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母爱只能体会不容易言传。因为母亲给我的感觉就是朴实、任劳任怨,仅此而已,以至于多次幻想与小伙伴作个交换。现在想想,真是愚蠢之极。 打记事起,母亲就是家里的"老冤"。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先打发我上学,接着做全家十几口人的饭。下地干活时像男人一样拉车、扶犁、赶牲口,晚上收拾完厨房又洗衣服。我时常写过作业趴在小桌子上睡着,什么时候到床上浑然不觉。外婆不止一次抱怨:"你妈就是太挚诚!那么多妯娌,还有小姑子,就指着她一个!生你的那天还起早给一屋人做饭,天不亮到场里干活。"那时,她在旁边总是一声不吭。记得小时候我体弱多病,她背着我走几里路打针。我每次看见针头总要竭力挣扎着哭闹一会儿,没到家已经在她背上睡的很香。还有她那双1号砂纸般粗糙的手,在我身上轻轻抚摸就能迅速止痒。 小学时有篇作文题目是"我的××",语文李老师说最好写熟悉的人,比如父母。结果,连后排老罚站的同学都凑合了三百多字,我却无从下笔只写个题目。李老师把我叫起来问为什么只有题目,我宁可在课堂站三十多分钟,也不愿当众说我的理由是母亲是个"老冤",除了任劳任怨没有特点。几天后走亲戚时,又见到李老师,她催我补作文,我才支支吾吾的把理由告诉她。她笑了,摸摸我的头说:"任劳任怨不是好主题?好文章都源自生活,刻画人物性格不是必须有华丽的词藻。"看我低头不说话又接着说,"写作文不仅需要多阅读,善于观察生活点滴也很重要,花点心思在里面你可以写好。"她的话我记住了,关于母亲那篇作文却一直没有补写。 母亲的善良,认识她的人都知道。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成了好欺负,即使被最信赖的人反复欺骗,也不懊恼。父亲似乎就牢牢抓住这一点,背着她在离家两百多里的城市有了另一个家。直到全村人都当笑话讲的时候,她仍然相信他会回头。与我们搭地边的邻居每季都多占一垄半垄庄稼,她从不计较。叔叔婶婶们争生活用品,她为了和平共处甘愿吃哑巴亏。还时常跟我们弟兄讲吃亏是福,要多体谅人家的难处。其实我知道那年她为了帮我筹三十六块的学费,跑了好几家借钱;我也知道她的忍让不完全出于懦弱,是不希望我们弟兄在争执中成长。父亲前几年不在了,最终也没有回头,她从不曾埋怨过半句,但我能感觉到她心里的苦。就像她发际的霜花、眼角的皱纹,从不刻意的掩饰,每一丝都蕴含着慈祥。 由于小时候家境不好,母亲没有进过学堂,也没有学认字。对此她没有表示过遗憾,还常说认识钱就行。在教育方面,她对我们弟兄学习上的要求几乎为零,考好了只是报以浅浅一笑,辍学她也不责备。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在她身上体现出来的反而是人性最原始的善良,没有丝毫修饰的淳朴本质。在养育方面她是成功的,从小到大我们没有受过什么苦,也可以说她早替我们把苦受完了。我们弟兄健康长大,也都有自己的家庭,每每遇到困难总会想到她是怎么熬过来的,困难便成了动力。 这些年过去了,无论成就如何,我们能在陌生城市打拼、立足,能在朋友中受到尊重,很多方面都是从母亲身上受到的影响。在未来的未来,我们仍会发扬她给予的善良、包容、挚诚。还有那种任劳任怨的精神,更值得我们的子女传承。 后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知道母亲不会看,小学时的李老师也没可能再批阅,但它终究是我心里关于母亲的感受。母亲节到了,谨以此文献给所有默默付出的母亲,献给像我一样深爱又不善表达的子女。