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夏妍+陈小欢 【摘 要】文章以"宅"文化的兴起作为切入点,剖析大学生"宅"生活的深层原因,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并积极寻找应对"宅"现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关键词】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为人类提供了日益便捷的条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可塑性强、媒介使用频繁的社会活跃群体,更是深刻地融入了这场变革。"宅"已经是大学校园中常见的生活方式,"宅"一族成为了校园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 "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因此,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地把握大学生的最新特点,才能推进思政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宅"文化的兴起 "宅"是一个舶来词,源自于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御宅"一族。"御宅"族的产生与日本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起初特指的是不爱出门、不喜社交的电玩、动漫痴迷者。与"御宅"相关的词汇,经由台湾、香港的传播,引入了大陆,并随着网络的推广而成为流行词汇。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宅"开始有了更多的变体。当前,我们所常用的"宅",不一定与动漫文化相关,更多的是形容一种热衷于居于室内、较少外出的生活状态。 从最初的流行词语,到如今的司空见惯,"宅"已经成为大学生活图景的一个关键词。我们以行为方式来界定大学的"宅"群体:除上课时间及休息时间外,长时间居于宿舍,较少外出,并逐渐形成生活模式的大学生。当前,一些大学生秉持"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的生活态度,在宿舍里完成娱乐、吃饭、学习等本该在在其他场进行的内容,由此还带动了颇具规模的高校"懒人经济"。 二、大学生"宅"现象的成因分析 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大学生,为什么选择了宅居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深思。我们需要综合心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深入探究这一现象的成因。据笔者2017年9月在福建省三所高校的調查,在400名受访学生中,342名学生认为自己属于"宅"一族,比例高达85.5%。在这342名学生中,26.2%的学生认为"宅"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缺少奋斗目标,19%的学生归因为自我约束能力差,18.1%的学生认为是因为学校活动不吸引人或没有合适的地方去,5.8%的学生归因为缺少朋友和同伴,另外也有20.7%的学生认为是个人性格原因,无所谓好坏,10.2%的学生认为在宿舍待着效率高或在宿舍呆着心情好。综合来看,大学生"宅"现象的成因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客观方面 (1)科技社会的发展 2017年8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已达7.24亿。网民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达96.3%。各类手机应用的用户规模激增,其中以手机外卖增长最迅速,较2016年底增长41.4% [1]。 网络的高速发展是大学生"宅"现象产生的现实基础。95后、00后一代赶上了互联网爆发的时代,他们从小培养互联网思维,堪称互联网原住民。而近年来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化也为大学生的"宅"生活提供了重要工具。"宅"现象的背后,是日益健全的社会系统的支撑。正是社会给成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让人们有条件去选择不同的生活模式。 (2)社会心态的影响 曾几何时,"宅男宅女"这一词汇还带有着一定的贬义色彩,而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及消费文化的发达,社会对"宅"的宽容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宅男宅女"自居,更在全球范围内衍生出了"宅"文化。 作为群体情感诉求与价值认同的文化表征,"宅"有助于直观地感受大学生主体性的彰显和社会心态的弥散。社会心态是时代变迁的精神风向标,对个体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被群体认同的需要,他们希望能与群体保持步调一致以保持心理的平衡。在从众心理作用下,更易受到社会心态的影响。 (3)学校教育与学生心理需求的脱轨 学校的教育内容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仍旧停留在知识教育的层面上,在生活层面和心理方面对学生的关心与指导不足。对学生的生活能力、自我规划能力的培养并未真正重视起来。另一方面,学校给予的课余平台覆盖面有限,主要针对的是精英学生,而普通学生缺乏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的明确路径。同时,校园社团虽可以称得上是百花齐放,但往往存在活动层次低、创新性不高等问题,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的心理诉求在现实平台得不到真正满足,更促使他们寄情于虚拟世界。 (二)主观方面 (1)生涯规划缺失,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要以怎样的面貌确立自我,要往哪个方向努力,这是困扰青年学生的重大问题。如果没有选择好人生道路,就会导致精神世界空虚,精神动力严重缺乏。许多学生对自我的定位不明晰,怀有成长发展的强烈愿望,却不能落实到每个阶段乃至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去,即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于是在大量的自由时间中,他们选择用看综艺、游戏等方式打发时间,陷入放任自流的麻木状态。 (2)自控力不足,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其过程和效果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选择和控制,即自控能力的培养。但是,当前大学生普遍面临自控力缺失的问题,缺少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一些学生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自主安排生活的能力薄弱。有的长期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规律;有的长期缺少锻炼,久坐不动,年纪不大已经出现了"鼠标手"、颈椎病等问题。不良的生活方式使得学生长期处于无序的生活状态中,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3)心理素质薄弱,宅居逃避外界压力 大学"宅"一族,多为95后的独生子女,从小较顺遂的成长环境形成了相对薄弱的心理素质。迈入大学后,各种压力接踵而至,人际关系、课业负担,职业选择等问题,社会大环境传递的浮躁、焦虑的风气,都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冲击。一些学生面对压力和失败选择逃避,转而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慰藉。这实际上是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当现实生活与心中期望发生冲突时,一些人选择"退行"的方式来缓解焦虑。endprint (4)遵从个人兴趣,塑造独特生活模式 部分宅居者是基于自身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主动、理性地选择了这一生活模式。有些学生在宅居状况下,能维持高效的学习状态;有些乐于通过网络关注社会,借用网络辩论、话题参与等方式提升社会参与度;甚至涌现出一些具有突出才能的精英人才,如电脑高手、创客等。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下,他们"通过语言、符号、规则、数字等人化形式对生存世界、生存活动和生存意义等的建构"[2]。"宅"的生活状态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了他们的发展潜能。 三、大学生"宅"现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一)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有学者认为,透过大学生"宅"现象,我们应该看到当代青年在自我实现上要求满足"尊重"、"归属"、"显示"、"共感"、"创造"等心理需求,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大学生宅现象看做是个体自我实现遇到困难而采取的一种消极生活方式的表现,而是应该把它归属为个体努力探索新途径以实现自我的一种挑战[3]。对"宅"模式决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而应当深刻反思暴露出的高校教育短板。 作为思政工作者,首先要反思的是观念和态度。是否存在对"宅"现象非黑即白的简单化理解,是否带有批判性的价值判断。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由此带来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生存方式[4]。这是一种全新样态的人类生存模式,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新的可能,需要应势而变。 其次要反思的是需求和供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体现在切实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而需求则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决定因素。如何能够有效地将需求和供给准确联结,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的课题。要将关注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切入点和出发点。重视学生们重视自我、发展自我的内在动力,尊重他们塑造自我存在空间的意愿,理解他们对于个人规划、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提供有效的供给,精心设计并提供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产品":思想引导、行动支持及现实帮助。注重对个体的全程化指导,从兴趣、能力、资源都多方面着手,协助学生进行目标设定、生涯规划等;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心理健康辅导,如针对自控力训练的团体心理辅导,针对情绪疏导的个体心理咨询等。 (二)推进网络思政,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 积极抢占网络阵地,促进"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无缝融合。当前学生对高校自身媒体平台使用频率比较低,用户使用黏度极低。因此,首要就是构建覆盖校园生活的新媒体网络,形成协同性、一体化的校园媒体生态系统,打造信息传递、生活服务和价值引领的网络思政平台。 优化网络思政内容,创新话语吸引方式。通过优质的思政内容传递正能量,既要传递学生关心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也要诠释校园事、身边人、身边事,以青年的视角解读理论、分析问题。另外,要避免用过于书面化的话语方式,改用学生喜爱的接地气的方式表达观点、传递价值。 时时关心,时时引领,双向互动。不是单向的通知或灌输,而要架设学校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常态化平台,形成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深层沟通。利用网络问卷、网络行为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热点、心理需求等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动态观测与综合分析。形成协调互动、相互促进的良好模式,引领学生不断向上向善。 (三)嵌入现实平台,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资源 充分利用宿舍平台。首先要用多种方式大力营造宿舍文化,鼓励学生围绕创建温馨宿舍之家、加强同学交流互访的主题创新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寓情于乐、放松身心,吸引"宅"民们从宿舍走出来,在活动中得到内心充实和满足的体验。其次是要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建设人数广、参与众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传递健康生活行为模式,营造"适时而息,适时而作"的生活秩序。 积极挖掘社团资源。社团以兴趣、价值观为导引,其有情感的联结,也有活动的共建,是良好的思政载体。在"宅"时代,要更加注重开发社团资源,开展精细化的优质集体活动,帮助学生摆脱对虚拟朋友圈的依赖,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归属感和信任感。 打造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平台。搭建学习养成、运动健身、志愿服务等服务平台,开展富有创新创意的服务行动,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成才中的实际困难,为大学生的生活与发展提供充足的现实给养。 总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我们只有把握大学生的新特点,与时俱进、因势利导,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命题。 【参考文献】 [1] CNNI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年8月 [2] 贾英健.虚拟生存论[M].人民出版社,2011 [3] 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J].沈燎,张益斌,楼仁功.《當代青年研究》.2010(7):49-52 [4] 《数字化生存》[M].尼葛洛庞帝.海南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