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铺盖面,诞生于棠城,流行于重庆市各区县,闻名于全国各城市。形成并定格为重庆市著名特色面食之列,获中华名小吃之美誉,是荣昌十大特色小吃名品。 荣昌铺盖面因为面皮宽大而皮薄像铺盖而得名,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归属于渝菜系列。 面食一直是荣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在荣昌各个城镇社区都有大小不一,规模不等的面店面馆,被誉为小面之乡。而荣昌铺盖面在面食中则有举足轻重之魅力。 荣昌铺盖面是荣昌人在长期的美食经营中,对面食品种、味道不断推陈出新,精益求精,长期演变而形成的更具韧性和味道更鲜美可口的地方特色食品。 荣昌铺盖面最早产生于1933年前,据荣昌铺盖面的创始人兰海云介绍,他十五岁时拜街边经营户陈有权为师傅,学徒期为三年。主要在荣昌县昌元镇街边卖面,不同的是他们卖的面如农村的麦粑,但块大,皮薄,还要加入油条,形似鸡头,时称"鸡婆头"面,很受老百姓欢迎。 三年学成出师后的兰海云,告别了师傅,1933年在敖家巷自己开了一家面馆。继承和改进了所学技术,以骨头汤煮面,豌豆打底,加上井盐小葱拌料,吃起来面块软而滑,面汤香而淳,豌豆更是美味无穷,成了街坊邻居眼中的高端美食。店内两张八仙桌,每天总是人来人往挤得满满荡荡的。 解放后,兰海云师傅参加了公私合营,荣昌铺盖面仍然保持了原汁原味。但发展受到限制,吃上一碗很是难得。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荣昌铺盖面一下子又红火起来,从一家开始,万家响应,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应运而生。 1982年,荣昌铺盖面创始人兰海云在敖家巷重新开张了一爿更大的面馆,去掉了面中的油条,正式取名为荣昌铺盖面。敖家巷店铺命名为兰氏铺盖面。 荣昌敖家巷子里的兰氏铺盖面通过代代相传,不仅延续了最初的传统制作技艺,还不断发展创新,用鸡汁、海鲜作底汤,使之更香更鲜。还增加了红烧肥肠、红烧牛肉等品种。 经专家检验鉴定,荣昌铺盖面除富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无机盐和多种矿物质、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与植物性蛋白质以及磷、铁、钙、锌等大量的微量元素。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荣昌铺盖面的制作过程是严格讲究程序的,每一关都不得马虎,必须精益求精。一、制面。在面盆中倒入精面粉,然后加水调和,搓揉,然后一边加面粉、一边加水,一直到面的韧性完全达到要求为止。二、扯面。从面盆中揪出一坨面,慢慢的把面扯开,扯到面皮达到有盘子那么大,而且呈半透明的状态。面皮要不停的扯,一般一碗成品要扯5到6块面皮。三、煮面。把面皮下到烧开水的锅中煮,技术熟练应该是要求扯一块面皮就下锅一块。面皮边缘比较厚的地方煮透了就可以出锅了。四、配料。在大碗里面调入你喜欢的作料,把面盛到碗里面,再舀几匙杂酱馅,撒几颗葱花。就是一碗鲜美的美食了。 有诗赞曰: 荣昌小吃铺盖面,来自兰氏最为鲜。 千里寻根找正宗,敬请光临东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