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最忌如布算子。一篇字如此,一个字也是如此。 中国书法,体现的是性情,本质上更接近道家精神。重视虚静。一幅作品,一定要有虚静处。不虚,就是房子没有窗,没有内部空间一样。房子不虚,那就没法用,也不叫房子。书法中,没虚静处,密不透风的,太压抑死板,显得没有生命力。这在行草书上尤其讲究这点。我们的作品,要让人感觉到实,但是要某一处,忽然出现的虚静,会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如"内",绝不让内部空间均匀。空的地方特别大。 "月"也是这样,虚左部。实处我们可以称为聚,虚处称为散。散的地方,就让他散,如这个字,绝不让末笔连上第一笔。 去过重庆的人都知道,重庆是山城,山景真美。记得去年离开重庆时,经历了重重叠叠的山,坐在动车上感觉很压抑,感觉山总是走不完,虽然山形各不相同,比国画还美,但那种走不出的感觉,还是让人很难受,再美的风景也无心观赏。在别人眼中的美景,那一刻,却是我眼中的障碍,心中的愁,希望早些走完。大概好像是过了长江,见到了千里碧野的平原,终于长吁了一口气。相比重庆,平原就是虚处。 学习临帖,要善于想像。要通过纸上字,知道古人书写时笔锋状态。书论有言,观古人之书,如见其挥运之时,正是此意。 看高手写字,不要看他毛笔在纸上写了什么字,要看他手上的动作,看笔锋的状态,看笔锋是如何运作。一个动作写完,笔锋一定要奔下一笔去,使笔意贯通,否则即使写的像,但力也不够。笔意连贯,露锋会自然减少,会显得字含蓄有韵味。如果写完一笔,下一笔只图形似,不是顺着上一笔自然而来,则露锋会变多。细节上肯定不够精致。 书家书写时入笔的瞬间,往往被我们忽略了。而正是这瞬间,书家的手上完成了笔锋方向的调整。从笔一触纸,笔就要顶住纸。 张利安老师示范临书要有整体意识,创作意识。 笔尖藏在笔画中走,叫中锋。中锋用笔,是笔尖有顶住纸的感觉。什么叫万亳齐力。就是让你的笔上的毫紧紧顶住纸住书写。而不是简单按下去。顶这种感觉,需要我们不断去试验,感悟。我也有人称之为涩行。笔在纸上有阻力的感觉。只有这样写出的字才能有力,才能入木三分。 涩行不代表是屋漏痕。屋漏痕是指裹锋行笔。评颜真卿字会常提到屋漏痕,因为颜字有篆籀气,与篆书用笔一样都常用裹锋。我们可以看到过去泥土做的屋外墙上雨水滑下的痕迹,曲曲折折,却很饱满。屋漏痕的书风就是指裹锋行笔,自然书写。裹锋书写显得有筋,你可以想想自己手中突出的青筋是什么样。像麻绳。这种字不讲究精致,讲究自然。这和王羲之一路差异很大。王书整体是刚柔相济,外表较秀。颜字又称筋书。裹锋常用于大篆和草书,小字光光的,讲究精致,用不上这么书写方法。 颜体行书,裹锋用笔的代表。《争座位帖》被称为"粗服倾城"。就是因为这种书写笔画外沿线并不讲究光滑。颜体行书对宋代的尚意书风影响很大。 好的作品,往往意连。把牵丝去掉,意气贯通,显得更含蓄,更有内涵。可以看看行书圣教序,里面牵丝很少的。你可以随意写个字,比如写个我字,你写个笔笔有牵丝和没牵丝但意连的,然后比较一下效果,带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毛笔不要只用一面,写行草书时,只用一面,是写不成的。要顺着笔的特点去书写。笔法学的全面,毛笔能面面都会使,才能写出好的书法。翻笔,复笔,绞转,这些笔法都要运用精熟。 如果懂得以上笔法,以这种方式去写楷书。我们会发现,现在很多教人入门的书,把笔画支离,还画上一二三四五,这些都是错误的教法。楷书其实和草写书写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速度放慢而已,手上动作是一致的。以这种方式写楷书,才能写活写好楷书。写行草书,手一定要摆动起来。如果有好的,真正懂行的老师教写楷书,那么将来由楷入行或入草,都是很自然,轻松的事情。没有什么难处。 传统楷书教法,就是线条的拼凑,死记字形,这种学习方法,既难又枯燥。打击学习者的信心。一般人很难坚持下来。学习者只知应该这样写,却从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写。传统教学,教写书法,笔画是做出来的。每一个笔画,先怎么样,后怎么样,根本就不是自然书写。如果学习时先搞懂书写手势,弄清毛笔不同状态下书写特点。把每个字贯通去写,让学习者先明白书写的原理。那么肯定会事半功倍,而且不同书体转换起来会非常非常简单。 传统教学的笔法支离教法。用支离的笔画拼成整个字,忽视了每笔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写字悬不悬肘,跟写好字没关系。请问,如果写小字,你悬肘能写吗。悬不悬肘,要看个人书写习惯,或者根据你写字的大小。 执笔,也无定式。关键要做到三点,即指实,掌虚,腕平。 颜体,欧体,字形其实差别并不大。差别在笔法上。欧体内yan,颜体外拓,外包围。如果用正确手势去写,稍稍注意他们的特点,很容易写成。没有什么难的。 最大的空处,在于竖的位置要写好。如布的空间均匀,则死气了。 往往很多人一说自己书法,就说学二王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说法。二王用笔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要么说大王,要么学大令,怎么能一混而谈呢。把二王一起说,是指二王代表的帖学。清代之前,没人学碑,都是学帖,这可以叫学二王。但自清以来,碑学兴起,我们身边纯粹学帖学的人,似乎很少。所以再说自己学二王是不太合适的。你学圣教序,你可以说学的是王羲之,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锤炼中锋用笔,可以练练篆书峄山碑,袁安碑。 左聚右散。散处就给以大空间。聚处就要多封住。如蓝色标注,连带挨了中间一笔。这个字写的很有意思,中间一笔不是直的。王字的构字法很丰富,弄清聚散,再去看其他帖,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临帖不是目的,临帖是一种手段。书法是古人定好的游戏规则。就像围棋象棋一样,要想下好,肯定首先你得熟悉规则。临帖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熟悉规则的过程。创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利用规则进行游戏。这和下棋没什么区别。你想把游戏玩精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规则的运用。临帖就是为了自己将来创作作储备。 临帖,第一步要临像。一方面笔法要像,就是写出来的线条要像,要有质感。另一方面结构要像,结构是要求我们学习造型的能力,很多学素描的人学书法,结构能学很快,就是因为他们懂造型。笔法和结构这两方面缺一不可。临帖就是对古帖中字的笔法和结构去模拟,以此去了解古人的方法。第二步就是要记住,要把帖中字记心中。脱帖也能写像。第三步,集字创作,还原。米芾曾说,臣五十岁之前集古字,遍临魏晋之名家,之后,别人不知我字的出处。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创作,都要经过集字创作这么一个阶段。比如我说我要写一首唐诗,脑海中马上要能想像还原出帖中此字写法,一字如有多种写法,用哪一个写法跟上下字搭配起来更合理,如果帖中没有这个字,我们就应该去把这个字拆开成几个部分,分别在帖中找到这几个部分,来进行最合理的组合。创作中讲究字的大小,布白,用墨的浓淡,这个要求我们在临习中,不仅要单字过关,行与行,字与字的位置,大小都要记清。临习法帖,要有整体意识。将来创作才能得心应手。第四步,就是随意发挥。你对帖中蕴含的深层的规则,道理已烂熟悉于胸。不仅能集,也能不违规则的变化。即像你写的不是帖中字,或改写了帖中字,但不违反帖中暗含的像密码一样的规则,别人一看仍然会说,你字的出处是这个帖。这就不仅取了帖中的形,你已经掌握了帖中神韵。但一本法帖中的宝藏往往是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学去悟去深层挖掘的。 张利安老师示范结字的原理。讲解聚与散的关系。 临帖要用夹生饭的方式。临临帖,一临临一两个小时,有了手感,有创作意识,不妨在练习纸上写一首诗或一够话,一首词进行简单的创作。或者说在临的过程写到某个字,你由此字想到某句诗词,也可以写一写。写完继续临。反反复复利用夹生饭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也算是临创结合。创作中,切忌不要用已出版过的集字,进行集字创作。创作中对某个字有些生疏,可以查查字帖或书法大字典。建议大家都备一本书法大字典,可以没事翻翻,学习一个字的不同写法,也要以用来备用。在临字查找的过程中,这个笨工夫,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 上实,下就要虚。每个字都是虚实相生。虚处要至少留一个缺口。让内部气透出去。这和围棋里气的概念一致。 作品还要有作品意识 我们看王铎,几行字,都是一幅作品。二王手札也是如此。而普通人临写都很随便,没有作品意识。 临帖是终生的事,不要指望今天临帖,明天就能创作。临创之间的衔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王铎曾说自己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创作在学习过程中慢慢不断尝试,尝试在不同形式的纸张上进行创作。可以是斗方,册页,也可以是条幅,或者是大字作品。大字作品和小字不同,如果怕驾驭不了,不妨先用小笔设定一个小草稿。创作也是,可以先设定一个小草稿,连带,墨色变化,哪一处虚,哪一处实,事先都可以在草稿在大致反映出来。设定好之后,就可以大胆地把自己所思所想,用笔在纸张上表现出来。 书法大字典,书法学习者必备的工具书。 选帖建议选共性强,个性弱的。如魏碑中的张猛龙,行书中的圣教序。隶书中的礼器。尽量不要选个性太强的。打个比方。共性强的如白开水。有了这杯水,以可以往里面加不同东西,变成不同饮料。变成加多宝也行,可乐也行,芬达,果汁都可以。而一旦上来就是个性太强的,你想把可乐变成加多宝可就难多了。先学共性强的,慢慢在学习中摸索,在技法中取舍,慢慢形成自己的书风与特点。个性强的容易上手,但将来路子不是多么宽。另外,人的时间有限,要精研。精研一两本法帖,然后见其他帖都能看的很透。举一反三。不要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抓。结果猴子掰玉米,啥也没弄到…… 开始以欧体为例。注意箭头所指,哪些封,哪些不封。上方箭头是不能封的,上一个例字也说了气的概念。其实看电影就知道,懂兵法的围城,总会围三面,而非四面。留生路,既可高伏,也不会激起城内死扛。 写字线条要饱满,要有弹性有质感。结构要在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制造矛盾冲突。现在书法毕竟不是拿去用考科举,人们见惯了印刷体的平正,字中有险有奇,才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特点。从审美角度说,一个人站着板板正正拍照,显得很不自然,如果有个姿态,那就好多了。这也是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去学唐楷,学楷要学魏碑。同样写行书,不写赵孟俯(五笔打不出这个字,用同音代替下),可写董其昌的原因。不是唐楷,赵孟俯不好,而是一个太平正,一个太甜,没有生的感觉。宁生勿熟。 历代书家字法基本一致。关键在于笔法的不一样。笔法一变,字法也就变了。所以书论中说,笔法是书法的核心。 如果黄色外沿线继续画,就成三角形了。选字欧体行书《张翰帖》。中部聚,上下散。 临帖和创作关系 以圣教序为例,只要你彻底弄清圣教序用笔方法,你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学各种体,各种帖,只是结构变了。比如以圣教序方法去写书谱,就是创作。拿米芾的结构,用圣教序方法去写,这就是创作。技法没变,字形变了。这是最简单的创作方法。 临帖,临字法之外,一定要临章法。 要知道,原雕刻在碑上字可能只有几列,十几列但裁成字帖,左右字的顺序变了。原来石头上一列可能上百字,但裁成书的时候,为了方便读文字通顺,就把石头上原一列字切成很多列。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该忽视法帖的章法。法帖就是法帖,他不是优秀字帖,更不是普通字帖,法帖就是法帖。切了,你就按切了的章法去练。你拿过来一本法帖,随便看一小段,这一小段也有这一小段的章法。法帖,是没有地方让你看出有漏洞的。你可以看一下怀仁集字圣教,每一列的每一个字大小,间距,都是可以让我们悟出有多东西的。不要听有些人瞎说,集字圣教序章法不好。那是他没看懂,没悟到。比如,帖中有一句话,叫,理含金石之声。你看看帖上,含金石,三个字的归后一横写法,处理的多么巧妙。你还敢说没章法,章法不好?再如,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一句中,敕于两个字草写,连带多么自然。这本帖中,这两个字都不止出现一次,你把这两个字换掉其中任何一个,用帖中另一个敕代替这个试试。不要小看了怀仁的艺术水平。他完全能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圣教序,但是出于对先贤的敬畏,他宁愿牺牲自己风格,却成全了王羲之字的流传。他集字时,肯定考虑好了什么字放什么位置,哪个字应该大些好,哪些字用偏楷写还是偏草写好看。所以对于法帖,我们忠实地去临习即可。对着面前的纸张,要有创作意识。像创作一幅作品一样去临习。当我临完这张纸,一看,整体是美观的。这样才好。 一个字写的很漂亮,没什么大不了。全局好更重要。就像将军统军一样,要观大局。而不是像做士兵一样,每一个都很好,整体一组合,一盘散沙。所以写好书法,都像将军一样,会布局。 造型和上一字,是不是很像。同时,内部左散,而不是均匀布白。很多人写欧体,毫无生气,看不到里面的变化,把字空间写匀了,一点意思也没有了。如果眼里能看这些留白处,懂得聚散(留白)道理,会发现欧体其实很有意思。 今天我们看展览,眼花缭乱,这儿一个印章,那儿添几行小字。要知道,这都不是随便来的。你临帖时,观察下,哪些位置盖的有印,什么形状,盖几个,距离如何,哪些是朱文印,哪些是白文印。有些帖上还有古人批注,临习的时候都要注意。将来创作,你就可以学这一页纸上的章法。要知道,古人得到好帖,他是不会随便在任意位置随便加章的。对于这种宝贝,他肯定斟酌再三,把章或题字,放在应该放的位置。你可以想像一下,第一个收藏者加章中哪儿好看,第二个收藏者一看,上面被加了,他肯定会另找合适位置。无论后面有多少人加章,肯定都得考虑整体章法问题,不是随便加的。我们创作时,加印,题小字,都要做到让行家一看,都能看出出处。知道你仿的是哪一帖。我们临的时候,可以琢磨一下,如果这个帖加一个印,放哪个地方好看,加两个,三个,五个,呢,想一想。或者说把帖中哪些印去掉不会有不好影响。一个一个或按组去印,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自己不能随心所欲,乱拼贴,乱题小字。我们买字帖,也尽量多买几种不同版本进行比较,有的上面题跋多一些,有的字帖给这些去掉了。如果有机会,我们最好还要去访碑,看一看自己手中平时临习的范本,到底长什么样。去体悟原碑的震撼。 一本帖,我们不要贪多学很多。一年就学那么三五页,甚至一页。真正搞通了这几页,再临其他的部分,都是简单至极。这几页里,笔法章法应该有的,基本都会有,其他页,不过是变换下字形而已。其实我们不需要学那么多,只要我们精研其中那么几页,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举一反三,对字法章法,自然变化。 学的精,才能悟的深。通过这几页的学习,你只要悟得字理,创作时完全可以进行适当夸张,变形而不违帖中原则。这些理,原则,都是书中的密码,需要自己去深刻实践,认真读帖,去悟。 每当我们习书有所得,我们可以做做笔记。用钢笔,或微博都可以。我本人就结合着做。大家可以看看我的微博,我经常把心得发在微博上。以后如果需要整理成资料,也方便用。 大草和小草不同。不是草书写的大就是大草。小字变大,笔法就改变了,就是由毛笔特点决定的。刚学,建议大家学习小草。就像学篆书,你先学小篆再学大篆,就会知道,小篆是怎么变化来的,他原先模样是什么样。这样慢慢向上推理。 杨凝式《韭花帖》,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是不是很空灵? 好的行草书作品,就是要通过虚来产生空灵的感觉。 其实书法中的落款,也很能体现这一点。一般没有人落款把纸,从上落到下。因为落满了,会把气堵死,也不能产生空灵的感觉。 眼高,手上才能提高。要多看古帖,多看展览,识美丑,知道什么样书法是好书法,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这样书法才能往正道上走,才能进步快。 帖和碑不同在于,帖很清楚,提按使转能看的很清,有迹可寻。学习起来很方便。但也有人认为太清没有想像空间。认为先写碑好。 董其昌说,小字难以宽绰有余。小字写出来,结构上结人以空灵感才好。写小字讲究精致,要用浓墨。 左部箭头,二笔之间并不挨。那么上面就会显得散些。"又"的两起笔都挨,封死,则为聚。显得中宫很紧。也是典型的上下散,中部聚。和前面的例字"兵"一致。 学王羲之字不要先学兰亭和他的手札,先学圣教序,然后以圣教法入兰亭,就容易多了。手札是练完圣教序,可以练练,了解下行气。以后用圣教序字创作懂得调整行气,这个得从手札里来借鉴。 王羲之之前,笔法简单,多是绞转。比如简书,都是利用笔的左右摆动,笔法简单。再如平复帖,都是皴出来的。王羲之之前可以说是旧式用笔。王羲之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笔法,提按,顿挫,使转,勾挑。看似简单,可多了很多小动作。这在王羲之之前是没有的。白砥教授称王羲之用笔为新式用笔。新式用笔和旧式用笔,可以拿诗来作比较。比如古风,就没有平仄要求这么严格。后来新体诗一出现,平仄,对仗,要求很严格。从技法上说,新诗技法更复杂完备。 笔法是书法的核心,字法其次。书法就这两样。章法,墨法,那又次之。 中国文化讲究中庸。讲究不温不火,不激不厉。米芾,苏东坡这么好,相比之下,还不够含蓄。韵味就少了些。 陆机的《平复帖》,被称为法帖之祖。笔法多是皴出来的。 结构上要讲究空灵。眼里不仅要看到字,还要看到字外的和字内部空间的分隔。当你能这样看来训练自己观察书法时,你就不会再认为只有像唐楷那样平正的书法才是好书法。你会发现新意趣。欣赏能力也会跟着提升。 所谓计白当黑。首先我们欣赏一幅书法,要看到他哪一位能透气,是空灵的。临帖时也是这样。临的那一页,首先看看哪处实一些,哪处虚一些。一字之中,也有虚实开合。这些都要我们在实践中感悟。 要了解我们的笔,控制好我们的笔,控制好笔,就要顺应他的特点来写。顺应笔的特点,让笔感觉舒服,写出的字才自然,笔意才连贯。心手相应,就是你心里想的,通过手上来表现出来。然而,你如何表现,那就要用好我们的笔。 读帖,要通过纸上字,想像出毛笔是如何翻转出来帖中效果。那么表现在手上,你就得利用好笔的特点,顺应他的特点去练习。 帖中字,都印在脑中,才有用。不要贪多。要精才有用。临精,是很磨人的过程,很痛苦。但只要我们死磕自己,眼界和手上功夫终究会上来。没有谁是天才,天才百分之一的点灵感,也是在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基础上才能产生的。有些人学的快,他悟性比你高。悟性这东西,你不得不承认人人不一样。虽然大多数人悟性都差不多,但的确有些人比我们高。但记住,勤能补拙。再高的悟性不学,也是白搭。只要我们方向正确,拼命奋蹄,终究会有所建树。荀子有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所以,无论你悟性在什么层次上,都要好好学习。不用担心自己的天赋,只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使用正确的方法,一定会有突破。 书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要急于要成果。心浮气燥,只能学得字形。何不沉下心来,认真精临法帖。记得古龙小说中有个傅红雪,他练功只有一招,就是每天都练同一个动作,每天挥上万刀。就练一个动作。赵孟俯曾说,用古千古不易。得古人数行,便可名世。这么想来,学书法其实和傅红雪练刀真的很像。 年纪大的人学书法,不可能再像年轻人一样,年轻人有很多时间去尝试不同道路。年长的人,建议看自己喜欢哪个法帖,就直接钻研这个就行。有些年长者,习字只是图个高兴,那就没必要非得像年轻人一样那么死磕自己。年轻人写字,眼光要放长。老年人不一样,修身养性更重要。因人而异吧。 学书法,我和大多数人都一样,走了很多弯路。尤其是自学的朋友们,缺少明师指导,都是这么磕磕绊绊走过来的。但是相信一点,我们虽然弯路多了些,到达同样的目标,浪费了更多时间,但正是我们一路的挫折,才使我们见识到了更多不一样的风景,考验了我们受挫能力。 临圣教序不是目的。学完圣教序没法直接用于创作。但圣教序仍然是学习行书首选。因为他是风筝的那根线,是停泊船只的码头。不管你飞多高,开多远。你永远不能离开那根线,那个码头。圣教序是我们学习行书的源头活水。 写完圣教序,可以写宋人行书。宋人以行书成就最大。不可不学。 字要写厚实。写略粗略厚不会错。杜甫说,书贵瘦硬始通神。但他并不是书法家。我们的眼睛会骗我们。包括大小,我们观察帖中字的粗细,大小,住住并不是那个样子。当然逐渐深入学习帖,就会发现这个问题。 学书法不是为了别人的赞赏。不要为迎合别人而写。学书法要有自己的坚持。 每次临帖要有想法。书法学习一日要有一日之境界。这句话不是说一天比一天好。而是说每天学习都带着想法或任务去学。可以是一个新尝试,新角度。也可以是尝试今天我仍然用帖上形,但某些笔画加粗试试。多比较,多尝试,对帖理解才会更深。 明清人临帖,很不像。比如王铎,他临的帖,你根本看不出一点帖中样子。他们强调以意灭之。所谓以意灭之,比如对秀美的帖,我就反过来,故意写拙朴。当时这样写也是时代使然。当时很多人学书法已经写媚了,写俗了。于是一些有头脑的书家,都在开始尝试创新.今天我们看明中后期书法尚奇书风,有的尚奇导致的结果是字形都不是那么美了.正是因为这种环境下,我们看到了傅山的支离与朴拙。董其昌虽然技法上不及赵孟俯,但因为强调生的观念,使他的书法显得很有书卷气。也是独是一炽。正是因为不断的尝试,才使明代中晚期出现大批书法家。所以说书法学习一日要有一日之境界。不断给自己新的思想,新的尝试,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临帖要当做假来学。临到最后要让人真假难辨。米芾就是做假高手。他用纸就是以前老纸,写出来就真假难辨。现在流传有很多帖就是他写的。王羲之手札很多相传就是他临的。读帖读什么,读的是用笔方式。其实字法差别不大,是用笔不一样。用笔决定了下一笔应该怎么写。所以说笔法才是书法的核心。 学习书法,眼中要能善于观察空白处。空白处的形成是你下笔后产生的空间分隔。学会看空白处,对章法,字法掌握更快。比如你写个田,你眼中要看出被笔画分割出的四个白空间,大小差别,形态差别,有没有白处没有被封住。这样观察,也是快速帮我们掌握字形的方法。 化横为点,立刻字生动了。如为横,那么一字三横,就要难免雷同,处理起来远不如点巧妙。 学楷建议先学魏碑。不建议学唐楷。法度太严谨,一笔不像,就不行。太严谨就像工艺品。唐楷中褚遂良的还算好一些。学魏碑,首选张猛龙。张猛龙相当于行书中的圣教序。要先学共性强一些,个性少一些的。像张瑞图,郑板桥,个性太强,他们字很容易学。但是学完再求发展,路很窄。不利于将来书法之路。但圣教序,张猛龙,大家都学,但不影响。因为他共性强,是宽路。对后来形成自己风格也有帮助。 结构上,既要基本功扎实,又要灵活,不死板。要读懂帖中蕴含的理,最终能够化用。 临帖一定要慢。放慢去临。走慢路才能发现路边更多更美更细致的风景。老是在路上跑,会错过很多。心要闲静。手才能从容。放慢书写,另一好处,墨才能吸进去,显得有力些。一划而过,不行。不要相信什么枯笔,飞白之类。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古人用纸,越滑越好。纸也不大,因为古代造纸术不发达。字一般都是小字。写大字兴起,从明代中后期才开始。我们学习明以前书法,不要写大了。你把帖上小字放太大些,笔法就变了。写字最好原大。纸张,笔,都要靠近你所学的帖的情况。另外说起笔,古人用硬毫多。 不建议学兰亭序。如果学就学定武兰亭。赵孟俯兰亭写的好,就是写定武兰亭。他把其中那些丝带等炫技的东西去掉了。 书法学的越精,越会注重文房用品。对笔,纸要求会很高。 字写大,要撑的起来,不要松散。小字要空灵。不能让人感到一片黑。 高古的书法粗细都差不多。比如篆书隶书。古籀之气,其实就是崇尚之然。毛笔的转锋,调锋,是为了让你书写更加自然方便。写行书不用重新起笔,学会复笔,使转,顺应毛笔特点。要体会毛笔的性能发挥出来。如果你重新起笔,那么就不自然。算不得好的书法。如果我们以此来写楷书,楷书也会有生气的多。所以古人说过,写草有如写楷,写楷有如写草。写草如写楷,告诉我们草法也有他的法度,写楷如写草呢,说的是楷书也是笔意相连才是好楷书。 读帖是认真观察,知道笔是怎么动作才写成的。从每一个细节里侦破出这个答案。 有的纸过滑,可以在墨纸里加一些洗衣粉。或者用毛巾擦一擦纸的表面。 要显得入纸有力。笔要顶着纸写,你可以尝试顶的感觉。把笔毫扎进纸里。想像一下中医用的银针,这种针的是软的,但要扎入皮肤,据朋友说需要在卫生纸上反复训练的。笔毫也是软的,和这个还真有些像。把笔毫扎入纸里。才显得有力。 毛笔写大字时,毛笔写大字时,用笔顶着写,切进后,笔毫就自然打开了。 线条要圆润。先看懂帖,然后再下笔。不要去抄帖。七分读,三分临。 临字,要找好坐标。每一笔在什么位置,观察清再下笔。 颜楷写久了,再写王羲之字,转折后常发力,钩法上也常回锋钩。这在转换书体时都要改。 书法笔意不能断。写楷书不能一笔一笔加在一起。多练形成肌肉记忆。书法是一生的事,不是一时的事。 韭花帖深得兰亭气息。布白结构非常巧妙。但是很多人临这个帖,结构变的太过了。所有人临兰亭,都是做减法。我们临帖目的是做加法,把各种技法要学全。将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取舍。就像我们要练习长跑,腿上绑上沙袋练,将来有一天,我们去掉沙袋,那么轻松了。学书法就要这样,先做加法,后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