市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4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树叶状泉华
  Leaflike sinter
  成分为碳酸钙(石灰华),多孔块状构造,浅褐黄色。系碳酸钙型热泉产物。形成于富钙泉水溢出口附近,因过饱和沉淀结晶而成。石灰华在析出结晶过程中,因树叶落入而留下印痕。印痕叶面上树叶的主脉,支脉和脉网结构仍清晰可见。
  产地:广西省桂林市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4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脑状泉华
  Brain-shaped sinter
  成分为碳酸钙(石灰华),多孔块状构造,浅灰褐色。系碳酸钙型热泉产物。石灰华经周期性脉动喷溢后结晶形成。依次形成的石灰华均呈外表褶皱的皮壳状,其间发育有后期结晶的细粒方解石晶簇,两者结合,呈现为栩栩如生的脑状形态。
  产地:广西省桂林市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4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暗河砾石
  Gravels in sinking stream
  砾石分选度较高,成分以石英碎屑为主,含少量长石碎屑,岩屑和暗色矿物。磨圆度以次圆为主,砾径一般在3-10cm之间。为地下暗河产物。 产地:广西桂林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4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热泉华
  Hot sinter
  成分为石英或玉髓(SiO2),连续不等粒鲕状结构,多孔块状构造,灰白-浅褐灰色。系硅酸盐型热泉产物。当硅华经周期性脉动喷涌到地表后,围绕结晶核逐步冷却结晶形成。鲕状结核的大小一般从0.1至1cm不等,形态多为圆球形或椭球形。
  产地:西藏羊八井
  采集人:鲁连仲
  采集时间:1990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冰川砾石-马鞍石
  Glacial pebble - saddle pebble
  岩性为脉石英,风化面呈浅褐黄色。致密块状,砾径约12×15cm。由于冰川运动过程中的长期挤压,使砾石产生了塑性变形,形成一面向内弯曲的凹坑状,俗称马鞍石。凹坑也可以因其它岩块压入,在长期的压力下发生塑性变形而致。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冰水沉积
  Glaciofluvial deposit
  岩性为薄层状含砾长石细砂岩。含砾细砂结构,具水平层理,细层内可见纹理,风化面为浅褐黄色。标本中可见各细层内均含有数量不等的角砾或砾石,形成典型的"砂包砾"构造。砾径一般为0.7cm左右,大的可达1cm以上。角砾和砾石分选较好,均主要由石英碎屑组成。
  产地:河南省临汝县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冰川纹泥
  Glacial varve
  岩性为浅灰色中厚层泥岩,泥质结构,单层内纹理发育。标本上可见冰川特有的泥包砾构造,泥砾成分多与泥岩相同。砾径大小由0.3到1.5cm不等。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黄土结核
  Loess nodule
  黄土结核成分为碳酸钙,隐晶结构,结核块状构造,是风成黄土中典型的标志性产物。黄土结核是在风成黄土的形成过程中,由于风蚀作用的影响,淋滤析出的碳酸钙固结成核,混杂于黄土层中而成。因其形似生姜,故通常被称作姜结石或石姜。标本最长处约10cm,最宽处约5cm。
  产地:山西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3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双粘土层
  Double clay bands
  双粘土层是发育在潮汐环境下的一种标志性的沉积构造,其形成过程与潮汐作用息息相关。在涨潮和落潮期形成具前积纹层的砂质层,而平潮期则形成粘土质的泥层。一个潮汐旋回形成一对粘土层,即双粘土层,一对粘土层之间的砂岩称为束状体。双粘土层是研究潮汐作用的重要证据。
  产地:河南宜阳
  时代:晚石炭世(C3)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胡益成
  采集日期:1983年7月
  负载构造
  Load structure
  负载构造是准同生变形构造的一种,是分布在覆于泥岩层之上的砂岩底面上的一种底痕。该标本显示的负载构造呈不规则的瘤状突起,排列基本定向,大小为几毫米到8厘米,突起高度为几毫米到2厘米。与之靠近的层理出现相应的变形,但再往上变得正常。负载构造是当砂层沉积在含水的塑性泥层之上,由于超负载或差异负载作用使沉积物发生重力流动而形成的。
  产地:西藏定日
  时代:古近纪(E)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鲁连坤
  采集日期:1992年
  滑塌构造
  Slump structure
  滑塌构造是准同生变形构造的一种,是已沉积的沉积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发生移动而形成的。该标本明显地反映了沉积物质顺坡滑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后,形成的简单或复杂褶皱,而岩层基本连续,说明滑塌作用不强。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具有斜坡的环境中,如浊流、潮沟、曲流砂坝、三角洲前缘等。
  产地:辽宁阜新
  时代:晚侏罗世(J3)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 集养泉
  采集日期:1993年7月
  泥裂印模
  Mud-crack cast
  标本岩性为浅紫红色石英细砂岩,底部残留有一层紫红色泥质页岩,页理发育。 从印模可见泥裂块的形态多为大小不等的不等边六边形,少数为不等边三角形。泥裂块对径最大可达16cm,最小者也有6cm;泥裂缝为上宽下窄的梯形,上底宽3-5cm,下底宽约1-1.5cm。深度多不到1cm。泥裂形成于滨海环境中的潮上带,发育于经常暴露在水面以上的泥坪中,多因暴晒干裂所致。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浪成波痕与雨痕
  Wave ripple marks and rain print
  原岩岩性为薄层状粉砂岩或页岩,已变质为深灰色板岩。
  波痕形成于滨海潮间带低能环境。为近对称的小型圆顶波痕。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0.7-1cm,波高不到0.2cm。迎浪面与背浪面坡角均约为10o左右。波峰较窄,平均约0.3cm左右,波谷稍宽,平均0.5cm,波脊线为曲线状。
  因该处潮间带地平水浅,波痕形成后,接近水面高程的泥滩受降雨时雨滴溅落影响,在表面形成圆形和椭圆形雨痕。雨痕直径在0.5-0.8cm之间,深度约0.1cm。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叠锥
  cone-in-cone
  叠锥是发育于沉积岩层面上的一种锥形凹陷。由许多小型的圆 锥体套叠在一起形成。一般锥底朝上,锥顶朝下。当锥体分叉时则形成复锥。锥高可达
  11cm,锥角约40o,组成物质多为纤维状方解石,也可有菱铁矿和石膏等矿物晶体。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石盐假晶
  Halite pseudocrystal
  原岩岩性为钙-泥质页岩,页理发育。后变质为紫红色板岩。
  石盐假晶形成于半封闭的滨海泥滩-泻湖环境。由于蒸发大于供水,海水中的盐分过饱和而析出结晶。在后期的固结成岩过程中,由于盐类物质比粘土物质收缩更小,故使石盐晶体突出于岩层表面。但石盐晶体因易溶而被钙质或其它成分置换,最终形成石盐假晶。假晶形态为立方体,边长0.5-0.7cm,最大者可超过1cm。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合箭石泥灰岩
  Marl with belemmites
  箭石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内壳亚纲,十腕目,是侏罗纪和白恶纪地层中常见的化石,第三纪中期以后灭绝。箭石生活于浅海环境,常见于石灰岩中。该标本所含箭石特征清楚,说明在晚侏罗世时,西藏一带为浅海环境。
  产地:西藏定日
  时代:晚侏罗世(J3)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鲁连坤
  采集日期:1992年
  圆片虫灰岩
  Orbitoides limestone
  圆片虫隶属于原生动物门,有孔虫目,轮虫亚目,圆片虫超科。壳为扁圆形,壳壁由方解石组成。从白垩纪到现代,生活于浅海环境中。该标本中圆片虫壳体基本平行层面排列,反映壳体沉积时经过了水流改造。
  产地:西藏
  时代: 白垩纪(K)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鲁连坤
  采集日期:1992年
  泥质条带灰岩
  Pelitic zebra limeitone
  深灰色,灰岩呈极薄层状,厚1~2厘米,泥质条带0.5~1厘米。灰岩层有时为透镜状,反映了碳酸盐台地前缘斜坡的沉积特点。
  产地:湖南凤凰
  时代:中寒武世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徐世球
  采集日期:1993年8月
  瘤状灰岩
  Knobby limestone
  灰色、竭灰色,由瘤体和基质两部分组成,瘤体是不规则的透镜状、瘤状和扁豆状,大小为1~2厘米。瘤体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基质绕瘤体分布,成条带状、条纹状,条带的宽窄不一。基质成分除方解石外,还含泥质、石英碎屑。
  产地:广西桂林
  时代:泥盆纪(D)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鲁连坤
  采集日期:1992年
  冲积扇砾岩
  Fan conglomerate
  砾岩呈灰褐色,砾石大小泥杂,砾径2毫米~12厘米,分选极差,次圆状。砾石成分复杂,有石英、岩屑、长石等。块状构造。这些特点说明,该砾岩形成于冲积扇中辫状河道环境中。
  产地:四川渡口
  时代:晚三叠世(T3)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鲁连坤
  采集日期:1992年
  潮道石英砂岩
  Tidel channel quartzose sandstone
  烟灰色,颗粒成分以石英为主,含量95%以上,其余为燧石和白云母。粒径0.5~1毫米。分选较好,次圆到次棱角状。孔隙式胶结,胶结物成分以玉燧为主,次为泥质和铁质。经过潮道水流反复冲洗,砂岩的矿物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皆较高。
  产地:河南巩具
  时代:晚石炭世(C3)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徐世球
  采集日期:1990年8月
  深湖浊流沉积
  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 in deep lake
  深湖环境的沉积物多为黑色、灰黑色泥质沉积,但在湖盆特别是断陷湖
  盆的深湖地区,常发育重力流和浊流沉积。该标本表现的特点是:在厚而稳
  定的深湖泥岩之间,夹中粗粒砂岩,且多次出现。鲍马序列不完整,但递变
  层理段很明显,平行层理段有时可见,这两段厚1.5厘米到5厘米以上。再往
  上是波痕交错层理段。
  产地:辽宁阜新
  时代:晚侏罗世(J3)
  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 焦养泉
  采集日期:1993年7月
  风暴沉积
  Tempestite
  风暴沉积指风暴作用所形成的一系列沉积,主要发育在中低纬度赤道带中开阔的浅海环境下。一个完整的风暴沉积序列从下往上依次为风暴浸浊面、滞积层、递变层、平行层、近状交错层理层、波状层理层和正常沉积层。该标本为不完整的序列,只发育侵浊面和滞积层,滞积层是风暴浪对及层状的碳酸盐沉积物侵蚀,搅动后的再沉积,由纹层状的灰岩砾石组成,无粒序变化。
  产地:北京十三陵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 王人镜
  采集日期:1982年
  风暴灰质角砾岩
  Lime-rubble rock originated from sform
  深灰色,角砾成分为泥晶灰岩,呈扁平的板状,棱角状,角砾长5~8厘米,宽1厘米左右,定向排列,且基本平行于层面。胶结物主要是亮晶方解石。以上特征显示:当时风暴浪对海底半固结的极薄层状碳酸盐沉积物进行侵蚀、搅动后,基本在原地沉积,因而该标本属近积风暴岩。
  产地:湖南凤凰
  时代:晚寒武世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徐世球
  采集日期:1994年7月
  水下滑塌沉积
  Subaqueous slump-mass
  水下滑塌沉积是指沉积物沿斜坡重力滑动变形后的再沉积。该标本显示了浊流成因的纹层状细砂岩滑塌沉积的特点,发育有滑动面和小型重力断层,使得原始岩层的连续性和原生沉积构造受到破坏。
  产地:辽宁阜新
  时代:晚侏罗世(J3)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 焦养泉
  采集日期:1993年8月
  海滩砾石
  Beach pebbles
  标本有多块。砾石岩性复杂,有石英细砂岩,脉石英,花岗岩等多种岩性。砾石多形成于滨海潮间带附近。在波浪进流与退流反复作用过程中,长期的相互磨擦使之逐渐变成边缘光滑的椭球形。表面则因相互之间的撞击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凹坑。
  砾石长轴在5-6cm之间,短轴3.5-6cm。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深海锰结核
  Deep-sea manganese nodule
  锰结核是一种富含锰质的深海沉积物,因化学或生物化学过程形成结核。主要矿物包括硬锰矿,软锰矿,水锰矿和褐锰矿等。常混入二氧化硅,氧化铁和粘土等物质。一般呈黑色,鲕状,肾状或豆状。是海洋沉积形成的一种重要矿产。
  产地:南海
  采集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张国祯、王复元
  采集船:海洋4号科学考察船
  采集时间:1997年8月16日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钴结壳
  Cobalt encrustation
  钴结壳是一种含钴的深海沉积物,在缺氧滞流条件下,主要因化学富集过程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核体。主要矿物包括硬锰矿,软锰矿,水锰矿和褐锰矿等。除钴元素外,常混入硫铁矿,硅质和粘土等物质成分。是海洋沉积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矿。
  产地:南海
  采集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张国祯、王复元
  采集船:海洋4号科学考察船
  采集时间:1997年8月16日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生物潜穴
  Burrow
  原岩岩性为浅紫红色薄层状长石石英细砂岩。
  生物潜穴形成于滨-浅海低能环境。有沿层面和垂直层面发育的两种类型。标本上的生物潜穴主要由圆柱形虫管组成,虫管长度不一,从约2cm到20cm不等。虫管的直径多在0.3-0.5cm之间,粗的可达1cm。以直线型为主,部分虫管略有弯曲。标本上除部分空管外,也有一些虫管已经被砂或粘土物质充填。还有部分生物排泄物形成之遗迹,多为圆条状,也已被砂或粘土物质所置换。
  产地:西藏
  采集人:鲁连仲
  采集时间:1990年
  收藏单位:博物馆
  生物扰动构造
  Bioturbated structure
  原岩岩性为深灰色薄层隐晶质灰岩与浅灰色薄层粒屑灰岩互层。生物扰动构造极为发育,几乎在每一细层内都可见到。生物扰动构造是在沉积物尚未完全固结之前,由于生物的种种生命活动对沉积物进行改造而形成的。其产生的结果主要是扰乱层序结构,使原来近平行的或水平的层序变为不平行或不水平,部分物质也因此局部富集,改变了沉积物的原有结构和层理。标本上可见生物扰动后的层理发生弯曲,局部物质集中,部分物质转移插入不同物质层中的现象。
  产地:河南巩县 时代:晚石炭世(C3)
  采集人:胡益成
  采集时间:1985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含双壳化石的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Fine-grained feldspathic litharenite with fossil bivalve
  棕褐色。碎屑含量占90%,其中以岩屑为主,约占60%,次为长石(20%)和石英(15%),含少量云母。细粒结构,分选好,磨圆差,以棱角状为主。空隙式胶结,胶结物成分主要为铁质,偶见方解石。所含化石为楔蚌(Cuneopsis sp.),属于双壳纲中的裸珠蚌属(Psilunio),两瓣壳完整。综合宏观和微观沉积特征以及所含化石情况可知,该岩石形成于三角洲分流间湾环境下。
  产 地:陕西省
  时 代:侏罗纪(J)
  采集人:焦养泉
  采集日期:1993年7月
  动藻迹
  Zoophycus
  动藻迹是遗迹化石中一种典型的觅食迹,一般见于灰岩中。这是一种大型具蹼状构造的螺旋形觅食迹,平面形态呈螺旋形,扫帚形;切面形态为弯曲的长条形,内部发育有同方向的新月形觅食迹。动藻迹一般发育在浪基面以下或水流停滞、缺氧的环境。
  产地:河南南阳
  时代:晚石炭世(C3)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胡益成
  采集日期:1986年7月
  铁质岩
  Ferruginous rock
  铁质岩是一类富含铁质矿物的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岩。该标本为红褐色夹黑色,富含赤铁矿和褐铁矿,还含泥质和硅质,风化面上可见少量孔雀石。结核状或同心环带状构造,微密坚硬。结核状赤铁矿形成于滨-浅海高能动荡环境。赤铁矿微粒在生物参予作用的条件下,围绕各种结晶中心逐步聚集结合,最终在高能动荡的沉积条件下,由里向外逐层结核长大。赤铁矿形成的结核单层平均厚约0.1cm,深浅色调相间错列,反映结核形成过程中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亦在作周期式的振荡变化。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日期:1982年
  火山灰雕塑品
  Vocanic ash carving
  火山灰呈浅灰色,隐晶结构,块状构造,成分多为粘土型矿物,硬度较小。标本已被雕凿为鹰形纪念品。
  产地:美国
  采集人:赵鹏大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岩浆岩
  166幅
  花岗斑岩
  Granite-porphyry
  颜色:浅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微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碱性长石、石英,基质同斑晶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北京八达岭
  采集人:朱云海
  采集时间:1988.7.
  斜长玢岩
  Plagiophyre
  颜色:深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为斜长石,基质为斜长石、普通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河北涞源
  采集人:廖群安
  采集时间:1990.6.
  流纹岩
  Rhyolite
  颜色:浅褐红
  构造:流纹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石英、透长石,基质酸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喷出岩
  产地:河北宣化
  采集人:王人镜
  采集时间:1981.9.
  角闪安山岩
  Hornblende andesite
  颜色:暗紫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角闪石,基质斜长石、玻璃质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喷出岩
  产地:江苏马家店
  采集人:曾广策
  采集时间:1987.7.
  白榴石响岩
  Leucophonolite
  颜色:淡灰绿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白榴石,基质碱性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喷出岩
  产地:辽宁
  采集人:李昌年
  采集时间:1990.8.
  松脂岩
  Pitchstone
  颜色:酱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酸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喷出岩
  产地:河北涞源
  采集人:王人镜
  采集时间:1983.7.
  珍珠岩
  Pearlite
  颜色:浅褐绿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酸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喷出岩
  产地:河北张家口
  采集人:廖群安
  采集时间:1987.9.
  熔结凝灰岩
  Welded tuff
  颜色:浅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熔结凝灰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长石晶屑,塑性玻屑
  所属岩类:岩浆岩火山碎屑岩
  产地:河北张家口
  采集人:曾广策
  采集时间:1991.8.
  伊丁玄武岩
  Iddingsite basalt
  颜色:暗灰
  构造:气孔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为伊丁石、斜长石,基质为斜长石、基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喷出岩
  产地:南京方山
  采集人:王人镜
  采集时间:1983.5.
  荆棘状玄武岩
  Thorn-form basalt
  颜色:深灰
  构造:荆棘状构造
  结构: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基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喷出岩
  产地:黑龙江五大莲池
  采集人:熊桃菊 黄伯依
  采集日期:1983
  浮岩
  Pumice
  颜色:深灰
  构造:气孔构造
  结构: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基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喷出岩
  产地:黑龙江五大莲池
  采集人:李昌年
  采集时间:1986.9.
  杏仁状玄武岩
  Amygdaloidal basalt
  颜色:深灰
  构造:杏仁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辉石,基质斜长石、玻璃质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喷出岩
  产地:南京方山
  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
  粗面岩
  Trachyte
  颜色:暗褐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碱性长石、黑云母,基质碱性长石、玻璃质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喷出岩
  产地:河北张家口
  采集者:黄思骥
  采集时间:1965
  辉石安山岩
  Pyroxene ands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辉石、斜长石,基质斜长石、玻璃质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喷出岩
  产地:河北张家口
  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
  绳状玄武岩
  Corded basalt
  颜色:深灰
  构造:绳状构造、气孔构造
  结构: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基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喷出岩
  产地:黑龙江五大莲池
  采集者:熊桃菊 黄伯依
  采集时间:1983
  粗安质火山角砾岩
  Trachyandesitic volcanic breccia
  颜色:褐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角砾状结构
  主要成分:隐晶质火山角砾,斜长石、钾长石晶屑,火山尘
  所属岩类:岩浆岩火山碎屑岩
  产地:河北宣化
  采集人:郑建平
  采集时间:1990.9.
  凝灰岩
  Tuff
  颜色:浅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凝灰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长石晶屑、玻屑、火山尘
  所属岩类:岩浆岩火山碎屑岩
  产地:江西抚州
  采集人:廖群安
  采集时间:1988.10.
  斜闪煌斑岩
  Spessart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煌斑结构
  主要成分:斜长石、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脉岩
  产地:河北昌平
  采集人:王人镜
  采集时间:1987.9.
  斜闪煌斑岩
  Spessart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煌斑结构
  主要成分:斜长石、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脉岩
  产地:南口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
  文象伟晶岩
  Graphic pegmatite
  颜色:淡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伟晶结构
  主要成分:钾长石、石英
  所属岩类:岩浆岩脉岩
  产地:内蒙
  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
  文象伟晶岩
  Graphic pegmatite
  颜色:淡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伟晶结构
  主要成分:钾长石、石英
  所属岩类:岩浆岩脉岩
  产地:内蒙古
  采集人:曾广策
  采集时间:1985.7.
  二辉橄榄岩
  Lherzolite
  颜色:暗黄绿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晶结构
  主要成分: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地幔岩
  产地:河北汉诺坝
  采集人:王人镜
  采集时间:1987.9.
  辉长岩
  Gabbro
  颜色:深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晶结构
  主要成分:辉石、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济南
  采集人:李昌年
  采集时间:1983.8.
  闪长岩
  Dior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晶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角闪石,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甘肃小松山
  采集人:郑建平
  采集时间:1993.8.
  花岗岩
  Granite
  颜色:淡褐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晶结构
  主要成分:长石、石英、黑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安徽黄山
  采集人:王人镜
  采集时间:1988.10.
  环斑花岗岩
  Rapakiv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似斑状结构
  主要成分: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俄罗斯滨贝加尔湖
  采集人:桑隆康
  采集时间:1994.8.
  霓霞正长岩
  Aegyrine-nepheline syenite
  颜色:红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晶结构
  主要成分:霓石、霞石、钾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辽宁凤城
  采集人:李昌年
  采集时间:1984.8.
  斑状花岗岩
  Porphyritic granite
  颜色:淡褐黄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似斑状结构
  主要成分:长石、石英、黑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广西富钟
  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日期:1982
  白岗岩
  Alaskite
  颜色:浅灰白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晶结构
  主要成分:长石、石英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北京八达岭
  采集人:王人镜
  采集时间:1990.10.
  晶屑凝灰岩
  Crystal tuff
  颜色:淡绿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凝灰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长石晶屑,火山尘
  所属岩类:岩浆岩火山碎屑岩
  产地:河北宣化
  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
  玻屑凝灰岩
  Shard tuff
  颜色:淡黄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凝灰结构
  主要成分:玻屑、火山尘
  所属岩类:岩浆岩火山碎屑岩
  产地:河北宣化
  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
  凝灰岩
  Shard tuff
  颜色:淡红色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凝灰结构
  主要成分:火山尘
  所属岩类:岩浆岩火山碎屑岩
  产地:浙江
  采集人:张凭 叶瑞溶 舒勤荣
  采集时间:1987
  凝灰岩
  Shard tuff
  颜色:淡绿色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凝灰结构
  主要成分:火山尘
  所属岩类:岩浆岩火山碎屑岩
  产地:浙江
  采集人:张凭 叶瑞溶 舒勤荣
  采集时间:1987
  火山弹
  Volcanic bomb
  所属岩石:玄武岩
  特点:灰黑色,椭球状,有壳,表面有气孔
  成因:火山爆发时,成团岩浆被抛射到空中并旋转,边运动边冷却成形,回落到熔岩流中被岩浆包裹、滚动而有壳
  产地:黑龙江省五大莲池
  采集者:熊桃菊 黄伯依
  采集时间:1983
  晶洞构造
  Geode
  所属岩石:粗面岩
  特点:晶洞圆形,内壁由同心状分布的紫红色玉髓和浅灰色石英构成
  成因:粗面岩浆因粘度大而形成巨大气孔,后由岩石内析出硅质而成玉髓, 先成玉髓重结晶成石英
  产地:河北
  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
  金伯利岩
  Kimberlite
  颜色:灰
  构造:角砾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
  主要成分:细粒金伯利岩角砾,蛇纹石化、碳酸盐化橄榄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超浅成侵入岩
  产地:新疆巴楚
  采集者;方锡廉
  采集时间;1982
  层状玄武岩
  Layered basalt
  颜色:暗褐灰
  构造:气孔构造
  结构:隐晶-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辉石、斜长石,基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喷出岩
  产地:山西大同
  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
  正长岩
  Syenite
  颜色:褐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晶结构
  主要成分:正长石,黑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北京花塔
  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
  金伯利岩
  Kimberlite
  颜色:灰,泛浅绿
  构造:岩球构造(俗称凤凰蛋)
  结构:聚斑结构
  主要成分:蛇纹石化橄榄石,金云母,铬铁矿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超浅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蒙阴
  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94
  火山弹
  Volcanic bomb
  所属岩石:玄武岩
  特点:灰黑色,上凸下平的饼状,表面光滑,有气孔
  成因:火山爆发时,成团岩浆被抛射到空中并旋转冷却,未完全固化就回落到地面因摔跌而成形
  产地:山西大同
  采集者;王大纯
  采集时间:1937
  伟晶岩
  Pegmatite
  颜色:淡褐黄、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伟晶结构
  主要成分:电气石、石英、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脉岩
  产地:内蒙
  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
  中细粒花岗岩
  Medium-fine granite
  颜色:浅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细晶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钾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江西宜春
  采集者:程小林
  采集时间:1983
  粗粒花岗岩
  Coarse granite
  颜色:淡粉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晶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钾长石,黑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安徽黄山
  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
  辉石角闪石岩
  Pyroxene bornblendite
  颜色:黑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角闪石(部分绿泥石化),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镁铁质深成侵入岩
  产地:河北大庙
  采集人:刘汝明
  采集时间:1956.
  角闪石岩
  Hornblendite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镁铁质深成侵入岩
  产地:辽宁清源
  采集人:薛志照
  采集时间:1956.9
  纯橄榄岩
  Dunite
  颜色:浅黄绿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橄榄石(部分蛇纹石化),磁铁矿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镁铁质深成侵入岩
  产地:陕西商南
  采集人:刘汝明
  采集时间:1982.11
  巨晶纯橄榄岩
  Macrocrystalline dunite
  颜色:暗黄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巨粒结构
  主要成分:橄榄石(部分蛇纹石化)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镁铁质深成侵入岩
  产地:湖北宜昌太平溪梅子厂
  采集人:夏元祈
  采集时间:1982.11
  二辉橄榄岩
  Lherzolite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镁铁质深成侵入岩
  产地:河北张家口万全县
  采集人:黄思骥、梁宝贤
  采集时间:1965.7.30
  辉石橄榄岩
  Pyroxene peridotite
  颜色:浅灰,泛绿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橄榄石(部分蛇纹石化),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镁铁质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尖晶石二辉橄榄岩
  Spinel lherzolite
  颜色:浅黄绿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尖晶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镁铁质深成侵入岩
  产地:俄冰贝加尔湖
  采集人:游振东、桑龙康
  采集时间:1992.6.26
  蛇纹石化橄榄岩
  Serpentinized peridotite
  颜色:深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橄榄石,蚀变蛇纹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镁铁质深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营南县王家大山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斜长橄榄岩
  Plagioclase peridotite
  颜色:黑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细粒结构
  主要成分:橄榄石,基性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镁铁质层状侵入岩
  产地:鄂东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斜辉辉橄岩
  Harzburgite
  颜色:黑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细粒结构
  主要成分:橄榄石,斜方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镁铁质层状侵入岩
  产地:湖北宜昌太平溪
  采集人:夏元祈
  采集时间:1982.11
  异剥辉石岩
  Diallagite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巨粒结构
  主要成分:异剥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镁铁质深成侵入岩
  产地:宁夏小松山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透辉石岩
  Diapsidite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透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镁铁质深成侵入岩
  产地:河北大庙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辉石玢岩
  Pyroxenite-prophyrite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微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透辉石、普通辉石,基质同斑晶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镁铁质浅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营南县王家大山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碳酸岩化金云母透辉石金伯利岩
  Carbonatized phlogopite-diopside-kimberlite
  颜色:浅灰黄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角砾结构
  主要成分:橄榄石、透辉石(均已碳酸岩化、蛇纹石化)、金云
  母,石灰岩角砾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超浅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
  采集人:山东地质809队
  采集时间:1966.5
  斑状金伯利岩
  Porphyritic kimberl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微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橄榄石(蛇纹石化)、透辉石,基质橄榄石(蛇
  纹石化)、金云母、磁铁矿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超浅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
  采集人:山东地质809队
  采集时间:1966.5
  金伯利角砾岩
  Kimberlitic breccia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角砾结构
  主要成分:石灰岩角砾(浅灰)、金伯利岩角砾(黑),填隙物
  橄榄石、金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超浅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金伯利岩岩球
  Kimberlite ball
  所属岩石:岩浆岩超基性超浅成侵入岩
  特点:产在金伯利岩中。球体大小2厘米左右,具浑圆状橄榄石
  (已蛇纹石化)或角砾状石灰岩核心,核心外面被微粒状辉石、
  金云母等包裹
  成因:橄榄石先从岩浆中晶出并随岩浆快速上升,因压力减小而
  熔蚀圆化;在近地表处岩浆隐爆而混进围岩(石灰岩)角砾,再
  围绕橄榄石和角砾快速结晶形成岩球。
  产地:山东
  采集人:山东地质809队
  采集时间:1966.5
  蚀变黑云母碳酸岩
  Altered biotite-carbonatite
  颜色:浅灰绿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方解石、黑云母(部分已退色)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莱芜
  采集人:夏卫华
  采集时间:1982.11
  方解石碳酸岩
  Calcite carbonatite
  颜色:浅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褐色方解石,少量灰白色方解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淄博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火成白云岩
  Igneous dolostone
  颜色:灰白,风化面淡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白云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火成白云岩
  Igneous dolostone
  颜色:灰,风化面暗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铁白云石,少量方解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霓霞钠辉岩(暗霓霞岩)
  Melteigite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霞石、霓辉石、黑云母、黑榴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云南鸡街
  采集人:施泽民
  采集时间:1982.11
  斑状霞辉岩
  Porphyritic nepheline-pyroxenite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似斑状结构,基质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霞石、辉石,基质霞石、辉石、黑榴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云南鸡街
  采集人:施泽民
  采集时间:1982.4.12
  辉长岩
  Gabbro
  颜色:黑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细粒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辉石、基性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中深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济南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细粒辉长岩
  Fine gabbro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细粒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辉石、基性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中深成侵入岩
  产地:辽宁清源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绿泥石化辉长岩
  Chloritized gabbro
  颜色:淡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辉石、基性斜长石、绿泥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辉长岩
  Gabbro
  颜色:黑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辉石、基性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济南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橄榄辉长苏长岩
  Olivine gabbronorite
  颜色:深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细粒结构
  主要成分:斜长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橄榄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橄榄辉长苏长岩
  Olivine gabbronorite
  颜色:深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细粒结构
  主要成分:斜长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橄榄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粗粒橄榄辉长岩
  Coarse olivine-gabbro
  颜色:黑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辉石、基性斜长石、橄榄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角闪辉长岩
  Hornblende gabbro
  颜色:深灰
  构造:斑杂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基性斜长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四川攀枝花
  采集人:朱忠一
  采集时间:1982.11
  角闪辉长岩
  Hornblende gabbro
  颜色:黑灰
  构造:斑杂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基性斜长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湖北随县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斜长岩
  Anorthosite
  颜色:灰白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基性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河北大庙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斜长岩
  Anorthosite
  颜色:淡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基性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河北大庙采集人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斜长岩
  Anorthosite
  颜色:灰白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基性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河北大庙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辉绿岩
  Diabas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微粒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辉石、基性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南京下花园
  采集人:梁宝贤
  采集时间:1982.11
  辉绿岩
  Diabas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微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普通辉石,基质普通辉石、基性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南京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辉绿岩
  Diabase
  颜色:深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微粒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辉石、基性斜长石,蚀变蛇纹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南京下花园
  采集人:黄思骥、梁宝贤
  采集时间:1965.7.10
  二长辉绿岩
  Monzonitic diabas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钾长石、斜长石、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石灰沟
  采集人:邹
  采集时间:1982.11
  辉绿玢岩
  Diabase-prophyrite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微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基质斜长石、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南京下花园
  采集人:梁宝贤
  采集时间:1982.11
  玄武岩球形风化
  Ball-weathering of basalt
  所属岩石:岩浆岩基性喷出岩
  特点:原岩风化成黄色的疏松土状,表面呈球形
  成因: 玄武岩岩球在地表受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作用而分解
  产地:福建龙海
  采集人:高振西
  采集时间:1982.11
  致密状玄武岩
  Tight basalt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含少量气孔
  结构:隐晶-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基性斜长石、基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喷出岩
  产地:福建龙岗虎行山
  采集人:高振西
  采集时间:1961.1.5
  气孔状玄武岩
  Bubble basalt
  颜色:黑灰
  构造:气孔构造
  结构: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基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喷出岩
  产地:浙江嵊县
  采集人:张凭、叶瑞溶、舒勤容
  采集时间:1987.9
  气孔状玄武岩
  Bubble basalt
  颜色:深灰
  构造:气孔构造
  结构: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基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喷出岩
  产地:浙江嵊县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7.9
  伊丁玄武岩
  Carmeloite
  颜色:灰
  构造:气孔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伊丁石,基质斜长石、辉石、基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喷出岩
  产地:南京方山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
  Iddingsitized olivine-basalt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微量气孔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橄榄石(大多伊丁石化),基质斜长石、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喷出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熔岩
  Lava
  颜色:深灰
  构造:气孔构造
  结构:全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基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喷出岩
  产地:黑龙江五大连池
  采集人:黄伯一、熊桃菊
  采集时间:1983.7
  火山熔岩
  Volcanic lava
  颜色:深灰
  构造:流痕构造
  结构:全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基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喷出岩
  产地:黑龙江五大连池
  采集人:黄伯一、熊桃菊
  采集时间:1983.7
  碱性辉绿岩
  Alkali diabase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微粒结构
  主要成分:钛辉石、歪长石、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碱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临朐
  采集人:中国地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碱性玄武岩
  Alkali basalt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隐晶-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歪长石、斜长石、辉石、基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碱性喷出岩
  产地:河北张家口汉诺坝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碱玄岩
  Tephr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橄榄石、霞石,基质斜长石、辉石、基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碱性喷出岩
  产地:甘肃红山嘴
  采集人:钱志铮
  采集时间:1980.8.6
  响岩质碱玄岩
  Phonotephr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橄榄石、霞石、透长石,基质歪长石、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碱性喷出岩
  产地:甘肃永登县臀沟弯
  采集人:郭
  采集时间:1982.11
  假白榴石响岩质碱玄岩
  Pseudoleucite phonotephr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橄榄石、假白榴石、透长石,基质歪长石、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碱性喷出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闪长岩
  Diorite
  颜色:浅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细粒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角闪石、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中浅成侵入岩
  产地:涞源
  采集人:李树红
  采集时间:1956.9.20
  闪长岩(高岭土化)
  Diorite(kaolinized)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角闪石、斜长石,蚀变高岭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尖山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正长石化闪长岩
  Orthoclasized diorite
  颜色:淡灰红
  构造:斑杂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交代正长石(斑块状分布)、中性斜长石、普通角闪
  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斜长玢岩
  Anorthosite- prophyrite
  颜色:深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基质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基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河北雁翅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闪长玢岩
  Diorite- prophyr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角闪石,基质斜长石、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河北昌平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闪长玢岩
  Diorite- prophyr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微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基质斜长石、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深圳
  采集人:康景霞
  采集时间:1987.12
  含石榴子石闪长玢岩
  Garnet-bearing diorite- prophyr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微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石榴子石,基质斜长石、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辉石闪长岩
  Augite-diorite
  颜色:浅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中性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湖北大冶
  采集人:刘东建
  采集时间:1982.11
  杏仁安山岩
  Amygdaloidal andesite
  颜色:深灰
  构造:杏仁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基质斜长石、中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喷出岩
  产地:河北雁翅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灰绿色次安山岩
  Greyish-green subandesite
  颜色:灰,泛绿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基质斜长石、中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潜火山岩
  产地:肃南县
  采集人:李太兴等
  采集时间:1981.10.12
  安山玢岩
  Andesite- prophyrite
  颜色:浅灰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角闪石,基质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潜火山岩
  产地:西藏羊八井
  采集人:尹洪福
  采集时间:1981
  石英闪长岩
  Quartz diorite
  颜色:浅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细粒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角闪石、中性斜长石、石英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酸性中深成侵入岩
  产地:周口店房山岩体边缘
  采集人:张凭、张国强
  采集时间:1988.9.13
  石英闪长岩
  Quartz diorite
  颜色:浅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细粒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角闪石、中性斜长石、石英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酸性中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辉石安山岩
  Augite andesite
  颜色:黑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辉石,基质斜长石、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喷出岩
  产地:河北围场
  采集人:张富华
  采集时间:1982.11
  角闪安山岩
  Hornblende andesite
  颜色:暗紫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玻璃质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角闪石,基质斜长石、中性玻璃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喷出岩
  产地:北京昌平
  采集人:黄思骥
  采集时间:1982.11
  辉石粗安岩
  Augite trachyandesite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辉石,基质斜长石、透长石、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喷出岩
  产地:河北张家口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角闪粗安岩
  Hornblende trachyandesite
  颜色:淡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角闪石,基质斜长石、透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喷出岩
  产地:南京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粗面安山岩
  Trachyandesite
  颜色:淡灰绿,风化面暗褐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角闪石,基质透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喷出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粗面安山岩
  Trachyandesite
  颜色:浅灰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黑云母,基质斜长石、透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喷出岩
  产地:河北张家口赐儿山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粗安岩
  Trachyandesite
  颜色:浅灰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角闪石,基质斜长石、透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喷出岩
  产地:臀沟湾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闪叶石正长岩
  Lamprophyllite syenite
  颜色:浅褐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正长石、闪叶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星叶石正长岩
  Astrophyllite syenite
  颜色:淡褐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正长石、星叶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下花园
  采集人:刘汝明
  采集时间:1982.11
  石英正长岩
  Quartz syenite
  颜色:浅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正长石,少量石英、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酸性-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角闪正长岩
  Hornblende syenite
  颜色:暗褐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正长石、普通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北京花塔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白云母正长岩
  Muscovite syenite
  颜色:淡褐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正长石、白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河南云城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黑云母正长岩
  Biotite syenite
  颜色:淡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正长石、黑云母,少量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北京花塔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角闪正长岩
  Hornblende syenite
  颜色:暗灰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正长石、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辽宁风城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正长岩
  Syenite
  颜色:暗褐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正长石,角闪石(部分绿泥石化)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辽宁风城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3.7.31
  碱性正长岩
  Alkali syenite
  颜色:黑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碱性长石、霓辉石、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四川攀枝花
  采集人:朱忠一
  采集时间:1982.11
  霓辉石正长岩
  Aegirine-augite syenite
  颜色:深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细粒结构
  主要成分:正长石,霓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中深成侵入岩
  产地:山西临县
  采集人:娜琳
  采集时间:1982.11
  二长斑岩
  Monzonite- porphyry
  颜色:浅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斜长石、钾长石,基质同斑晶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河北延庆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含月光石黑云母正长岩
  Moonstone-bearing biotite- syen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细粒结构
  主要成分:正长石、月光石(隐条纹长石)、黑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中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高立文等
  采集时间:1992.11.7
  含月光石黑云母正长岩
  Moonstone-bearing biotite- syen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正长石、月光石(隐条纹长石)、黑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高立文等
  采集时间:1992.11.7
  正长斑岩
  Syenite-porphyry
  颜色:浅灰,泛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微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正长石,基质正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山西临县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石英角闪二长岩
  Quartz-hornblende monzonite
  颜色:深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斜长石、钾长石、角闪石、石英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分水岭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正长斑岩
  Syenite-porphyry
  颜色:浅褐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微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正长石,基质正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浅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沂蒙张庄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绿泥石化角闪二长岩
  Chloritized hornblende-monzonite
  颜色:灰,泛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斜长石、钾长石、角闪石、交代绿泥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南口
  采集人:林家沟、李佩贤
  采集时间:1960.11.2
  石英粗面岩
  Quartz trachyte
  颜色:淡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正长石、石英,基质碱性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喷出岩
  产地:河北张家口
  采集人:黄思骥
  采集时间:1965.7.27
  粗面岩
  Trachyte
  颜色:暗褐
  构造:块状构造,少量气孔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正长石,基质碱性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喷出岩
  产地:河北延庆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霓石钠铁闪石正长岩
  Aegirine-arfvedsonite syenite
  颜色:浅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正长石、钠铁闪石、霓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红格
  采集人:朱忠一
  采集时间:1982.11
  霞石正长岩
  Nepheline syenite
  颜色:暗灰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碱性长石、霞石、霓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过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辽宁风城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3.7.29
  粗粒霞石正长岩
  Coarse nepheline syenite
  颜色:暗灰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碱性长石、霞石、霓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过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辽宁风城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3.7.29
  白榴石霞石正长岩
  Leucite-nepheline syenite
  颜色:暗灰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碱性长石、霞石、白榴石、霓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过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产地:辽宁风城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3.7.29
  草绿色霞石正长岩
  Grass-green nepheline syenite
  颜色:草绿,泛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碱性长石、霞石、霓石,交代绿泥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过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产地:辽宁风城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3.7.29
  黑云母霞石正长岩
  Biotite-nepheline syenite
  颜色:灰,风化面浅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碱性长石、霞石、钠铁闪石、黑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过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钠黝帘石化霞石正长岩
  Saussuritized nepheline-syenite
  颜色:浅灰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碱性长石、霞石、霓辉石,蚀变钠长石、黝帘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过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辽宁风城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3.7.29
  云霞正长岩
  Miaskite
  颜色:黑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碱性长石、斜长石、霞石、富铁黑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过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辽宁风城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3.7.29
  霓霞正长岩
  Aegirine-nepheline syenite
  颜色:深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碱性长石、霞石、霓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过碱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辽宁风城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3.7.29
  细粒霓霞正长岩
  Fine aegirine-nepheline-syenite
  颜色:深灰,泛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细粒结构
  主要成分:碱性长石、霞石、霓石、霓辉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过碱性中深成侵入岩
  产地:辽宁风城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3.7.29
  黝方石响岩
  Nosean phonolite
  颜色:黑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黝方石、钾长石、霓辉石,基质同斑晶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过碱性喷出岩
  产地:安徽铜井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假白榴石响岩
  Pseudoleucite phonolite
  颜色:淡灰绿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假白榴石、透长石、霓辉石,基质同斑晶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过碱性喷出岩
  产地: 安徽铜井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假白榴石响岩
  Pseudoleucite phonolite
  颜色:深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假白榴石、透长石、霓辉石,基质同斑晶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过碱性喷出岩
  产地:山西临县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萤石黄玉花岗岩
  Flourite-topaz granite
  颜色:浅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似斑状结构,基质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钾长石,基质钾长石、石英、黑云母、萤石、黄
  玉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苏州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花岗岩
  Granite
  颜色:灰白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雀儿山
  采集人:马欣祥
  采集时间:1982.11
  斑状花岗岩
  Porphyritic granite
  颜色:淡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似斑状结构,基质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钾长石,基质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涞源
  采集人:林墨荫
  采集时间:1982.11
  斑状花岗岩
  英文名称:Porphyritic granite
  颜色:浅灰,泛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似斑状结构,基质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钾长石,基质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斑状花岗岩及暗色包体
  Porphyritic granite and dark inclusion
  颜色:淡灰褐,包体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似斑状结构,基质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钾长石,基质石英、钾长石、黑云母,包体斜长
  石、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深圳
  采集人:康景霞
  采集时间:1987.12
  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
  Tourmaline-muscovite granite
  颜色:淡褐白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电气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大庚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细粒白云母花岗岩
  Fine muscovite granite
  颜色:灰白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细粒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中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
  Hornblende-biotite granite
  颜色:淡灰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白岗岩
  Alaskite
  颜色:灰白
  构造:块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钾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河北兴隆
  采集人:刘汝明
  采集时间:1982.11
  更长环斑花岗岩
  Wiborgite
  颜色:淡灰绿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似斑状结构,基质粗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钾长石,基质更长石(环绕斑晶钾长石)、钾长
  石、石英、黑云母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河北
  采集人:梁宝贤
  采集时间:1984
  霏细岩
  Felsite
  颜色:淡褐白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隐晶结构
  主要成分:长石、石英
  所属岩类:岩浆岩酸性喷出岩
  产地:北京青龙桥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闪长岩
  英文名称:Dior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普通角闪石、中性斜长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中性深成侵入岩
  产地:北京西山岔道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流纹角砾岩
  Rhyobreccia
  颜色:淡灰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熔岩火山角砾结构
  主要成分:火山角砾、塑性岩屑、晶屑,胶结物酸性熔岩
  所属岩类:岩浆岩熔岩火山碎屑岩
  产地:河北宣化
  采集人:黄思骥、梁宝贤
  采集时间:1965.7.20
  火山碎屑岩
  Volcaniclastic rock
  颜色:黑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火山碎屑结构
  主要成分:塑性岩屑、晶屑、火山尘
  所属岩类:岩浆岩火山碎屑岩
  产地:西藏日喀则—羊八井途中
  采集人:伊洪福
  采集时间:1982
  熔岩角砾岩
  Lava breccia
  颜色:深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熔岩火山角砾结构
  主要成分:火山角砾(边缘已熔蚀圆化)、晶屑,胶结物中基性
  熔岩
  所属岩类:岩浆岩熔岩火山碎屑岩
  产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熔结凝灰岩
  Welded tuff
  颜色: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强熔结凝灰结构
  主要成分:玻屑,石英、长石晶屑
  所属岩类:岩浆岩火山碎屑岩
  产地:福建良清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熔结凝灰岩
  Welded tuff
  颜色:浅褐
  构造:假流纹构造
  结构:熔结凝灰结构
  主要成分:玻屑,石英、长石晶屑,火山尘
  所属岩类:岩浆岩火山碎屑岩
  产地:河北张家口
  采集人:黄思骥、梁宝贤
  采集时间:1965.7.20
  层凝灰岩
  Tuffite
  颜色:黑
  构造:纹层状、带状构造
  结构:凝灰结构
  主要成分:玻屑,晶屑,火山尘
  所属岩类:岩浆岩沉积火山碎屑岩
  产地:贵州盘县火铺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
  采集时间:1982.11
网站目录投稿: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