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大维 本文作者是前平安集团渠道总监,他曾通过一个项目为公司带来近 50 亿收入。 在带过200名下属之后,他总结发现,能成大事、能被快速提拔的年轻人都有这4种特质。这篇文章值得你认真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我们看过太多宣扬成功者的文章,他们高高在上,大开大合,却没有一点实际参考价值。 今天良叔讲四个曾经的属下,也许与那些大人物比太过渺小,但却是我亲眼见证。 他们在平常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最终拥有一份平凡的胜利,也许这些故事才对你真的有启发。 01.矢志不渝,能熬得住 孔林,现任某500强销售团队主管,经济条件优渥,在深圳有房有车。 我本来挺不看好他,个子很矮,学历很低,湖南口音重,说话不利索。 但是,10年来,他用结果粉碎了我的偏见。 一开始做销售,他生存都很困难,靠小单维持生计,最惨的时候还睡过公园躺椅。从业3年后,他打下一个大单,从此也开始翻身。 那是一家大型企业,不知道孔林怎么摸进去的,和对方有了接触。但是,想做人家业务,门都没有,所有业务都由两个关系户把持着。 按照这种情况,一般人都会撤退,因为希望不大啊。 可孔林却像牛皮糖一样死贴着不放。隔三差五去晃悠一圈,逢年过节送些挂历...... 按现在的说法就是经常刷存在感。 这一刷就是三年,直到等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那企业购置了一批设备,周五晚上到货,因为第二天就要运营,经办人害怕有运营风险,所以希望尽快购买设备保险。 可是找了那两个关系户,都回复说太晚了,公司已下班,周六日也不行,只能周一办。 经办人不敢担风险,直接向总经理汇报了这事儿,总经理大为光火,问经办人,除了那两家供应商,还能找谁? 经办人说,有一个姓孔的经常来,但是从来没合作过。 总经理说,问问那个姓孔的,能不能加班搞,如果可以,这批业务就给他做。 孔林当然没有放过这次机会,夜幕之下,把出单员和审核人接到公司加班,保单全部搞定。 后来,客户总经理也借题发挥,把全公司三分之一的业务给了孔林,这可不是一笔小买卖,成为孔林业务上的第一桶金。 此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牛皮糖策略,他发明了一个概念叫"断点效应"。 意思是指,客户与竞争对手关系再好,产品再优秀,只要时间够长,就会出现"断点"。 要么是关键决策人岗位更换,要么是某项服务没做好,要么就是一个不可预料的随机事件发生。 总之,在"断点"出现之时,只要你还在客户的视线范围内,往往就有了翻盘的可能。 所以,孔林10年间屡有大单收获。 我知道,孔林的故事一点也不励志,我给别人讲他的牛皮糖策略时,还往往被冠以"低端"的轻蔑。 其实,牛皮糖策略极其实用,因为一旦你秉承这种理念,就等同于拉拢了一个最强大的盟友:时间。 所以,为什么曾国藩在多年的征战中,会悟出"结硬寨、打呆仗"的黄金法则。 因为在时间的长河中,再强大的对手,也总有犯错的时候,你只需保持自己的稳定,密切注视对方,把对方的错误变成自己的机会。 02.以人为本,灵活变通 王一冲,我经常叫他王一,现在是某大型汽车4S连锁机构的总经理,原本那机构是他的客户,后来董事长将他挖了过去。 王一比孔林要活套很多,很会说话,人见人爱的那种,个子不高,有点胖,所以大家给他的外号叫"小灵通"。 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人很敏感,知道如何照顾别人,心细的像个女人。 我说个例子你体会一下。 一次我俩带一个上了点年纪的客户到内地出差,开车长途跋涉。天气寒冷,客户说想喝点热水,可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哪里有热水啊? 好不容易到了一个服务区,发现有热水可以接,可特么没杯子,干着急。 王一说太冷,让我们先上车等,他去想办法。他买了一大瓶水果罐头,把水果倒掉后,把玻璃罐子涮干净,装上热水。还找了3个包苹果的网套,套在杯子上,即起到保温效果,又不烫手。 那客户拿着一大杯热水,唏嘘了老半天,说我们心真细。 王一就是这种人,八面玲珑,只要和人打交道,都游刃有余。那董事长也许就是看重这点,才请他过去。王一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和主机厂、各销售店、各级员工都相处甚欢。 也有人会评价他虚头巴脑,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 这世界上除了那些让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每个人都需要一种舒适感,我们身边林林总总的产品,不都是满足了我们这个需求吗? 沿着这条思路,你也许就会明白,那些特别会来事的人,为什么总能吃得开。 自然界变化无常,可是人心始终不变,若你能洞察人性,于平常之处,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体贴,这何尝不是一种竞争力呢? 03.整合协同,思维缜密 刘宁,现在创业,天使轮投资阶段,主要是针对畜牧业的小额贷款。他不爱说话,但是脑子特别好使,很有主见。 我做产品总监时和他共事,印象很深的是一次开会。 一个同事提交议案,要大力拓展一条产品线,因为从我们的数据来看,那条产品线盈利好,市场规模也很大,所以要采取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你看,盈利好,市场大,去抢占,这个逻辑没问题吧? 可刘宁马上说,我们的数据好看,很可能是因为样本小。 我们现行产品政策偏保守,所以进来的业务品质当然也好,如果扩大份额,盈利水平一定更趋于市场的平均值,所以要先去了解市场的平均水平,而不是先定低价策略。 我们充分讨论后,采纳了刘宁的提议。我当时就感觉他年纪轻轻,思考问题还挺深。 后来,他去了内地一家农业保险公司做管理,又自己创业,专门给畜牧主小额贷款。 因为这项业务风险极大,很少人愿意介入。但是,刘宁把畜牧主、保险公司、饲料厂和自己公司四者融合,打造了一个严谨的体系。 畜牧主以牲畜为抵押,向刘宁公司贷款;刘宁公司贷款的同时,还代理保险,向畜牧主收取一定数额的保费,这样可以转嫁牲畜的死亡风险; 同时考虑到直接放款给畜牧主,有可能被滥用,所以将贷款支付到对应的饲料厂,畜牧主只能用此款项购买饲料(畜牧业最大的一块支出)。 而且更神的是,为防止畜牧主用没买过保险的猪来制造假赔案,刘宁还引进了一项高科技:"猪脸识别技术",能够快速识别"真猪"和"假猪"。 我问他:"你投入这么大,能赚到钱吗?" 他说:"当然了,保险和饲料都有代理费的,光这些收入就很可观了......" 说实话,我挺佩服刘宁,他能把几个不相干的领域严丝合缝的衔接,这就是一种难得的能力。 这种人其实挺多,他们不像王一那样,能说会道,左右逢源。但是,他们拥有缜密的思考能力,沿着一条脉络便能推演全局。 他们也许缺乏所谓的领袖气质,但是他们却拥有超强的行动力,和与时俱进的整合能力。 这就是他们的价值所在。就像罗振宇所说:这是一个协同至上的时代,如果你能为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建立关联,你就拥有了巨大价值。 04.目标驱动,敢作敢当 杨军,创业者,公司被著名投资机构看中,已到C轮融资阶段,主要从事金融业运营服务。 他计算机专业毕业,属于情智双高那种人,敢作敢当,非常有主见。 我见他第一天就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我任创新事业部总监,正在写邮件,前台把杨军领了进来,说是想来我部门求职。 我便让他坐,看了看他的履历。"计算机本科,数据挖掘硕士,在某大型银行做过2年......" 我有点诧异,问他,这么好的专业,应该去互联网公司啊,为什么要来保险公司? 他说:"自己在寻找金融业和移动互联网对接的空白地带,好找个商业模式去创业。 所以,先在银行做了两年,想再在保险公司做两年,对金融体系就更了解了。" 他如此坦白让我吃了一惊,因为哪家公司不希望员工有忠诚度啊?谁想让员工把公司当跳板的? 他看我犹豫,于是说:"领导您放心,我可以保证安心工作两年,肯定给您带来价值。" 他的语气坚定沉稳,让人有种无条件接受的气场。同时,我也想到,现在哪个年轻人不是在骑驴找马?而他只不过是表达出来而已。 于是,让他入职,负责几个项目。 结果还真如他所说,工作根本不用催促,不仅主动,自己找活干,还经常站在我的角度,为部门发展提出建议。 我当时就想,还能有这样奇葩的员工?再一想,明白了。 因为他将来要创业啊,所以他要像个领导那样思考;因为他要找商业模式啊,所以要去关注更系统化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手头上的事。 两年内,他搞了好几个成功的项目,为公司创收上亿,拿到各种荣誉。当然,他也找到了一个商业模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业,大获成功,在多地都开设了分部。 像杨军这种人,铁定了不是来当配角的,他们要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们总清楚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作家李刚曾说: 目标和目标感是两个概念,目标感(A sense of purpose)的核心,不是"目标",而是"感"。就是经常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能以此为行动指引。 所以,杨军就是这种有目标感的人,他主动支配着自己能驾驭的一切,朝着既定的方向,一步步的前进,直到走到人生巅峰。 05.小结 孔林、王一、刘宁、杨军,四个人,性格不同,学历不同的人,领域不同,但都在人生的山头上插了一面小旗。 矢志不渝、以人为本、整合协同、目标驱动分别成就了他们,你可以检视一下哪个更适合自己,前面有脚印,你只需踩着过来。 你也可以留言告诉我,你更喜欢哪位。 -THE END- 图片来源:pixabay 【本文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找原作者授权,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